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9日 · 三圍代表的是腰圍臀圍大腿圍之所以不採用胸圍手臂圍是因為上半身本來就比較不容易堆積脂肪而健身的族群也會用手臂圍來判斷自己訓練的成效另外一方面對於肥胖的研究中下半身較胖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腰圍:以肚臍為中心標準,測量肚子一圈的長度。 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就屬於肥胖。 基本上腰部是最容易囤積脂肪的地方,而且腹部中是最多內臟的地方,所以如果過寬的話,就代表皮下、內臟的脂肪都在堆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根據家庭醫學會的資料,如果腰圍超標的話,死亡率的也會提高。 臀圍:是以臀部最高點(屁股最翹的地方)繞一圈來計算,主要會跟腰圍一起看「腰臀比」(腰圍÷臀圍)。 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就屬於肥胖。

  2. heho.com.tw › archives › tag三圍 - Heho健康

    健康小幫手 BMI 計算機 HOT BMR/TDEE 計算機 HOT 體脂率計算機 HOT 找院所 找藥局 藥品查詢

  3. 2019年1月18日 · 日期:2019 年 1 月 18 日 作者: 林以璿. 據統計,女性因乳房疾病來到門診的前3名依次為乳房疼痛、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物,而其中第1名的乳房疼痛問題,估計佔了高達50%的來診原因。 這之中有些人,第一個浮現腦海的問題是,「我該不會是得了乳癌吧?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醫師黃裕閔表示,近年來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名,許多人經常因為認識的親朋好友罹患 乳癌 ,而感到這個疾病離自己並不算遠。 「首先要講明的是,絕大多數的乳房疼痛都來自良性病因,也就是說,並非由於乳癌所引起,」黃裕閔分析,疼痛的感覺可能是壓痛、尖銳刺痛、灼熱痛感或是緊繃脹痛等。 疼痛程度可能從輕微到嚴重,若是輕微疼痛,常見於1個月之中的數天,大多發生在經期開始前的幾天,經期開始後則疼痛緩解。

    • 緻密型乳房讓一般篩檢準確度下降
    • 乳房超音波完整區別
    • 怎麼得知我是否為「緻密乳房」?

    過往可能沒聽過「緻密型乳房」,事實上乳房的密度是根據乳腺組織與脂肪的比例决定,依據乳房密度差異可分為四類: 1. 完全是脂肪 2. 腺體密度鬆散 3. 緻密但是不均勻性 4. 整個乳房非常緻密 女性無論乳房的形狀、大小、是否哺乳,都有可能是緻密性乳房,為什麼對於「緻密型乳房」要特別提高警覺?主要是有兩大關鍵,高雄榮民總醫院周春平醫師提到:「除了增加乳癌風險外,也會使得一般乳房 X 光檢查能力下降。」

    陳守棟進一步解釋:「因應緻密乳腺在乳房攝影中看起來是白色,但乳癌檢查也是白色,當乳腺密度愈高越不容易與乳癌進行區別。」這時就需要其他檢測來幫助判斷,包括超音波、磁振造影及乳房斷層攝影。 超音波確實時簡易又方便的檢測方式,陳守棟提到:「如果是從超音波檢查,乳線是白色、乳癌是黑色的,黑白對比檢查效果越好,年輕的女性乳房比較緻密,越是緻密越需要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 先前義大利研究,針對 3000 位緻密乳房、乳房攝影正常的婦女,額外加做 3D 斷層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加做的檢查發現到 24 個一般乳房攝影忽略乳癌。周春平表示:「額外的超音波檢查有利有弊,雖提高檢測癌的症靈敏度,可能產生其他問題如有較高機會接受額外切片檢查的問題。」

    因應許多民眾並不知道自己是「緻密乳房」,到底該怎麼極早發現?確實要還是得經過乳房攝影才會得到「乳房緻密程度」的分級,陳守棟說:「東方女性乳腺緻密度是高過西方人,但隨著年齡乳線會慢慢退化,慢慢就比較不會緻密,但緻密程度還是要透過檢查才會知道。」 在美國很多州已經立法乳房密度通知法「Breast Density Information Law」,建議應讓乳房致密的女性瞭解,並且提供可選擇篩檢的建議,陳守棟鼓勵:「每年女性生日時一定要篩檢,一年做國健署的乳房攝影、一年到醫院做乳房超音波,超音波也可以避免輻射疑慮,同時避免乳房攝影下有些病灶可能就會被乳腺組織遮掩而看不清楚。」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乳癌排名癌症死因第四!年輕乳癌治療著重「抑制卵巢功能」 乳癌症狀有哪些?從初期檢測、預防、...

  4. 2023年7月30日 · 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簡易地說明:「確實滿多民眾收到報告會一頭霧水,0 會建議再做影像檢查、1 是完全正常、2 是良性、3 雖良性建議要追蹤、4 是懷疑有乳癌風險、5 是 98% 研判為乳癌、6 已經確診乳癌。 從分級來判斷多久需要追蹤. 根據 BI-RADS 分級,趕緊替自己安排適當的檢查及追蹤: BI-RADS 1 、 2 :定期做乳房追蹤篩檢即可,一般是一到兩年一次。 BI-RADS 3 :不用太擔心,但記得短期內要回乳房外科門診追蹤,一般是六個月內。 BI-RADS 0、4 、 5 :通常還需要其他的檢查才能確認診斷,請盡快回乳房外科門診就診,王亭雅提醒:「回診時請記得帶書面報告跟影像的光碟片,才能讓醫師有更好的判斷。

  5. 2023年7月11日 · 歌手朱俐靜因乳癌過世、藝人朱儀正跟乳癌搏鬥,除此之外,過往演藝圈內早有多名女藝人不敵乳癌而病逝。 根據國健署公布 109 年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 18 年蟬聯我國女性發生率的第一位,顯示乳癌對女性健康的嚴重威脅不容小覷。 109 年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 15,259 人,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而就同年度的十大癌症死因統計,乳癌為婦女癌症死亡率第三名,有 2,655 名女性死於乳癌,表示每天有 7.3 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 過去乳癌好發族群年紀約為 45 至 69 歲之間,但近年來,乳癌有逐漸年輕化趨勢!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拿出數據佐證,「台灣年輕乳癌患者不少,低於 40 歲就確診者占乳癌患者 9%,而歐美卻只有 4 ∼5%」。

  6. 2022年8月31日 · 腰圍每多一英吋,增 11% 心衰竭風險!. 5 招擊退內臟脂肪. 日期:2022 年 8 月 31 日 作者: 李祉函. 腰圍過大不只影響外觀,根據一項新研究顯示,腰圍每增加一英寸(2.54 cm),罹患心衰竭患的風險就會增加 11%。. 根據鏡報報導,牛津大學一項針對 43 萬 40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