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基礎博士. 專長. 健康行為、反霸凌、身心健康問題探討、運動與身心健康、國際安全學校、資訊融入E-Health、身體潛能開發. 指導領域. 1.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安全學校計畫相關研究. 2.反霸凌研究. 3.健康促進學校相關研究. 4.E-Health與 ...

    • 後現代的教育危機
    • 尼采教師圖像的啟示
    • 作者介紹

    1985年德國後現代教育學者Hermann Giesecke(1932-),強烈質疑「教育」(Erziehung)的有效性及可計畫性,於是宣稱根據目標—手段所構思的系統性教育思想已經終結。意思是說,在後現代的社會中,由於歷史—文化的條件不斷改變,使得成人以往的教育意圖不再有效,教師不再是兒童的代理人,不再引導並塑造其整體的人格發展,這種「傳統意義」的教育已經消失無蹤。究其原因,可以從後現代社會的特徵加以分析。首先,不斷改變的工作市場讓職業機會變得不確定,工作市場和教育系統漸行漸遠。這種連結關係的斷裂,「未來」觀念的消逝,使得學校教育不再能夠幫助個人追求生涯發展,學校逐漸成為監護兒童的場所。其次,成人與兒童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大眾傳播媒體對兒童的影響愈來愈大。這種世代關係的疏離與消解,使得同儕...

    1.預言者vs.群眾

    查拉圖斯特拉這個角色,很明顯地其實就是尼采自己思想的代言人。首先,從教師哲學的角度加以分析,令人好奇的是,他為何將「老師」比喻成「預言者」。根據上述引文的前後脈絡來看,可以發現其中潛藏兩種教學隱喻:第一種是演說,第二種是唱歌。兩者的差別在於,演說的對象是未經選擇的群眾,唱歌的對象是特意挑選的聽眾。當然這種區分,並非指涉日常生活的一般情形,而是刻意點出尼采用字遣詞的細膩。先就師生關係言,前者隱含一種「疏離」,後者隱含一種「親密」。再就美感經驗言,前者象徵一種嘲笑的「噪音」,後者象徵一種喜悅的「共鳴」。也就是說,查拉圖斯特拉的覺醒,從演說、注視、沈默到歌唱的態度轉變,其實正是兩種教學信念的展現。尼采的立場,顯然是支持後者而非前者。因此,群眾的耳朵,聽不到查拉圖斯特拉的歌聲,就像有些學生聽不懂老師的話,許多人常愛開玩笑的說「頻率不對」、「磁場不合」。只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此處更涉及一個嚴肅的教學倫理問題:一位老師是否應該被期待,能教會所有的學生?老師有「說」,既不等於老師有「教」,也不等於學生有「聽」,更不等於學生有「懂」。演說家可以煽動群眾心理,猶如傳教士到處宣揚教義,問題在於這種...

    2.孤獨者vs.門徒

    由此可見,預言者只是眾多教師形象的其中一種,查拉圖斯特拉決定不再對群眾講話,表示群眾不是他的學生,但是被他稱為門徒的那些人,則可以說是入門弟子。換句話說,不同的稱謂反映出不同的關係,當查拉圖斯特拉從預言者變成孤獨者,道理也是一樣。尼采認為一個好的老師,不是將學生留在自己身邊,而是應該鼓勵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這個精神蛻變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只能耐心等待,不能揠苗助長,學生不能帶有依賴的心態或習慣,而是必須勇於挑戰 一切權威,包括自己最深信不疑的精神導師也不例外。因此,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封面,親自下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副標題:「一本獻給所有人以及沒有任何人的書」。深究其意,真正的教育乃是自我超越的歷程,沒有任何教師可以取代學生的自我探索,所以不只教師是孤獨者,就連練習自己解謎的學生,終究也將成為孤獨者。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意謂著,個人與個人之間不需要任何的團隊合作,孤獨指涉的是一種人類心靈深處的存有狀態,而非日常生活形式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教育當然需要培養具有社群意識的公民,只不過無論個人投入多少的社會參與,夜深人靜仍然必須回歸大地的懷抱。這時各種自我形象的湧現,正是摧毀內...

    3.創造者vs.同伴

    這個關鍵時刻,教師其實容易心急如焚,但是卻又使不上力,只能夠默默祝福,由於自己有著過來人的感觸,所以才會獨自留下愛的眼淚。查拉圖斯特拉知道這條孤獨之路,將會充滿痛苦,以及永無止盡的毀滅與重生,唯一能作的是贈與自己的生命之愛,作為一份最真誠的禮物。同時,他也深刻體會每一個經歷過人生無常的人,都會肯定自己需要終將分離的伴侶。於是,這種同伴的追隨,不是為了寂寞難耐的互相取暖,而是為了活出自我的互相激盪。換句話說,老師帶領學生走上這條不歸路,終點不是老師自己要去的地方,而是在重要的岔路口讓學生各自決定未來的方向。就像偉大的母親,為了迎接自己懷胎十月的嬰孩,在生產的過程中,堅強地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劇痛,只是為了一個全新生命的平安降臨。因此,除了查拉圖斯特拉本人,從孤獨者變為創造者之外,所有門徒也都必須自行走入不一樣的生產歷程。如此一來,這種奇妙的師生關係,使得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進行生命的創造,每位學生獨特的生命經驗,其實也就是他們自己的小孩。更重要的是,這個小孩會不斷改變,沒有人可以預測結果,只有那願意無條件說「是」的人,才能享受這場神聖的遊戲,成為真正的創造者。 俞懿嫻(2006)。懷德海...

    李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哲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西教育哲學、中西美學史、美感教育、情意教育、課程與教學。著有《尼采人類圖像的教育意義》、《尼采與莊子的壯美觀—台灣美感教育的省思》、《李歐塔對康德壯美觀的解構—及其在情意教育上的省思》、《豐子愷的美育思想》、《豐子愷童心觀的概念分析及其於教育上之應用》、《兼容「有我」與「無我」的美感教育》、《教育研究的記號學方法—以教育美學為例》,以及數篇教育時事評析及課程與教學之學術論文。個人學術志業有二:一是發展「教育美學」這個新興的學術社群,希望能邀請全國教育、哲學、藝術各領域的學者,每年春天定期至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進行跨領域的學術研討與實務對話。二是開創「潛能開發」這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希望能應用...

  2. 東華大學 》花師教育學院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李崗 查詢教師 登入系統 Chi/Eng Toggle 中英切換 查詢教師 科技部 司別: 科技部 學門: 研究領域: 教師姓名: 查 詢 李崗 個人資料 研究 成果 執行 計畫 教學 記錄 服務 輔導 榮譽 ...

  3. ndhupcc.wixsite.com › teacher › untitled-cmav李崗 | teacher

    李崗. 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E-mail: leekang@mail.ndhu.edu.tw. Tel: 03 863-4865. 姓名:王薇涵. 科系:課程系. 推薦理由: 李崗老師教學認真,具有極度熱忱,對學生也非常關心. 課堂中,講話邏輯有條有理,不論做什麼事,都會跟我們解釋其背後的道理; 選的書、上課的內容、指定的作業、說出來的每句話,都非常有意義,對未來很有啟發性。 所以指定的作業,經常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想做,而不是被逼迫只為交作業的感覺。 例如「對我不好的人」,探討挫折帶給我們什麼禮物、以及「圓夢計畫」,實踐那些內心被塵封已久的夢想…從他身上可以被啟發很多在別的地方學不到的珍貴思考。

  4. 2006年11月15日 · 李崗老師:有,學界一直在做考證,我也請教過台大哲學系陳文團教授,他是認為99%是假的,主要的理由是裡面談過馬克思,尼采的全集沒有談過馬克思,他從這個論據認為這本是偽書,學術界上也不定位這是他的著作,不過還是有值得討論的空間,第一個是在國外這個問題還在爭辯,第二個是即使馬克思的部分是假的,也不能推論其他部分全是假的。 後來有人找我去演講這方面的東西,我下了兩個標題,一個是「尼采的情慾世界」,另一個是「尼采是否為女性主義者? 」,在教育界我比較少談這個部分,不過今天我特地談這本書是因為我們的主題剛好在談情意教育,我是認為情意教育有意志、慾望以及情緒的部分,所以我才特別談了一下,這個是大概他整個生平背景的介紹。 饒見維老師:像《當尼采哭泣》這樣的書,有那些部分是假的?

  5. 其他人也問了

  6. 期末成果展於6月4日舉辦開幕式,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崗導演、人文社會學院蕭聰淵院長、文創系曾聖文主任及師長們,皆為學生們的優異表現表示肯定與祝福。海大人社院蕭聰淵院長也特別創作一首新詩祝福期末成果展展出成功,並於現場親自朗誦:「文創經典課程十四門,大海城市相遇 ...

  7. arspb.nstc.gov.tw › NSCWebFront › modules學術研發服務網

    李崗 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 2016-11 研討會論文 蒙特梭利的教師圖像 李崗、楊淑雅 2016-10

  1. 相關搜尋

    李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