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7日 · 薔七指出,大部份人忽視生活成本會隨着時間和賺錢能力的增長而上升,通脹是對長期保持財富自由狀態的最大威脅。 她拆解財富自由 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被動收入大於最低生活開支;

  2. 2021年9月16日 ·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 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第三桶金:平穩收益組合 處理好保險保障及應急資金後,Ellen便開始與凌氏夫婦商討如何運用現有資產,儲蓄及每月盈餘來為未來需要而創造更多財富。 凌氏夫婦計劃讓兩位女兒到海外升學,但未有確定時間表。 以到.

  3. 2020年5月26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0/05/26 13:15. 最後更新: 2020/05/27 18:37. 分享: 【財務自由】41歲已達財務自由 由「倒垃圾」變「街坊股神」 鮮魚行校友家駒分享7大買股心得. 想40歲退休? 講到底先要有穩健的財政實力! 不少打工仔日捱夜捱,都想提早退休,及早達到財務自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除了依靠勞力、腦力,也要有投資定力。 於40歲之年已達財務自由,人稱「垃圾大王」的鮮魚行學校校友家駒,有自己一套投資理財心得。 別人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 現年52歲的「垃圾大王」家駒,早於11年前已達財務自由。 如今閒每日公司只是「探班」買水果和下午茶給同事吃,閒來便投資炒股。 由於他經常向身邊人分享其買股心得,被鄰居冠上「街坊股神」稱號。

  4. 2022年2月10日 · Matt想知道現時每月從債券及租金所帶來的收入能抵銷多少日常支出,需要從目前儲蓄之中補貼多少。 Matt現時每月家庭支出為50,000元,1年則是60萬元,53%是兩個物業的按揭還款,家庭及個人開支只是2.3萬元,是很合理的金額,相比他的可投資資產金額來說,反映他不是胡亂花錢的人。 假設債券組合的收益金額及借貸利率維持不變,一年的淨債券利息收益金額大約23.1萬元。 另一方面,以現時租金收入計算,假設扣除稅務及其他項目後一年租金淨收入為14.8萬元,所以一年收入便有37.9萬元,換句話說,一年便要從儲蓄中補貼22.1萬元。 如果每年生活費按通脹3%增長,而未運用的資產及儲蓄能夠達到每年平均回報4%,債券及物業收益維持不變,以90歲來估算,Matt需要有1,671萬元才能滿足期望的生活水平。

  5. 2024年2月28日 · 撰文: 林昶恆. 發布時間: 2024/02/28 14:50. 最後更新: 2024/04/11 18:23. 分享: 由於Candy是因健康問題而提前退休,預計將來不會有定期工作收入,所以想知道應考慮怎樣的投資計劃,她感興趣的產品包括股票、債券及低風險的儲蓄計劃。 另外,她想了解應投資多少資金在建議的產品中及如何分配。 對很多人來說,退休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變,今年57歲的Candy,剛進入退休的人生階段,本來她沒有打算在這個年紀便退下來,而老闆亦希望她能繼續留任,但無奈身體出了狀況。

  6. 撰文: 林昶恆. 發布時間: 60 分鐘前. 最後更新: 59 分鐘前. 分享: 居泰港人已屆知命之年 憂資產不夠退休 徬徨應否回港. 過去數年不少港人移居海外,今年55歲的Paul,是其中一位。 以往他在香港從事銷售工作,收入不算很高,但扣除必要支出後仍有餘錢投資海外物業及儲蓄,期望退休後享受人生。 好景不常,約1年前對工作環境不滿意,想追求改變而辭職,但因有合約限制,需要「過冷河」,不能立即轉去新公司上班。 因此反正暫時不能工作,他索性去泰國旅居一年。 Paul本打算待經濟好轉及過了限制轉工期限便回到香港工作,但從不同媒體及友人的資訊感覺到香港目前的經濟環境不理想,如果要回港找工作都有困難。

  7. 2024年3月13日 · 撰文: 昶恆. 發布時間: 2024/03/13 13:30. 最後更新: 2024/04/11 18:22. 分享: 50歲的茶餐廳老闆Marvin,有兩個分別10歲及8歲的孩子,兩個孩子在國際學校讀書,感覺學費昂貴,考慮應否另外準備教育基金。 他同時也沒有自住物業,考慮應否在1至2年內購置物業。 相信所有家長都會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部分會選擇將子女安排於國際學校就讀。 今期「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50歲的茶餐廳老闆Marvin,有兩個分別10歲及8歲的孩子,兩個孩子在國際學校讀書,感覺學費昂貴,考慮應否另外準備教育基金。 他同時也沒有自住物業,考慮應否在1至2年內購置物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