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3日 · 衛福部國健署於臉書發文提醒油症患者的就醫權利不過所謂的油症患者」,指的並非吃太油太胖的人而是與汙染事件有關影響的對象不只有油症患者本身還有其後代。 什麼是油症患者? 與多氯聯苯中毒有關. 西元1979年台中、彰化地區,因廠商提煉米糠油在脫臭過程時,以多氯聯苯為熱媒劑,致使熱媒管產生裂隙,導致多氯聯苯及其熱變性物由隙縫滲入米糠油中,發生所謂的多氯聯苯中毒(油症)事件。 這起事件造成2千多位民眾受害。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有研究結果顯示,多氯聯苯中毒除了早期在外觀上有明顯氯痤瘡、色素沈澱、眼瞼腺分泌過多,在後續也可能造成肝臟、免疫與神經系統損害等問題。 而且多氯聯苯中毒的患者若生下孩子,根據學者的追蹤顯示,許多油症患者二代也都有出現健康問題。

  2. 2022年9月26日 · 三高. 代謝症候群. 高尿酸. 時間:2022-09-26 08:19. 新聞引據:健康醫療網.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大多數民眾都知道平時要控制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但其實也要注意「第四高」高尿酸的控制。 (圖:健康醫療網 提供) 有感於高齡長輩味覺退化,飲食偏好重鹹重甜,加上肌力下降缺乏運動意願,久而久之容易因為各種心血管、糖尿等慢性病,造成腎臟負擔,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巡迴嘉榮長照社區,向長輩宣導四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與腎臟病的關係。 第四高「高尿酸」控制 嚴重恐終生洗腎.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腎臟內科醫師蔡宗穎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達11.9%,洗腎人口密度更是世界第一,其中75歲以上老年人口洗腎率是青壯年人口的18倍。

  3. 1 天前 · 資深健康雜誌編輯 高旻君近日過勞死事件頻傳,大家可能沒想過自己會過勞,甚至是過勞死,尤其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也還算年輕,事實上,過勞不像生病會明顯的症狀,而且大多數過勞死都是中壯年,男性多於女性。1.什麼是過勞死?2.過勞死和這些因素有關3.過勞的警訊症狀4.過勞的高風險職業 ...

  4. 2019年8月12日 · MSA發病初期有嚴重自律神精失調症狀血壓低容易跌倒或者有尿液滯流的問題它可能有類似巴金森氏症的表現但也可能是小腦萎縮的表現初期不易診斷。 目前,台大醫院約有120位這類患者,最年輕的僅有45歲。 這項疾病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亦無有效治療方法,發病至死亡,平均時間為8至10年。 患者像被咀咒一般,不斷退化,最終身體無法動彈,只能臥病在床。 郭明哲醫師說:『 (原音)若是典型巴金森,病程大約是15到20年左右,可能前10年對藥物反應都很好,算是藥物的蜜月期,有吃就有效,像手就不抖了,走路就像正常人一樣;但若是MSA,一開始吃藥仍走不好,身體很僵硬,改善很微小;那針對小腦萎縮部份的話,甚至没有藥物,可能就開一些營養補充品給他。 台大醫院巴金森中心、神經科主治醫師郭明哲。 (楊仁翔攝)

  5. 2018年5月3日 · 最新研究更顯示職場中暴露PM2.5會顯著降低員工的肺功能與尿液中的血清素濃度而血清素是睡眠循環重要的調節因子血清素濃度越高睡眠越深沉當濃度過度被抑制將影響睡眠周期甚至進而引起失眠憂鬱症等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 (WHO)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為暴露在空污中而死亡。 國內研究也指出,台灣每年約有6,000至8,000人因空污喪命,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及肺阻塞等四大慢性病的死亡,都與PM2.5有關。

  6. 2023年2月13日 · 台灣糖友年輕化、死亡攀升.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且年輕化趨勢,罹患人數已突破240萬人,平均每10人就1位糖友,第二型糖尿病平均發病年齡已降至60歲以下。 若控糖成效不佳,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成為慢性病莫大隱憂,大幅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 根據國健署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已長年位居前5名,糖尿病死亡人數較前一年增加11%。 糖尿病的分類哪些? 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 其中第2型糖尿病佔99%,是最常見的糖尿病。 第1型糖尿病T1D:胰島素細胞遭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造成絕對胰島素缺乏。 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出問題或環境因素有關,終身都得依賴胰島素生活。 第2型糖尿病T2D:身體對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分泌不足)。

  7. 2024年4月14日 · 不少人這樣的疑問:「醫師說我的血管輕微的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生成,還沒有明顯的狹窄及塞住,不需要做支架,先觀察就好。可是我要一直觀察等到塞住了才治療嗎?實在令人好焦慮又困惑!難道只能先觀察嗎?」 觀察的目的不是等到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