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日 · 2023-10-01. .策展 / 蕭蔓.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由左至右為曹嘉凌姚義久張杏薇曹家凡戎智雄林美岑曹承允蕭蔓) 字級. 收藏. 分享. 不論你運不運動,你選擇哪一種? 現在的運動之心,其實都萬流歸宗:我運動,所以我健康。 如果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誰還需要運動? 這個問題,拿來問一個孩子。 他們的答案,多半是肯定的。 因為對孩子來說,運動就是玩耍,孩子喜歡玩耍。 成年人並不這麼看待運動。 很多人都曾經如此:能坐著不動,就最好不動。 敲敲手機,看看電視,聽聽Podcast。 身體以舒服為本意,坐著比站著舒服、躺著比坐著舒服。 身體什麼都不做,最舒服。

  2. 2014年1月1日 · 2014-01-01. .文 / 楊定一.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字級. 收藏. 分享. 研究壓力(stress)的先驅,加拿大心理學家漢斯‧塞利(Hans Selye)曾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GAS,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的理論,說明人對於壓力的反應可分為三個時期。 首先是「警覺反應期」,此時感受到環境變化與壓力,在生理上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現象。 第二階段是「適應及抵抗階段」,此時我們漸漸適應外界壓力,耐受力恢復且埋首工作卻不感覺疲累,表現效率甚至更高,這階段是適度壓力所帶來的益處。 第三階段是「衰竭階段」,長期或過度的壓力會導致耐受力惡化,感覺能量耗盡且疲累,工作效率也隨之降低。

  3. 2019年8月22日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指的是一個人經歷了極度嚴重的創傷壓力事件,感受到害怕、無助感、或恐怖,而且已達到病態的程度。 這類的壓力事件,往往是因為個人直接經驗瀕臨死亡的威脅,或親自目睹他人死亡,另外,嚴重的身體傷害、性暴力也容易形成創傷。 常見的症狀如: (1)創傷經驗再體驗; (2)過度警覺; (3)逃避及麻木; (4)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 (推薦閱讀: 普悠瑪翻覆意外》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根據盛行率的研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不少見,平均來說,遭受創傷後有9.2%的受創者會罹患PTSD,而在性暴力、戰爭、監禁和屠殺的倖存者中,則有高達33~50%的盛行率。

  4. 2018年7月24日 · 收藏. 分享. 益處:透過擴胸、伸展肩膀、雙手緩緩往下等動作,可以 改善久坐、久臥造成的胸悶症狀,以及紓解與加強、肝、肺等氣血循環,還可以增強抗氧化作用。. 分解動作教學 (圖片示範者為薀老師的學生,非作者本人). 預備動作. 1.兩腳與 ...

  5. 2013年12月1日 ·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新書晚熟世代裡提到年輕一代愈來愈晚熟愈來愈多人成為媽寶背後往往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愈來愈晚熟保護驚慌焦慮的父母將小孩跩得更緊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來臨。 廣播人凌爾祥反而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放手的藝術。 凌爾祥一直認為,運動很重要,從小就帶孩子去攀岩。 看小孩一步步往上爬,她突然領悟「只要做好保護動作,就可以讓他們自我探索」。 後來女兒幾個月大,也把她丟進游泳池,一適應水性,馬上就學會游泳。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求學過程中,兩個小孩「一個每科必補、一個完全不補」,她也由著他們,完全不管他們的學業,讓他們自主管理,反而學業從來不讓人擔心。 只是,王浩威也提醒,父母也要自在,優先照顧自己,自己的精神滿足,不會挾帶親情控制子女,王浩威提醒。

  6. 2006年8月1日 · 終結心跳過速的惡夢. 長庚醫院林口院區心臟內科,在當年號稱「世界三大心律不整王子」的吳德朗醫師帶領下,以心律不整研究及高頻電波燒灼術治療(以下簡稱電燒)享譽國際,20多年來,不但奠定了台灣在心臟電氣生理學的世界級地位,且成為全球 ...

  7. 2020年2月14日 · 科技業工程師筠銨,在事業和家庭兩得意的人生黃金時期,罹患最棘手的三陰性乳癌。 她和許多癌友一樣,懷著恐懼和擔憂的情緒對抗疾病,選擇以輕鬆詼諧的語調寫下抗癌歷程,字裡行間笑中帶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