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9月14日 · 大笑結束之後,副交感神經開始作用,肌肉放鬆、血壓、心跳數隨之下降、呼吸變慢、血中的氧氣濃度也會上升,且 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增加,可以強化免疫力。 大笑時還會刺激大腦釋放幸福荷爾蒙─腦內啡(Endorphine),促進心情愉悅。 有研究發現,大笑之後的愉悅感可以持續45分鐘,心情好,有益於身心健康。 研究大笑的先驅、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佛萊(William Fry)指出, 大笑和其他有氧運動一樣,可以增加全身血液含氧量,舒緩肌肉緊張、解除壓力。 「捧腹大笑1分鐘吸入的氧氣,相當於做10分鐘滑船機的運動量。 中醫則有「常宣肺」說法,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胸廓外張,肺活量增大,使肺吸入足量清氣,呼出廢氣,加快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心肺氣血調和之目的,消除疲勞、紓緩緊張情緒、減輕抑鬱的特效藥。

  2. 2016年8月30日 · ,是最好的健康處方箋,每天補充「」的能量,不但可以提振精神、對抗壓力,刺激大腦分泌快樂的荷爾蒙,讓緊繃的情緒慢慢放鬆,同時還能釋放腦內啡,提升身體自癒力及免疫力,可說是人類健康長壽的最佳秘方。

    • 3 分鐘
  3. 2004年8月1日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的神經科學教授拉馬錢德朗認為這個有韻律,持續但中斷的笑聲主要是告訴同伴「沒事,僅是虛驚一場,不要浪費你的精力在這上面」。 他說,笑話會好笑,通常是最後的結局跟前面所設定的場景不相符,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時候,我們會驚訝,然後哈哈大笑。 例如,我們看一位打扮摩登的小姐,穿著三寸高跟鞋,突然踩到香蕉皮滑一跤,一開始你會很緊張,擔心她受傷,但是當你看到她沒事爬起來走開時,這時你會不由自主起來,表示虛驚一場。 自然的一種訊號. 拉馬錢德朗就認為是自然的一種訊號,表示放心沒事。

  4. 2017年7月16日 · 該笑的時候大家都笑了該哭的時候卻很多人忍住不哭尤其是要假裝堅強絕對不在別人面前流淚因為看起來像弱者」。. 「強行堅強」累積久了就很可能會是憂鬱症的開端,開始莫名奇妙生氣,情緒化處理每件事,說話變得粗魯沒耐性,把小摩擦放大 ...

  5. 2021年9月30日 · 2021-09-30. .文 / 胡立宗. .出處 / Cheers雜誌.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人愈大通常愈沒有幽默感,特別是開始工作後。 「蓋洛普」(Gallup)的調查發現,一般人是在23歲左右開始失去「」,或者說「幽默」這項能力的。 專家稱之為「幽默斷崖」(humor cliff)。 弔詭的是,23歲左右,也是一般人開始工作的時間點。 是的, 職場讓人失去幽默,而且待得愈久愈沒幽默感。 原因之一,職場不容許錯誤,開錯玩笑的嚴重後果,讓大家愈來愈小心,謹慎到幽默細胞快要滅亡。 所以,史丹佛商學院的MBA課程才會出現幽默課,「Humor: Serious Business」,教大家如何認真的搞幽默。 幽默的重要性.

  6. 2002年1月1日 · 「自我對話」是紀政讓自己鬧中取靜的第三個好方法,不停地跟自己說說話,鼓勵自己,紀政笑瞇瞇地透露心的秘密,她說:「我啊,最常跟自己講Behappy、Betough。 」一直講一直講,心真的就安靜、踏實。 這種讓心靈「瞬間放鬆」的方法,可以不限次數的反覆使用,又不會打擾到正在進行的工作。 日積月累的練習,可以讓生活變得平緩、舒適而且平靜。 但如果這種瞬間放鬆的方法還不能成為生命中的一部份,也許可以試試「中場休息」的方式。

  7. 2023年9月4日 · 每個人都有一些感到恐懼、焦慮的事物,但多數時候,會習慣用忽略、壓抑的方式來面對;事實上焦慮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焦慮的「焦慮」,該怎麼面對焦慮、學習與焦慮和平共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