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學測作文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於學測落幕後意外引發討論成為熱搜關鍵字。 題幹引自作家黃麗群的作品<如果在冬天,一座新冰箱>、以及作家柯...

  2. 大考中心日前公布 113學科能力測驗國文寫作佳作今年情意題縫隙的聯想」,共有六篇作文經徵詢考生同意後將原卷影像檔及簡要評分說明公開上網今年學測國文情意題要求考生以縫隙的聯想為題從森林的縫隙出發結合生活經驗或見聞書寫自己的感思與體悟。 取自大考中心. 這項情意題藉引文〈樹木教我的人生課〉,要求考生以「縫隙的聯想」為題,從森林的縫隙出發,結合生活經驗或見聞,書寫自己的感思與體悟。 高中國文教師解析,它可以是空間、時間或哲學概念,也可以是人際關係、生命情懷的選擇。 但無論取材為何,都必須呈現當事人在人生的縫隙中的情境與作為,並且表達自身感思與體悟,才能充分發揮題目要求的「聯想」層次。 課業壓力是敘事主流.

  3. 翻轉教育. 113學測|國寫〈縫隙的聯想〉叩問人生、英作文探討社群時代情緒困擾與AI協作. 英文:考題平易近人、一字多義應用 「說故事能力」是手寫題高分關鍵. 今年學測英文科選文多出自網路文章與新聞報導,內容相當貼近生活。 以選擇題來說,包含身材保持、觀賞日出、到站時間、天氣濕熱、呼籲捐血等;非選擇題的翻譯題與「選舉」有關,命題內容中性、平易近人;寫作題屬於引導寫作,從青少年生活情境出發,讓考生從三張攸關自身情緒的圖片中,思考如何與機器人小幫手分工合作,解決這些情緒困擾。 高三考生、高中英文科教師、補習班英文教師皆給予這份試題高度評價。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大考中心今5日公布113學年度學測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評分原則其閱卷召集人成大中文系教授陳昌明表示這次試卷中第一大題中考驗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生命體悟而高分關鍵除了扣題之外還須注意結構是否嚴謹情感表達是否貼切深刻本屆國語文學測寫作能力測驗分為兩大題第1大題為測試考生知性統整判斷能力。 陳昌明解釋,第1小題測驗學生是否能分辨標籤正面與負面作用,若能敘述清晰完整,可得A等(4或3分),第2小題需要舉出適切的例子闡述對標籤現象的看法,佐以論點、文辭流暢、詮釋深入且結構嚴謹,可獲得A+級(19-21分)。

  6. 三立新聞網. 記者吳康瑋/台北報導. 學測國綜作文已結束明將進入第三天考科。 (記者吳康瑋攝學測國綜作文已結束明將進入第三天考科。 (記者吳康瑋攝112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考科已結束據大考中心資料顯示14日下午第3科國寫共11萬8143人報考3524人缺考缺考率2.98%較去年2.49%上升約0.49%。 針對試題特色及綜合評論;根據大考中心資料顯示,今年為寫作獨立施測的第六年,整體試卷以平易近人的基調命題,題幹為蔣勳《給青年藝術家的信》,簡單題則是「偵探福爾摩斯」。

  7. 3年前會考青銀共居 今年又有樂齡題. 國寫第一題用台灣弘道老人不老騎士與丹麥樂齡卡打車等活動為例引導考生分析差異並闡述樂齡出遊活動對老人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意義等全中教老師發現應屆高三考生在三年前國中會考時作文題目就是青銀共居」,如今再度書寫長者關注應不難發揮要寫出觀察關注與關懷。 但中正高中教師張青松提醒,閩南語的腳踏車應寫成「跤踏車」而非「卡打車」,建議未來應參考官方辭典。 國寫第二題則引用薛憶婷的新詩〈我們的課本〉,並說明各種科目能體會不同意義,要考生思考如何點燃知識熱情,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書寫探索經驗與體會。

  8. CTWANT. 更新於 01月21日22:30 • 發布於 01月21日22:29 • 中國時報李侑珊、林志成. 已追蹤. 大學學測21日邁入第二天台北市師大附中試場考生加緊複習。 (中國時報陳君瑋攝學測第2天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兩題分別是標籤縫隙的聯想」,補教老師表示考生應該會寫得很愉快因為不會看不懂很容易發揮。 復興高中老師鄭慧敏表示,國語文寫作第1題考「標籤」現象的影響,考生可根據題目提供的甲文、乙文擷取「標籤」概念可能產生的正負作用,再連結個人體驗,反省是否曾因正向標籤而對他人產生期待? 或因刻板印象像商品一樣被簡單粗暴地分類? 考生要從日常生活中舉例,闡述對「標籤現象」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