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4月13日 · 本周最受注目的科技界大事,自然是社交網絡facebook宣布斥資10億美元收購拍照應用程式Instagram的開發商。 10億美元對一家成立僅1年多的公司來說,可謂天降橫財,創辦人袋袋平安之餘,也反映出現今的科技及互聯網業界,果真是社交為上,沒有社交概念的便沒有發財的空間。 根據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所言,收購Instagram並不是facebook經常作的商業行為,對facebook而言這是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我們首次收購一家產品有這麼多用戶的企業……我們不打算有更多類似的收購。 薑餅人作為iPhone用戶多年,早知道Instagram這個程式,但正如跟成千上萬的拍攝及相片相關程式一樣,很快就會被放在手機內,久不久才會開啟一下發張照片。

  2. 2023年12月12日 · Instagram年終報告調查2024年趨勢發現,三分之一的Z世代將「自主創業」作為積纍財富的最佳途徑,98%的人在職場生涯的開端就已經對工作倦怠。 該調查數據來自印度、巴西、韓國、英國和美國的5000名Z世代受訪者。

  3. 2020年4月28日 · Instagram創辦人用「5分鐘法則」戒甩拖延症 本港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創新高,打工仔要保住飯碗,就要在工作上好好表現,減少被裁員的機會。 不少打工仔都是「拖延症」患者,常將工作推遲到限期前一刻才完成,拖慢了工作進度。

  4. 2023年12月14日 · 《哈佛商業評論》指,社交媒體上的「讚」,會使人釋放出感覺良好的荷爾蒙多巴胺,這會令用戶不斷查看,但同時也會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在社交媒體上花費超過3小時的青少年患焦慮和憂鬱的風險更高。 社交媒體=「時間陷阱」 Malinsky還覺得,瀏覽社交媒體耗盡了她的業餘時間:刷10分鐘IG,處理更重要活動的時間就少了10分鐘。 為了更有意義地利用空閒時間,去年她就已刪除Twitter賬號,並停用約會軟件。 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副教授Ashley Whillans認爲,「時間富裕」,即「有意義地擁有和利用時間的狀態」,可以改善幸福感。 而「時間陷阱」則會讓人感覺時間匱乏,社交媒體就是一種時間陷阱。 訊息過載可致錯誤理財決策.

  5. 2020年12月11日 · 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和40多個州的總檢察長對Facebook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該公司使用非法的反競爭策略來收購或扼殺競爭對手,以鞏固其在社交網絡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 FTC尋求永久性禁令,要求Facebook剝離資產,即最壞情況Facebook收購回來的WhasApp和Instagram都要通通打回原型。 Facebook、WhatsApp、IG 缺一不可? 香港人當今的社交世界都被Facebook控制著,WhatsApp是人人必備的溝通工具、Facebook是傳統的社交媒體,IG則針對年輕一族。 相信絶大部分上班族都會用到至少上述兩至三項平台。 事實上,Facebook收購回來也不見得有整合這三大平台,最多只是開發跨平台訊息工具,僅此而已。

  6. 2023年10月24日 · 網戀詐騙是損失第二大的社交媒體騙案。 此類詐騙通常始於陌生人看似無辜的好友請求,然後騙徒會進行愛情轟炸(Love Bombing,猛烈追求示愛)、提出金錢要求。 精準投放個人化詐騙廣告. FTC稱,社交媒體透過多種方式為騙徒提供了優勢。 他們可以輕鬆製造假冒的角色,或侵入用戶的個人資料,冒充用戶、欺騙用戶的好友。 騙徒可以根據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內容學習調整詐騙方法。 投放廣告的騙徒甚至能使用社交媒體的廣告工具,根據個人詳細資料(例如用戶年齡、興趣或過去的購買記錄),精準投放為用戶量身定制的「個人化」詐騙廣告。 4大防騙技巧. 報告介紹了一些社交媒體防騙技巧︰. 1. 限制誰能看到你在社交媒體上的資訊。

  7. 2021年10月5日 · 社交媒體Facebook(美:FB)連同旗下Instagram及WhatsApp昨晚突然死機7小時,全球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約35億用戶受影響,員工連內聯網都未能登入,相信是自2008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