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7日 · 烏克蘭局勢普京聲稱制裁令俄羅斯更強大 莫斯科機場指遭無人機襲擊. 涉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6日在一份聲明指出呼籲俄羅斯及烏克蘭停止使用這種武器並敦促美方不要提供這類彈藥並指出俄烏雙方先前使用這些彈藥害死了許多烏克蘭平民。 「人權觀察」表示,向烏克蘭運送集束彈將必然帶給平民造成長期痛苦,並警告說,在有平民的地區使用集束彈藥是不分敵我的攻擊,違反了《國際人道法》,甚至可能構成戰爭罪。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 按此查看原始文章. 侵烏克蘭 美國.

  2. 2024年4月26日 · 新聞. 2024-04-26 04:30:54. C觀點: 施永青. 日報. 西方援烏決心不足 烏克蘭需另謀出路. 分享: C觀點西方援烏決心不足 烏克蘭需另謀出路. 美國援烏的撥款,經過一波三折,終獲參議院通過,並得到拜登簽署,可以付諸落實。 這筆撥款高達610億美元,相當於4,758億港元,聽來好像不少,卻不足以支撐烏軍作戰到年底。 往後美國的軍援是否還會源源不絕,變數會愈來愈多。 相信澤連斯基正為此事非常頭痛,如果拿不出一套說法,前線的士氣將無以為繼。 美國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特朗普有意捲土重來,而且勝算不比拜登低。 但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態度與拜登南轅北轍。 他主張聯俄抗中,當然不主張為了烏克蘭,而損害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 他說得很清楚,如果當選,他會截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3. 2023年7月27日 · 2023-07-27 14:02:07. 烏克蘭戰爭烏軍聲稱南部反擊取得進展 美國協助尋糧食出口方案. 分享: 烏克蘭稱開始在南部反擊取得進展。 (路透社) 烏克蘭軍方表示,在扎波羅熱南部取得一點的進展,並期望能夠突破在當地俄羅斯佈下的大量地雷雷區。 同時,雖然俄羅斯退出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美國及盟友正在為烏克蘭尋找陸路的替代路線。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烏克蘭第47獨立機動旅指,他們已接近被俄羅斯控制的羅博季涅,但目前不會進入該處,並在當地的戰壕中與俄軍交戰。 烏克蘭副國防部長馬里亞爾(Hanna Maliar)指,他們在梅利托波爾及別爾江斯克的推進都取得進展,同時亦在東方的戰線中亦在鞏固了位置。 俄羅斯坦克被烏軍擊中。 (路透社)

  4. 2024年4月29日 · 2024-04-29 04:31:54. C觀點: 施永青. 日報. 烏克蘭需要的不只是軍事援助. 分享: 烏克蘭需要的不只是軍事援助. 前文指出俄烏戰爭有機會在今年內開始議和。 有人問,怎可以這麼快就這樣肯定? 其實,當輸贏大體已知道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再花額外的氣力去換取同一樣的結果。 有人認為,美國堂堂大國,怎可能認輸? 美國在口頭上當然不會認輸;但一旦想議和,起碼就會予人沒有信心可以憑軍力取勝的印象。 朝鮮戰尚算議和得有點面子,起碼劃了一條三八線,保住南韓沒有被赤化,但隨後的越戰,世人在電視新聞看到的最後撤退一幕,與落荒而逃已沒有多大分別。 伊拉克之戰,先贏後棄,美國扶持起來的新政府,已逐漸倒向伊朗,美國已對它失去控制。 同樣的劇本,後來在利比亞又再重演。

  5. 2022年3月2日 · 北約是由美國主導並由大部分歐洲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隨著多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後加入歐盟以至北約烏克蘭國內亦出現類似的強烈呼聲令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也日漸加深根據愛爾蘭檢查者報》(Irish Examiner)報道普京希望烏克蘭留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內繼續成為其近鄰」。 普京早前亦提出「安全 保障 條件」解決今次危機,當中便包括排除 北約擴張,以及烏克蘭加入北約等。 烏克蘭位處蘇聯歐洲勢力緩衝地。

  6. 2023年2月2日 · 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表示烏軍和俄軍在烏克蘭東部的激烈戰鬥仍然持續俄軍正試圖擴大在萊曼地區的進攻範圍並嘗試來突破烏軍的防禦烏軍正全力抵抗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表示俄羅斯已經集結軍隊,「試圖嘗試一些事情來紀念2月24日入侵烏克蘭的滿一週年的日子同時紀念俄羅斯軍隊2月23日的祖國捍衛者日」。 他指出,俄羅斯正式宣布動員30多萬士兵,但實際上招募並部署至烏克蘭的人數可能更多,他認為實際動員數字可能達到50萬之多,絕不能輕視。 他認為,俄羅斯可能從烏克蘭東部及南部發動進攻,烏軍指揮官將在俄羅斯可能的進攻行動下穩定前線,並隨時準備反攻。 法國承諾向烏提供GM-200型防空雷達。 (網上圖片) 法國承諾向烏提供GM-200型防空雷達.

  7. 2024年4月21日 · 美國眾議院昨日 (20日)通過爭拗多月的軍援法案為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太地區盟友提供總值逾950億美元 (約7,410億港元)援助。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感謝兩黨議員支持,呼籲參議院迅速通過該法案,冀盡快向烏克蘭提供所需武器和裝備。 法案通過時,有議員在眾議院內揮動烏克蘭國旗。 法案獲通過令共和黨籍議長約翰遜 (Mike Johnson)遭受黨內極右派批評。 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在民主黨全票支持下通過援烏法案。 部分共和黨人本來不支持軍援法案,其後約翰遜將法案分拆四項處理,並納入共和黨支持的條款,再逐一表決。 法案最矚目部分涉及向烏克蘭撥款約610億美元。 隨著俄烏戰事拖長,美國國內質疑應否繼續支援烏克蘭的聲音漸增,法案在共和黨極右派反對下,多次闖關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