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可利用社區安排各種家庭主婦活動,彼此交換生活經驗,免得整日在家忙孩子家務而落入情緒低潮中。 平日多運動,保持快樂的心情可促進體內製造安多芬素(endorphine),預防憂鬱的發生,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一旦遇到挫折,不妨請可以信賴的親人好友充當「垃圾筒」,適時發洩吐吐苦水,勿積存心中。 當壓力過大時,不妨找專家談談問題所在,或參加支持性團體,尋求壓力緩解之道,讓每一個壓力成為你成長的助力。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像育珍一樣的產婦可不少很多媽咪們產後因為要負起照顧小寶寶的責任以及面臨產後身體修護等問題在情緒上容易落入低潮因此本文將介紹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成因與症狀並提供你檢視自己有無產後憂鬱症的方法當個快樂的媽咪

    • 產後憂鬱症是什麼?
    • 產後憂鬱症是怎麼發生的?
    • 產後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
    • 產後憂鬱症的主要症狀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或 Postnatal depression)是一種在家中有新生兒之後,新生兒父母所罹患的憂鬱症。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每十位產婦中就有一位,在產後一年內受產後憂鬱症所苦。在我們開始介紹前,先來破除幾個關於產後憂鬱症的常見迷思吧 。

    生兒育女是個讓生命產生重大改變的事件,新生命的到來,不只是喜悅,其實同樣也是一種壓力,在生活壓力事件量表中(單一事件最高分為 100 分),懷孕的壓力分數就高達 40 分、新生兒降臨的分數也有 39 分 。因此在懷孕的 10 個月,再加上生產後初為人父、人母角色轉換的過程中,會有很長的時間其實都在經歷重大的壓力事件,因此引發憂鬱症是很有可能的。 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不明,目前認為可能有關的原因包含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因子 。舉凡生產時的疼痛、筋疲力竭、懷孕期間荷爾蒙的急遽變化、照顧新生兒日以繼夜的疲勞、產後無法擠出足夠的母乳、產後無法順利減回懷孕前的體重、長輩的教養意見、與伴侶在適應新角色時發生衝突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以下是產後憂鬱症病因研究中歸納出的危險因子:

    產後憂鬱症影響產婦的方式有很多種,可能會在分娩後一年之內的任何時間出現。病程發展速度不一定,可能快速惡化,也可能逐步惡化 。 有 3~8成的產後媽媽會在分娩後第一週 (通常是產後第 3~4 天) 感到有點低落、容易落淚與焦慮。這個現象叫做產後情緒低落 (Postpartum blues 或 Baby blues),是相當常見也被認為是正常的狀況,不需要特別治療就會自行緩解。一般而言,產後情緒低落的症狀幾天內就會消失,不會持續到分娩後第二週。 如果症狀一直持續到超過分娩後第二週,或者距離分娩時間較晚才出現上述症狀,那可能就是產後憂鬱症在作怪了,約有 1 成的產後媽媽會出現產後憂鬱症的症狀。

    持續的感覺到悲傷與心情低落
    對外在世界失去興趣,不再對過去覺得會帶來樂趣的事務感興趣
    缺乏活力,總是感到疲倦
    晚上睡不好,白天覺得睏倦
  3. 2020年7月30日 · 2020.07.30. 一般婦科. 文/ 茂盛醫院 護理部. 心情莫名低落鬱悶? 莫名想哭? 感覺未來沒有希望? 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婦女罹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男性的1.3至2.8倍一般人之終身盛行率約10﹪,其中男性為5至12﹪,女性甚至可達10至15﹪,其中50以上的患者發生於20至50歲之間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產後憂鬱的盛行率約在10左右。 產後憂鬱常在產後四週內發生,通常持續6~8週。 產後憂鬱不僅危害到母親本身,同時也造成新生兒未來成長過程中行為與發展功能的負面影響,中度憂鬱的母親對其子女較易出現身體上的攻擊行為,而重度憂鬱的母親較易出現語言攻擊行為。 產後憂鬱危險因子.

  4. 一般由 精神科醫師處方抗憂鬱劑透過平衡大腦中影響情緒變化的化學物質以減緩憂鬱症狀達到有效控制產後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能幫忙緩解情緒低落等負面情緒問題不過這種藥物可能會伴隨著副作用如嗜睡口乾舌燥等雖然藥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產後憂鬱症症狀但有些媽媽可能擔心抗憂鬱藥物對母乳有潛在影響擔心會影響到新生兒這時候就會考慮尋求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主要包括非指導式諮商、 認知行為治療 和人際關係治療三個類別,利用這三種心理治療方法來引導患者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協助媽咪進行自我幫助,同時幫助她們釐清人際關係中的壓力。 非指導式諮商 :藉由心理治療師協助,以引導方式讓產後憂鬱症患者閱讀教材,利用課程協助患者發現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供患者解決的方式.

  5. 對於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治療,通常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時,越容易成功治癒如果有產後憂鬱症時,切勿慌張,通常醫師會給予抗憂鬱藥物,並輔以會談諮商或進一步給予心理治療。 此時,如果需要持續哺餵母乳者,可與您的醫師密切討論用藥成分及劑量。 積極接受診療·避免病症加重 如果發生嚴重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時,產後媽媽除了會出現情緒激動不穩定、哭泣、個性行為改變之外,甚至會出現妄想或幻覺現象,有些還會出現誤認嬰兒已死亡或被掉包等幻覺,根據國外統計產後精神病約有5%的自殺率及4%的殺嬰率,必須接受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幸。 結語 .

  6. 2020年9月29日 · 根據 衛福部國健署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產後情緒障礙的一種部分媽媽在生產後會產生一些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定現象大概每十個產後媽媽就有一個為此所苦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這些症狀可能是不自覺的或被認為只是還沒適應所以經常被忽略沒有即時給予幫助因此不論是媽媽自己另一半和親友們也都要了解產後憂鬱症才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持和協助。 產後憂鬱症的原因. 產後憂鬱症的發生原因目前還不清楚,除了賀爾蒙影響,生心理狀態改變也都可能造成產後憂鬱症,產後的媽媽可能上一秒還很正常,下一秒突然發作,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 產後憂鬱懶人包 》,產後憂鬱的狀況可能來自幾個原因: 產後受賀爾蒙急遽變化影響. 育兒體力消耗、睡眠不足.

  7. 4招小撇步讓你告別產後憂鬱.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廣告. 媽媽們生產完後產婦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讓子宮和其他生殖器官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而這段恢復期稱為產後期。 讓身體慢慢恢復的這段期間,對女性有重要和長遠影響,無論是身心靈任一方面,都要有充分、適當休息與照顧。 然而,每位產婦的復原、改變情況,都不相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