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一張表示部分抗生素對一些常見 病原體 的殺滅作用的簡圖. 抗菌譜 (英語: antimicrobial spectrum )是指一種 抗菌藥物 (抗生素)能殺滅或抑制的 微生物 的範圍。. 根據抗菌譜的範圍,抗菌藥物(抗生素)可以分為 寬譜抗菌藥物 (英語:broad-spectrum ...

  2. 2024年3月22日 · 抗生素 (英語: antibiotic )又名 抗菌素 ,是 微生物 (例如: 放線 )的 代謝產物 或人工合成的類似物,其主要用途是抑制其它種類 微生物 的生長(抑作用)或將它們殺死(殺菌作用),在定義上是一較廣的概念,包括細菌抗生素、真菌抗生素以及對付其他微小病原之抗生素;但臨床實務中,抗生素常常是指細菌抗生素。 抗生素的 副作用 之一是使腸道正常群失調。 [1] 用途 [ 編輯] 抗生素機理. 抗生素最主要用於醫療方面,可以用來殺死 細菌 。 對抗在人或動物體內的致病菌等病原體,可治療大多數 細菌 、 立克次體 、 支原體 、 衣原體 、 螺旋體 等 微生物 感染導致的 疾病 。 對於 病毒 、 朊毒體 等結構簡單的病原體所引起的 疾病 沒有效用。

  3. 抗菌劑 [註 1] [3] [4] (英語: antiseptic )又稱 抗菌藥 、 除菌劑 , 直譯 防腐劑 (anti- 防阻,septic 腐敗的),是能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化合物、藥劑的泛稱,可應用於活組織以減少敗血症、感染或腐敗的可能性。 抗菌劑與 抗生素 的區別一般在於抗生素能夠較安全地毀壞體內的細菌,而抗菌劑則能夠毀壞在非生命物體上發現的微生物。 英語 antiseptic 源於 古希臘語 : ἀντί (against)「反對、抵抗、防阻」 [5] 及 σηπτικός sēptikos (putrefactive)「(使)腐敗的、(易)腐爛的」 [6] [7] ,用在活體 生物組織 及 皮膚 ,以對抗外來 微生物 物種的外用 抗菌 藥水 。

  4. 細菌藥 ( antibacterial drug )又稱 細菌劑 (antibacterial agent)、 抗菌劑 [1] [2] (antibacterial),泛指用於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 [3] 。 細菌藥也常簡稱為「 抗菌藥 」,包括 抗生素 ( antibiotic )、 消毒藥水 ( antiseptic )、 消毒劑 ( disinfectant )、 殺菌藥 ( bactericide )、 抑藥 ( bacteriostatic agent )乃至 微生物劑 ( antimicrobial )等等。 用途 [ 編輯]

    • 用途
    • 药理
    • 耐药性
    • 劑量
    • 藥理學
    • 不良影響
    • 商標

    氯霉素有著很廣泛的活躍性,能有效對抗革蘭氏陽性菌,包括大部份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菌及厭氧性生物。它卻不能對抗綠膿桿菌或腸桿菌屬的品種。而對於類鼻疽伯克氏菌,則只有一點效用,但經已由頭孢他啶及美羅培南取代。在西方,氯霉素的使用主要限制在外用上,這是因它有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的風險。 最初氯霉素只用於治療傷寒,但現時出現能對抗多種藥物的傷寒桿菌,顯示氯霉素只能抑制某些細菌。氯霉素亦能用作耐四環素霍亂的第二線治療。 由於氯霉素對腦脊液高滲透性(遠比頭孢菌素的高),它是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致腦膿瘍的第一選擇。它亦可用在治療由多種生物引致或不明原因的腦膿瘍。 氯霉素能有效地抑制三種主要引致腦膜炎的細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及流感嗜血桿菌。在西方,氯霉素是用於治療對青霉素或頭孢菌素過敏的...

    氯霉素能控制细菌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从而抑制細菌蛋白质生物合成。 氯霉素可以通过阻止氨基酰tRNA与核糖体50S亚基A位點的結合來抑制核糖體活動及蛋白質合成。雖然氯霉素與大環內酯都是以影響50S亚基來发挥作用,但氯霉素不屬於大環內酯。

    已发现部分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些菌种主要以下列三种方式对抗氯霉素: 1. 降低细胞膜滲透性。這是一種較低级的抗藥方法,在體外進行也較為容易。 2. 合成氯霉素乙酰转化酶(CAT)。通过CAT基因编码氯霉素乙酰转化酶抑制氯霉素,這種酶能催化氯霉素的羥基與一个或兩個乙酰基共價結合,从而阻礙氯霉素與核糖體的結合。 3. 50S亚基发生结构改变,使氯霉素等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无法作用。這種方法非常罕見。

    一般服用的劑量是每日50mg/kg,並分四次服用:一個成年人約為每日服用750mg的份量四次,若在嚴重的病症則需要雙重份量。若是嬰兒的話,由於嬰兒未能有效地代謝藥物,則須每劑量減半。 氯霉素一般是250mg的膠囊或藥水(125mg/5ml)。在某些國家,氯霉素是以棕櫚酸酯形式出售。這些氯霉素棕櫚酸酯是不活躍的,並在小腸內水解成為活躍的氯霉素。不論是活躍的氯霉素,或是不活躍的氯霉素棕櫚酸酯,它們的生物利用度均無差異。 由於氯霉素不溶於水,它的靜脈製劑是琥珀酸酯。這卻又衍生另一個問題:氯霉素琥珀酸酯是不活躍的,亦是需要透過水解轉化為氯霉素。但水解的過程中,會有約30%的劑量不能轉化而在尿液中流失,所以血清內氯霉素的濃度只有口服的70%。 為了達至與口服的劑量相同,氯霉素的靜脈製劑劑量須調升至每日...

    氯霉素是溶於脂類,但卻不會於蛋白質產生作用。它是一個小的分子,擁有約100升的擬似分佈體積。它能有效地穿透身體內所有的組織,當中亦包括腦部。在腦膜沒有發炎的情況下,其在腦部及腦脊液的濃度可以達至30-50%;若在腦膜發炎下,其濃度可以提升至89%。

    再生不良性貧血

    氯霉素最嚴重的副作用是再生不良性貧血。 這種影響很少出現,但卻足以致命,因現時仍未能準確預測這種副作用的出現及提供適當治療。貧血一般會在氯霉素治療完成後幾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出現,相信是遺傳的因素。 雖然現時未知如何監測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出現,但仍有建議在氯霉素治療期間,每星期檢查血常規兩次。最高風險產生這種副作用的是使用口服的氯霉素 (約為二萬四千至四萬分之一)及最低風險的是使用眼藥水(約為四十萬分之一或更低)。 甲砜霉素是一種與氯霉素相似的化合物在中國供人體使用,而未有任何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副作用出現。甲砜黴素在美國及歐洲只有供動物使用,而供人體使用的仍未獲得批准。

    骨髓抑制

    氯霉素治療很常見會造成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因氯霉素對人體內的線粒體的有毒影響。在劑量達至約20g時,血紅蛋白水平會出現下降。這種現象會隨用藥停止後而停止,且亦不會發展成再生不良性貧血。

    白血病

    一份中國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氯霉素引致兒童患上白血病的風險有上升的趨勢。若治療時間越長,風險亦會越高。

    因氯霉素有著長久的歷史,在不同的國家均有著不同的商標: 1. Alficetyn® 2. Amphicol® 3. Biomicin® 4. Chloromycetin®(美國靜脈製劑商標) 5. Chlorsig®(美國眼藥水商標) 6. Fenicol® 7. Kemicetine®(英國靜脈製劑商標) 8. Laevomycetin® 9. Phenicol® 10. Nevimycin® 11. Tifomycine®(法國油劑商標) 12. Vernacetin® 13. Veticol®

  5. 青黴素 舊音譯作 盤尼西林 (英語: penicillin ) [1] [2] ,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 細菌 的 細胞壁 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 抗生素 ,是由 青黴菌 中提煉出的抗生素。 青黴素屬於 β-內醯胺類抗生素 (β-lactams),β-內醯胺類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素、碳青黴烯類、單環類、頭黴素類等。 青黴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藥品。 但每次使用前必須做皮內測試,以防過敏。

  6. 氧氟沙星 [1] (英語: ofloxacin )也稱 氟嗪酸 [2] ,商品名常為 泰利必妥 (Tarivid),是一種人工合成、廣譜抗菌的第三代 喹諾酮類 ( 氟喹諾酮 )抗菌活性的抗生素。 氧氟沙星合成於1982年,口服易吸收,快而完全, 血藥濃度 高而持久,藥物體內分布廣。 應用 [ 編輯] 此抗生素適合做為最後一線用藥 [來源請求] ,基於避免抗生素濫用導致藥 超級細菌 問題,及此藥副作用等考量,應交由醫師處方,小心使用。 呼吸道感染 : 肺炎 、急慢性支氣管炎. 尿路感染. 腸道感染. 骨和關節感染. 耳鼻喉和眼感染.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 不良反應 [ 編輯] 不良反應為導致肌腱破裂,有胃腸道刺激,禁用於對本藥物 過敏 患者,禁用於孕婦哺乳期婦女和青春期兒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