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5日 · 她是一位年近30的女生, 在服務業工作月薪大約4萬, 好不容易存下20萬元, 急著想找方法增加自己的資金。 「用20萬投資太少了,我覺得妳應該先從薪水開源節流開始。 」我回答. 「但是靠薪水太慢了,我想這幾年趕快存到300萬元房屋頭期款…。」 也許是到了結婚成家的時機, 可以感覺到她很焦急, 但實際上,財務問題本來就不可能一兩天解決。 如果你低薪又沒存款,絕對不是一兩天造成的. 「妳有辦法多控制開支,讓每個月存的錢多一點嗎。 「沒辦法耶,每個月存一萬已經是極限了。 「妳有哪一項專長,是可以幫妳加薪,或是兼差增加收入的嗎? 「沒有…」 聊到這裡,似乎有點難幫她找到立即的出路, 因為過去的幾年, 該出國玩樂、該買的衣服包包她並沒有少過, 但該有的進修、學習與規畫執行,她也從來沒有開始。

  2. 2021年1月13日 · 2021.01.13. 非投資書單 市場先生觀點. 最後更新:2023-08-28. 今天市場先生要分享的是《 商業造神 》這本書的一些心得筆記, 英文書名叫做《The Halo Effect:……and the Eight Other Business Delusions That Deceive Managers》, 意思是「光環效應,以及其他8種欺騙經理人的商業幻想。 《 商業造神 》這是一本對於目前市場上各種商業評論、投資分析,來做出批評的一本書。 在許多報導中,很多我們看似正確的因果關係,那些導致企業成功所提出的影響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通常都是錯的。

  3. 2024年1月26日 · 《持續買進 Just keep buying》這本書,書名看起來很像在談投資方法技巧, 但實際上,這本書算是一本投資理財的綜合入門書,從理財到投資的基礎觀念都有談到。 書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不只是告訴你如何透過儲蓄投資盡快退休,而是花更多篇幅, 談論人生計畫與財富累積之間的衝突 ,將投資理財規劃融入人生之後,告訴我們面對一些衝突,該如何做出取捨。 舉一個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合理花錢和浪費揮霍,兩者的界線在哪裡? 隨著收入增長,我們的收入和資產會越來越多,但如果你有節儉儲蓄的習慣,即使在財富增長之後,花錢時依然自我懷疑,認為許多花費是揮霍浪費,導致不想花錢、不敢花錢。 但這對人生真的好嗎?

  4. 2021年8月7日 · 代表人物: 股神巴菲特. 價值投資派、大資金的波段交易者、部分極短線交易者,也屬於左側。 關鍵特徵 : 左側交易者,必須在「價格尚未如預期發生變動」時就採取行動進行交易與佈局,主要是逆勢操作。 選擇標的 : 關鍵是要選擇不能倒、長期向上的類型,或最起碼不能長期向下。 長線上大盤ETF、大型股,常會作為左側的標的。 短線則是不一定。 優點: 相對於右側交易者,交易成本比較低,因為逆勢進場不易有追價滑價的問題,且因為容易買在相對低點,獲利空間較大。 左側交易者如果能承擔住波動風險,一般勝率也比右側高。 缺點: 個人主觀預測成分高、時間成本高,如果股市下跌時,底部是個深淵, 那麼可能被套牢的時間很長,要承擔回檔的幅度也較大,時間成本比較高。 左側交易者最怕的是向下越買越低、再也起不來,

  5. 2024年2月22日 · 作者:墨基爾,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退休教授, 他在書中探討兩大主題: 有效市場理論 (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簡稱EMH),以及 市場 (股價)無法預測 的特性。 從市場的結構、運作方式,一路談到金融歷史,以及 影響投資人的行為心理學 ,整體來說偏重理論上的討論,但內容很全面、易讀性高,裡面談的都是進場投資前很重要的基礎觀點,被譽為指數化投資的經典代表作。 作者的另一本書《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相當於這本的濃縮版,裡面更多是對散戶在實際操作上提供的建議,內容對一般人更具實用性,也是相當推薦的一本書。 全書可以歸納出以下關鍵重點: 市場隨機,不可預測. 戰勝市場的關鍵不是時機,而是時間. 選股標準及建議. 投資部位的風險,取決於時間. 重點1.

  6. 2023年12月6日 · 市場先生觀點 非投資書單. 《創業精神從10歲教起》 封面和標題看起來可能會覺得這是寫給小孩子看的讀物,或者是家長念給小孩子看的。 但看過之後發現我錯了,其實這本書,大人來看的感觸會更加深刻。 創業精神不是說你一定要去創業,但即使不創業,有些路徑仍是共通的。 -市場先生. 但大多數的人踏上創業這條路之前,除非運氣好,否則並不會知道該思考哪些問題、該著重在哪些重點、自己面對一個個問題該如何做出選擇。 本書並不是談一些外在的創業技巧或管理方法,而是從心態出發,改變自己面對事情的態度與思考面向,當心理的出發點對了,後續也比較有機會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成果。 舉個例子:創業該從興趣出發,還是興趣不重要能賺錢就好? 這題乍看之下沒有標準答案,因為這很取決於每個人的際遇和機運。

  7. 2023年8月21日 · 作者是一位國外知名的Podcast節目《火力全開的創業家》主持人,是個關於談個人創業相當熱門的節目,本書是作者對於自己個人創業的經驗和思考,並且提出一些觀念和建議。 從自媒體創業的角度,我覺得內容寫的蠻不錯,許多重點都有帶到,作者也分享了很多執行上讓自己更有生產力的經驗。 作者想表達的是,有許多事情其實一般人也都能做到,最終帶來不凡的成功。 思考自己的利基. 書前面章節有一個觀念我覺得很重要:「 思考自己的利基 。 思考利基說起來不難, 但無論職場、創業,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先思考這一步。 前陣子聽幾位學校老師們提到,說現在國中生、高中生,以後最想當的職業是Youtuber,問我可以給他們什麼建議。 有目標當然是好事,不過如果進一步思考,會發現很多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