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每年11 ∼ 12月之間,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在祭儀結束前會在家屋前選擇資格符合的家中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 族人相信,祈禱時所唱出的合音越美、越和諧,天神喜悅,該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抱著虔敬的心歌唱。 歌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個層次時,音軌會出現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
      knowlegd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14C98776E8FB3BC7&sms=515B12A7D2BA3A4B&s=66046507810A03B5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butbut)是一首 臺灣原住民 布農族 傳統祭典音樂,常被人俗稱為 八部合音 ,僅流傳於布農族巒社群和郡社群當中 [1] 。 根據根據吳榮順的研究,歌聲開始只有四部合音(mabungbung、maidadu、mandaza以及mahosngas),當獻唱群聲音在到達自然泛音大三和弦的位置前,聲譜儀分析中可以看到八部的效果。 以合唱形式命名原則而言,一首合唱曲不會因爲其中出現聲部分部,而改變名稱。 混聲四部合唱曲,中段出現聲部分部而形成六、七部的聲部時,全曲仍然稱爲四部合唱。 布農族語中【祈禱小米豐收歌】分爲四部,一開始也是四聲部,結束也是四聲部,僅因在聲譜分析儀中,原曲出現八部現象。 特徵 [ 編輯]

  3. 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butbut)是一首 臺灣原住民 布農族 傳統祭典音樂,常被人俗稱為 八部合音 ,僅流傳於布農族巒社群和郡社群當中 [1] 。 根據根據吳榮順的研究,歌聲開始只有四部合音(mabungbung、maidadu、mandaza以及mahosngas),當獻唱群聲音在到達自然泛音大三和弦的位置前,聲譜儀分析中可以看到八部的效果。 以合唱形式命名原則而言,一首合唱曲不會因爲其中出現聲部分部,而改變名稱。 混聲四部合唱曲,中段出現聲部分部而形成六、七部的聲部時,全曲仍然稱爲四部合唱。 布農族語中【祈禱小米豐收歌】分爲四部,一開始也是四聲部,結束也是四聲部,僅因在聲譜分析儀中,原曲出現八部現象。 特徵.

  4. 布農族八部合音1080 HD(紅葉部落),請至https://youtu.be/CcGzU5okUic 觀看更新版本改用JVC DV聲音檔(舊檔麥克風一直有碰撞聲,此檔也有環境雜音,但沒之前 ...

    • 7 分鐘
    • 346.4K
    • 欖仁居
  5. 樂舞文化.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 民國41年(1952)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往聯合國文教組織,當時國際知名的音樂學者聽了之後,對於古老部落為何會有 ...

  6. 2023年7月5日 · 布農族人對於pasibutbut會有八部音合唱」觀念,可能來自複音進行時,基礎音與泛音交疊出現時的「層次複音」(stratification polyphonique)感覺。 雖然族人可能無法明示文明社會產生的「抽象事實」,但是族人卻以近乎「虛幻」而最直接了當的方式,來描述「真實」的音響現象。...

    • 布農族八部合音1
    • 布農族八部合音2
    • 布農族八部合音3
    • 布農族八部合音4
    • 布農族八部合音5
  7. 俗稱之「八部合音」,布農族人稱為「Pasibutbut」,翻成漢語即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在小米播種前吟唱,用來祈求今年能夠豐收。 1952年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其(係以「粟播き始め(初種小米之歌)」名之)寄交聯合國的文教組織於年度大會上發表,與會學者聽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因而重新...

    • 11 分鐘
    • 20.7K
    • 吳達榮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八部合音八部合音 - Wikiwand

    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是一首臺灣原住民布農族傳統祭典音樂,常被人俗稱為八部合音,僅流傳於布農族巒社群和郡社群當中。 根據根據吳榮順的研究,歌聲開始只有四部合音(mabungbung、maidadu、mandaza以及mahosngas),當獻唱群聲音在到達自然泛音大三和弦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