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26日 · 目前股利所得依持有人居住地分離課稅,外資股利所得為單一級距20%,內資則是依綜所稅5%到45%的級距課稅。 儘管內資適用兩稅合一「半數設扣抵」,可扣除股利所得中一半的營所稅額,但根據財政部委託學者做的研究計畫,對於最高邊際稅率45%的內資 ...

  2. 2017年9月26日 · 稅改前後,營所稅計算差多少?. 若以公司所得總額為100萬元,盈餘完全保留不分配的狀況計算:. 【稅改前】營所稅17%、保留盈餘稅10%:100×17%+83×10%=25.3 【稅改後】營所稅20%、保留盈餘稅5% :100×20%+80×5%=24. 「但你應該鼓勵企業投資嗎?. 」陳國樑說,財政部 ...

  3. 2017年9月26日 · 基於「量能課稅」的累進原則,年收入1,200萬的阿達要繳45%的稅;而當工程師多年的阿郁和妻子年所得共400萬,適用30%稅率。台灣大多數的家庭,收入仍是以薪資所得為主,股利所得佔比較低,但所得越高的家庭,平均股利佔比也越高。

    • 所得稅報稅試算1
    • 所得稅報稅試算2
    • 所得稅報稅試算3
    • 所得稅報稅試算4
    • 所得稅報稅試算5
  4. 台灣貧富差距的真相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5月結束了,意味著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已截止,也是人們對所得最為敏感的時候,你知道你的所得和其他人差多少嗎?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5月結束了,意味著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已截止,也是人們對所得最為敏感的時候,你知道你的所得和其他人差多少嗎?

    • 所得稅報稅試算1
    • 所得稅報稅試算2
    • 所得稅報稅試算3
    • 所得稅報稅試算4
    • 所得稅報稅試算5
  5. 2018年5月24日 · 主計總處採用抽樣調查方法,調查受雇員工薪資狀態,但較難取得極端高低所得者的資料;財政部則是直接使用報稅的母體資料,串接勞保、戶政及營業稅等資料後勾勒出薪資所得者的資料,不過由於報稅資料中不含加班費、2,400元伙食費等未稅所得 ...

  6. 【專訪稅改草案計劃人陳國樑】對稅改的3個提醒—不公平的股利所得甲案,一定要下架! 陳國樑也嘆息,當財政部將兩稅合一改革包裝成「全民大減稅」粉墨登場時,彷彿已成了股利所得課稅的分贓。

  7. 2016年7月24日 · 負所得稅」就是有條件的 基本收入保障 ,目標就是保障生活基本需求,同時取代食物券、低收入補助、老人年金等所有福利。 負所得稅隨著收入增加而遞減,願意工作的人手頭將因此更寬鬆,同時可避免窮人依賴成習。 倡議者主張,此法能達成「消除貧窮、降低行政成本、不干擾市場機制⋯⋯」等多贏目標。 然而在當時的保守年代,無論基本收入或負所得稅制,輿論均一面倒地反對,認定將因此削弱工作意願、鼓勵懶人寄生,終而傷害國家經濟。 為了了解基本收入保障對於勞動市場的真正影響,美、加兩國自 1968 年起,陸續注資展開大型社會實驗,研究結果相當程度地推翻了既定成見,可惜已經錯過推行時機,直到貧富差距惡化撕裂社會的今日,塵封多年的研究才重獲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