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媽媽手,在醫學稱「狹窄性肌腱滑膜」,或稱為奎緬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其症狀主要在「外展拇長肌」及「伸拇短肌」兩條肌腱。 若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或者用力過度,手腕部位的肌腱滑膜及支持帶出現增厚性變化,壓迫到局部的 ...

  2. 本篇介紹【清熱瀉火劑】: 瀉火劑-凡能袪熱以保津液、涼血解毒之方劑。 含白虎湯、化斑湯、竹葉石膏湯,瀉心湯、清營湯、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湯、養陰清肺湯、瀉白散、清胃散、白頭翁湯、涼膈散。 【清熱瀉火劑】: 凡能袪熱以保津液、涼血解毒之方劑。 含白虎湯、化斑湯、竹葉石膏湯,瀉心湯、清營湯、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湯、養陰清肺湯、瀉白散、清胃散、白頭翁湯、涼膈散。 常見【清熱瀉火劑】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275.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3. 大腸激燥症鑒別診斷. 首先必須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結腸、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憩室、小腸吸收不良等。 其次必須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腸道表現,如慢性膽道疾病、胰腺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盆腔等。 大腸激燥症中醫治療篇. 首先必須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結腸、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憩室、小腸吸收不良等。 其次必須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腸道表現,如慢性膽道疾病、胰腺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盆腔等。 辨症論治: 針灸療法.

  4. 蕁麻疹中醫病因. 蕁麻疹中醫又名「癮疹」、「 癗」、「鬼飯疙瘩」;《外科心法》云:總由稟性不耐或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其病因總與肺經、脾胃、內分泌有關。 臨床辯證論治分為四大類型. 蕁麻疹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取穴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市、大椎、風池等。 耳針療法:取穴神門、肺區、腎上腺、脾區、皮質下等。 蕁麻疹茶飲. 【冬瓜菊花茶】 材 料:冬瓜皮5錢、菊花3錢、赤芍3錢、水1000西西。 作 法:材料入鍋中,加1000西西水煮,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去渣取汁當茶飲,早、中、晚溫服。 服用天數:每日1劑,7日為1療程。 滋補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功效。 服用注意事項:1.一般體質皆可飲用。 2.腸胃弱,容易腹瀉者,宜減量使用。 蕁麻疹沐浴外洗方.

  5. 症狀:. 頸、肩、臂、指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骨傷科常見病證。. 常伴有項強,手指麻木無力或頭枕部疼痛、眩暈、耳鳴、下肢沉重無力、步態不穩等症狀。. 病因:. 多見於中老年人,往往有伏案低頭工作史。. 西醫認為引起頸臂痛的疾病有許多,但頸肩部 ...

  6. 功效:清熱解毒。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358.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11 |瀏覽3233|回覆0 |.

  7. 2009年8月13日 · 症狀: 青春痘發生於面部、胸背部等處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種慢性炎症。 因所生丘疹如刺,能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故名。 好發於青春期男女,成年男子也可發病,有一定自癒傾向。 相當於西醫的痤瘡。 病因: 面瘡粉刺多因肺經風熱燻蒸皮膚而成;或由於過食辛辣油膩之品,生濕生熱,阻於皮膚所致;或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日久化痰,濕鬱化熱,濕熱挾痰,凝滯皮膚而生。 辨治: 青春痘的臨床辨證有3種證型: (1)肺經風熱。 治宜疏風宣肺清熱,用枇杷清肺飲加減。 (2)腸胃濕熱。 治宜清熱化濕通腑,用茵陳蒿湯加減。 (3)脾失健運。 治宜健脾化濕、化痰軟堅,用參苓白朮散合海藻玉壺湯加減。 備註: 參考方劑. 功效. 主治. 十味敗毒散. 袪表裏邪,解百瘡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