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若發現以下症狀最好儘快就醫: . 「泡」: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2. www.money511.com › diseases › kidney_diseases_ss腎臟病常見的症狀

    • 可能發生的腎臟病症狀
    • 關於腎臟病的迷思
    • 吃腎補腎是真的嗎?
    尿量異常正常人一天的排尿一般在1000到1500C.C,每個人之間也有差別,飲食習慣會造成尿量比較多或少。但是如果一天排尿在400C.C以下,就稱為乏尿;有可能是急性腎功能不全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末期症狀。相反的如果一天排尿量在2500到3000C.C以上,就是多尿,這可能是尿崩、或糖尿病性的腎臟病、或急性腎功能不全的多尿期、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初期症狀。如果多尿,白天或許感覺不出來,晚上常起床上...
    血尿血尿有兩種,一種是在尿裡有紅色或黑褐色,肉眼就看得見的血尿。如果必須用離心器把尿裡的固態細胞沈澱出來,才可以看的見的話,就是顯微型的血尿。血尿雖然是腎臟病經常可見的症狀,不過如果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等的疾病,也會有血尿現象。
    蛋白尿正常人一天會排出40到80毫克微量的蛋白,如果超出上述的蛋白量,在尿液檢查裡就會出現尿蛋白陽性反應,這稱為蛋白尿。尿蛋白是一種腎絲球炎病兆前徵,主要是絲球體發生蛋白質洩漏的現象,稱為蛋白尿。蛋白尿雖是腎臟病的一個標幟,但如多發性骨髓瘤等病,體內異常蛋白質製造過多時亦可有蛋白尿的發生;此外,某些生裡或病理狀況下,如劇列運動、發燒等也會產生蛋白尿,只要去除這些誘因,蛋白尿會自動消失;另外部...
    浮腫腎臟病會造成浮腫。腎臟病人尿量減少,卻又排出高量的蛋白尿,讓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因此身體裡面的的水份不能排出去,水份在體內過度停留的結果,小腿、眼皮就會浮腫。再進一步會造成胸腔、腹腔積水,甚至引起肺部積水而導致呼吸困難。造成浮腫的原因不僅僅是腎臟病,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肝硬化、或藥物引起;必須請醫生仔細檢查原因,再加以治療。切忌盲目服用利尿、利水藥品;況且有些腎臟病因侵犯腎臟的主要部位...

    小便有泡泡或混濁,是腎臟不好的警訊嗎? 有蛋白尿,尿液會有泡泡;但尿裡有泡泡,卻不一定是蛋白尿。這和「人是動物,但動物不等於人」的道理相同。 尿中有泡泡,通常是因為尿液裡的有機溶質,最主要成分是尿素,改變了尿液的表面張力活性。解尿時由於膀胱內外壓力的改變,加上尿液沖激到馬桶而產生泡沫,當尿液的尿素濃度愈高,表面張力活性愈高時,產生的泡沫愈多。 這種情形最明顯、也最常出現在早晨第一泡尿。因為經過一整晚睡眠沒有喝水,尿液濃縮導致尿液濃度增加;另外因為腎臟是排除蛋白質代謝產物的主要器官,當攝取較多蛋白質的時候,尿液裡的尿素增加,小便也容易出現泡泡。 當尿液有泡泡時,如何分辨正常現象還是異常蛋白尿?一般人不容易判斷。但大致上以肉眼觀察可區隔的是:若是蛋白尿,泡泡比較細且黏稠,不會馬上化開;若因溶質較...

    「吃腎補腎」可說是一種民族禁忌與圖騰的展現。古人因為醫術與科學尚未啟蒙、人力無法勝天,於是藉著祈禱與圖騰,執行人類無法控制的因素。吃豬、羊、雞等動物或家禽的腎臟,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與吃其他部位的肉類營養價值差不多。 某些台灣民眾常將性能力與腎虧聯想在一起,除了食用腎臟外,也常食用動物或家禽的雄性生殖器或睪丸來增加性能力,希望「補腎」,這些都是圖騰的表現之一。 全台270萬名慢性腎臟病患卻不到4%自知有腎病,根據《刺胳針》醫學期刊發表的台灣盛行率調查報告顯示,全台約1/8民眾為慢性病患,罹病人數約270 萬人。但其中約僅有3.54%的人知道自己罹患!大部分病患發現罹患時,疾病均惡化至需要立即洗腎的階段。而因為血糖、血壓都會影響腎臟排泄廢物及平衡水分的功能,所以糖尿病及高血壓均為腎臟病高危險群...

  3. 血液常規檢查可以見到白血球大量增加,即所謂的leukocytosis,在尿液常規檢查中也可以看到許多膿細胞以及細菌,另外有時會顯微血尿或小便呈紅色的明顯血尿。尿液的細菌培養,每西西的菌落式,通常1cc會大於100000個菌落以上。

  4. 雖然這些病症都是直接由鏈球菌感染而來,而其所伴隨而來的腎炎,可能使得病患在臨床上出現水腫、高血壓、血尿或尿白,但此類病患的尿液培養中卻找不到鏈球菌的存在。

  5. 通常以下發炎的症狀就要特別地小心: 小在排尿時有灼熱感或困難。 頻尿現象,尤其在夜間,排尿次數增多。 血尿 出現。 眼精四週浮腫,手和腳水腫現象發生。 高血壓現象。 上述徵候出現時,即要詳加檢查。 治療及相關飲食原則. 原發性腎臟病如急性或慢性腎絲球腎炎、急性或慢性間質性腎炎等等。 腎絲球腎炎常以腎病症候群來表現,因為症狀明顯,患者會較早尋醫。 而間質性腎炎則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症狀以貧血為主,患者常因腎功能常惡化至尿毒症洗腎邊緣而不自知。 因此,中年以後應定期健檢,以求早發現、早治療。

  6. 事實上要早期診斷腎臟病最重要的是尿液檢查,這是最簡單、方便、經濟且有效的方法來發現,可以檢出病人血尿或尿蛋白的現象,至於抽血檢查血液中代表腎功能的肌酸及尿素氮濃度是否升高等,雖然也可以知道腎臟毛病,但血液檢查不如尿液檢查來的

  7. 尿道炎症狀及原因. 典型尿道炎症狀是「頻尿、排尿有灼痛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劉明哲提及,這是細菌毒素不斷刺激膀胱收縮所致,還有人出現「尿不出來」的情況;「血尿」也是症狀之一,有患者排出來的全是鮮血,以為得了癌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