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日本水產廳在福島第一電廠外,距處理水排放口約4公里海域,捕獲比目魚和小銀綠鰭魚各一條,送往宮城縣 多賀城市的研究中心進行檢測。8月25日,水產廳公佈檢測結果,確認捕獲魚類樣本均未檢測到氚 [118] [119]。

  2. 2023年8月28日 · 日本政府決定於2023年8月24日開始,將經過 多素處理系統 (簡稱ALPS)處理的福島核廢水 排入太平洋 ,此舉引發一系列國際反應。. 世界各國政府對排海行動的表態各異,中華人民共和國 [1] 、朝鮮 [2] 表示強烈反對。. 美國 [3] 、歐盟 [4] 、法國 [5] 、紐西蘭 [6 ...

  3. 2024年5月13日 · 2012年10月,東芝研發了能從污染水中除去氚以外62個素的「多素除去裝置」ALPS(英文: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直譯作「高級液體處理系統」,日文簡稱:アルプス,與日語「阿爾卑斯」諧音) [100] [101]。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7月21日 ·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已有12年,日本政府與管有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凖備排放積存的核廢水,引發中國官方與鄰國民間團體的強烈抗議,一些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強調經處理的核廢水在排放時,與一般核電站排放的冷卻水無異,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等更曾形容日方所稱的「處理水」可以飲用。...

    • 核廢水 維基1
    • 核廢水 維基2
    • 核廢水 維基3
    • 核廢水 維基4
    • 核廢水 維基5
    • 福島核廢水與一般核電廠產生的核廢水有何不同?
    • 鍶90
    • 其它放射性物質——銫137(Cesium-137)、碘129(Iodine-129)和鈷60(Cobalt-60)
    • 福島核廢水真的已經去除以上有害物質?
    • 綠色和平對核能的立場

    福島核廢水比一般核電廠產生的核廢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不僅種類更多,而且放射性更高,一旦排放到太平洋,將會對人體健康和海洋生態帶來極為嚴重的威脅。一般核電廠運行的廢水,不會直接與燃料芯接觸。但因最高等級核事故而產生的福島核廢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不可同日而語,如不經過恰當完全處理,就是高濃度的核污染水。 根據日本政府最新的報告,現存福島核廢水內放射性氚的輻射總量高達860兆貝克(TBq),除放射性氚以外,也包含幾十種不同的放射性物質。綠色和平根據調查所得,針對以下幾種福島核廢水中含有的有害元素作出分析:

    福島核廢水內含有鍶90,而一般核廢水中幾乎不會出現。 鍶90是一種高風險的放射性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容易積聚在人的骨骼中。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的文件顯示,經處理過的65,000噸福島核廢水中,仍發現超出排放標準逾100倍的鍶90(部份更高達 20,000倍),而根據2017年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上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接觸鍶90可導致DNA雙鏈斷裂。由於其在水中的高溶解度和長半衰期(29年),這種放射性核素在環境中能夠長期存在,並逐漸進入食物鏈,從而進入人體,危及我們的健康。

    其它存在於福島核廢水內的放射性物質包括:銫137、碘129和鈷60等。我們攝入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途徑,就是進食受到污染的海洋食品。這些物質會在海洋食物鏈中長期積累,可嚴重損害生物組織细胞存留長達千年以上,並且相關污染亦可能通過食物鏈回到陸地上的人類社區,為人類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日本政府聲稱經過ALPS技術處理後的核廢水將不會殘留(除放射性氚以外的)放射性污染物,只會將含放射性氚的廢水排入海洋。但事實並非如此——目前因福島核事故產生的核廢水已超過125萬公噸,而其中77.8萬公噸(約為72%)尚未經過ALPS第二階段的廢水處理,也沒有明確的進程時間表保證ALPS第二階段的廢水處理能夠順利進行——到目前為止,只有2千公噸的核廢水在進行第二階段處理,僅僅是未來數年需要處理的核廢水總量的0.25 %! 此外,每個儲存罐裡面的放射性物質也不同,日本政府現時竟下結論說,ALPS技術能將鍶90和碘129等有害放射物濃度,在第二階段處理後降低到預期規定限值之下,絕對是言之尚早。第二階段處理能否在數年内全部完成,仍是未知之數;再者,即使進行了ALPS第二階段處理,當局亦必須對所有被...

    綠色和平一直關注鄰近核電廠對香港構成的安全隱憂,同時關心福島核災。根據前蘇聯切爾諾貝爾災難的經驗,福島核災的禍患相信會延續很久,危機尚未解除,但一些人為影響卻已經開始,例如一些輻射水平仍非常高的地區卻解除了撤離令,導致該地區的災民的生活津貼減少甚至被取消等;災民極需要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和聲援。因此,我們會持續在福島進行科學檢測,為環境安全把關,並作出善後提案(目前在原地長期儲存和處理是眾多方案中的最佳選項);促請當局撤回排放核廢水決定,力挽狂瀾;同時推動全球反核運動,讓全球的核能設施都能早日除役,保衛人類與環境福祉。 備註: 按照東京電力公司2021年4月27日報告,最新資料:福島核廢水內放射性氚的輻射總量降低到760兆貝克(原文:860兆貝克)。 按照東京電力公司2021年4月27日報告,最...

  6. 2021年4月13日 · 核廢水儲水槽將滿 沒時間再猶豫. 日本專家學者會議從2016年秋天以後,基於相關影響斷斷續續進行檢討,曾提出多種方式來處理核廢水。 日本政府2019年12月23日公布專家學者會議報告書草案,共有3種處理方式,分別是稀釋後排入海洋、蒸發後排放進大氣及2種並用。 有關稀釋後直接排放入海,是日本核電廠普遍使用的方式,先稀釋到符合國家規範標準後再排入海中;至於蒸發後排入大氣,則是將核廢水蒸發後透過排氣管將水蒸氣排放進大氣,但同樣必須符合國家排放標準。 日媒日前報導,日本政府決定「排放入海」的政策方針,主因是核電廠腹地內儲水槽數量已近極限,也逼近決定處理的最後期限。 爭議性在哪? 福島漁產會否受衝擊?

  7. 根據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學者估算,現存福島核廢水內放射性氚的輻射總量高達 1,000 兆貝克(TBq),等同於 1946 至 1993 年內 47 年間(禁止向海洋傾倒廢料的《倫敦公約》生效之前),全球排入太平洋的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