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日 · Apr 01 Sun 2018 23:44. 台灣的文青有四種,你哪一種? "文青"只文藝青年或文學青年嗎? 近幾年"文青"逐漸廣義,也逐漸出現了不同的類型,你哪一種呢?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有關於"文青"的分類~覺得非常有趣! (文章部分內容擷取自:2017Chan Wu https://mjnorthdot.wordpress.com/2017/05/11/elite-or-young-cynic-or-art-enthusiast/ ) 於是我稍微補充了一些,在這邊稍作整理歸納~ 不論哪種文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跟主流社會不太一樣」~ 而又因為幾個特點,"文青"大致歸類為四種: 精銳型/厭世型/憤青型/文藝型. 精銳型elite.

  2. 文藝青年,原本是指喜愛藝術的青年;21世紀後用法發生變化,主要指拒絕隨大流、標誌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與品味的青年,有時英語中會被譯成「 hipster 」 [1]。

  3. 文青 (英语:Taiwanese Hipster (Wén Qīng)) 在1990年代前,「藝青年」一詞在社會 學運動 當中被運用;1990年代後,則演變成網路 流行語 的運用;同時也受到 網路爆紅 的影響,文青一詞開始在台灣 大眾媒體 廣為流傳,最初的 詞義 也逐漸模糊,網 ...

  4. 2020年11月16日 · 「文青」本為「文藝青年」的簡稱,泛指喜歡文化藝術的年輕人。 追溯歷史,「文藝青年」一詞早於1928年出現,由郭沬若以筆名「麥克昂」在其創辦的刊物《文化批判》中發表。 他的文章〈留聲機器的回音──文藝青年應取態度的考察〉,批評文藝青年具資產階級的意識,並要求他們投身社會運動,使其出版的文藝作品能對社會有益。 以至後來,六、七十年代的文壇蓬勃,學生文藝運動逐漸興起,文藝青年紛紛結集文社,談文論藝。 通過寫作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時批評政治,展現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不但如此,他們都愛好閱讀、喜歡歷史,多從事藝術創作方面的工作。 隨著時代變遷,「文青」的風氣近年來又再次鼎盛。 但「文青」的定義似乎已經從專屬那些真正喜好文藝的少年的標籤,演變為風格的一種。 從「文青」到「偽文青」

  5. 2019年1月17日 · 「文青」也是一樣的概念。 那一種「風」,必要條件「手作」、「職人」、「古著」和「異國」,讀書基本上個加分的概念,卻遠遠不必要條件。 但是當時的我並沒有這樣的覺悟。 我不懂的,「文青」到底怎麼在這個只重數理不重文化的小島上生根發芽的? 一個人怎麼能同時討厭文化歷史、又是個文青呢?...

    • 文青是1
    • 文青是2
    • 文青是3
    • 文青是4
    • 文青是5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文艺青年 ,原本是指喜爱 艺术 的 青年 ;21世纪后用法发生变化,主要指拒绝随大流、标志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与品味的青年,有时英语中会被译成“ hipster ” [1] 。 运用演变 [ 编辑] 文青 (英语:Taiwanese Hipster (Wén Qīng)) 在1990年代前,“文艺青年”一词是在社会 文学运动 当中被运用;1990年代后,则是演变成网路 流行语 的运用;同时也受到 网路爆红 的影响,文青一词开始在台湾 大众媒体 广为流传,最初的 词义 也逐渐模糊,网路上衍生出各自主观的论述,例如用来形容一个人的 穿著 、 行为 、 个性 、 嗜好 、文章 写作 风格;目前文青常有嘲笑性质或成为自嘲用语;也逐渐成为一种风格。 [2] [3] [4] [5] 词源发展 [ 编辑]

  8. 2017年8月14日 · 文青,是近十年左右爆發在生活週遭的一組詞彙,一種標籤,一種型態,和一種群體;從「他是個文青。 」到什麼東西、什麼樣的人、什麼流行「很文青」,「文青」一詞已經跳脫了原本單一名詞的用法,成為了「廣義」且多元化的概括,現在每個人心中的「文青」,已經有不同的定義。 「文青」一詞並不是21世紀才出現的,最早指的是熱愛文學與藝術的「文學青年」、「文藝青年」而簡稱為「文青」。 但現在所理解的「文青」,是一群拒絕盲從主流文化,較為叛逆、非主流、與眾不同品味與氣質的年輕人,倒不一定都很熱愛文學讀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