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日 · 俗稱強積(MPF)「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今天(11月1日)正值面世7周年,積金局指累計接獲近53萬宗成功轉移個案。. 該2012年11月推出的新猷,讓打工仔每年有一次機會,有權把供款轉往心儀的受託人,但僱主的供款卻不能任意調動。. 開支比率 ...

  2. 12 小時前 · 獨立強積金研究積金評級(MPF Ratings)的數據顯示,MPF港股基金在今年上半年迎來翻身機會,第二季升逾10%,比美股、日股基金更強。. 作為港人的退休儲蓄重要支柱,MPF有望創下5年來最佳的上半年表現。. 今年人均賺逾1.3萬元. 以港元計算,強積金6月份至今投資 ...

  3.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的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的儲蓄。 如今,42歲的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的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從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我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我和一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的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的人選。

  4. 2023年1月25日 · 分享:. 雖然環球股市在2022年經歷大幅調整,但港人在強積金投資上依然保持紀律,並展現出對中港股市的信心,皆因全年資金淨流入最多的MPF基金類別,仍然是中港股票基金,遠遠拋離第二位的保守基金。. 根據積金評級的數據,去年中港股票基金共吸資215.65 ...

  5. 2019年3月13日 · 步驟1:了解自己的帳戶數目. 要整合強積個人帳戶,首先要知道自己所有個人帳戶的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到這兩項資料: 強積金受託人寄給你的信件,例如周年權益表。 向你的強積金受託人查詢,例如登入你的網上強積金帳戶或直接聯絡你的受託人公司 ( 強積金受托人聯絡資料 ) 如果帳戶太多,或已忘記受託人的名稱,可直接瀏覽積金局網頁,下載「 個人帳戶資料查詢表格 」,連同身份證副本,傳真或寄回積金局,即可獲得名下所有強積金受託人的戶口資訊。 步驟2:選擇受託人及計劃. 知道自己的帳戶數目後,打工仔可以評估各基金計劃表現、服務基金收費及其他個人因素,而選擇自己的帳戶要整合於哪一個受託人及計劃其下。 可參考 積金局的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 ,比較各項因素再考慮。 步驟3:填表、交表.

  6. 2018年12月13日 · 如果你都有幸獲發雙糧或花紅,你會點用呢「獎賞錢」呢?. 去旅行?. 留起交稅?. 還是投資增值呢?. 提提大家,你所獲發的雙糧或花紅,都必須納入強積金(MPF)供款的「有關入息」。. 如果你本身份糧係唔需要供強積金,但因為獲發雙糧或花紅而令入息增加 ...

  7. 2024年5月15日 ·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相關文章: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愈早啟動,本金和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