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除了確診後才發病的患者之外,大多數被認定是無症狀患者,其實並未察覺自己有新冠肺炎症狀,或是無法分辨新冠肺炎症狀和其他病症的差別,例如輕微發燒、疼痛,容易被忽略,咳嗽也可能被當作過敏性咳嗽或因抽菸等因素導致。 傳染力較有症狀者低,監測困難成潛在危機 《自然》期刊公布一項研究顯示,無症狀確診者,比起有症狀者的傳染力低了42%。 雖然傳染力低,但無症狀者造成的傳染,多半無法以一般的作法監測,且許多國家的篩檢以有症狀者為優先,因此大多數無症狀者在不知情下,並未自我隔離,依舊上街購物、走動,造成嚴重的公共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2月25日 · 與一般感冒、流感不同的是,當陸續出現發熱、乾咳喉嚨沙啞)、乏力肌肉痠痛)、失去味嗅覺等症狀,可能為新冠肺炎及Omicron的前兆,應該考慮盡快就醫。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也能靠回溯自己前幾天的狀況分析病因。 (圖/取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

  3. 2022年1月11日 · 英國的疫情監控平台ZOE統計 ,確診Omicron的人,最常出現的前5大症狀包括:流鼻涕、頭痛疲倦感打噴嚏喉嚨不適。. 相比新冠原始病毒株、變種病毒, 無論孩童或成人的Omicron確診者,較容易出現消化系統的不適,如:嘔吐、腹瀉,這是因為Omicron更容易 ...

  4. 2021年5月26日 ·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擴大,疫情進入社區,台灣部分確診者並未出現任何症狀,在在顯示無症狀者造成的病毒傳播不容忽視。 很多人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無症狀患者?

  5. 2021年6月7日 ·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許多是輕症或無症狀,多半安排自行居家隔離觀察,指揮中心提醒,若出現以下8大症狀,很有可能病情惡化,需立即聯絡相關單位並就醫。

    • 史上最強遺傳適應,演化過程出乎意料?
    • 再度確認:吃奶比遺傳突變更早好幾千年
    • 現代社會:能代謝乳糖沒有好處,不能代謝只有小小壞處
    • 飢荒、疾病,時代力量的逆境考驗?
    • 魔鬼藏在拉肚子?
    • 延伸閱讀
    • 參考資料

    人類原本和眾多哺乳動物一樣,小時候依賴母乳餵食,長大後不再喝奶,乳糖酶也失去作用。但是隨著人類馴化牛、羊等動物,即使是成年人也常有機會吃奶。 另一方面,由於乳糖酶基因外頭的調控位置突變,使得許多歐洲、非洲人的酵素在成年後可以持續作用,稱為乳糖酶持續性(lactase persistence,簡稱 LP,也就是乳糖耐受),而且同樣效果的不同突變,至少獨立誕生過 5 次。 具有某方面優點,使得存在感增加的 DNA 變異,稱作遺傳適應(genetic adaptation)。已知的人類案例非常多,天擇的影響力有強有弱,LP 算是受到最強烈天擇力量的基因之一。 由此推敲,當人類開始養牛、養羊,又吃奶以後,同時衍生 LP 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一系列考古學、遺傳學、古代遺傳學的探索,卻徹底打破上述...

    隨著技術進步,如今有好幾種方法判斷古代人會不會吃奶,像是分析牙結石中的乳蛋白、容器中的乳脂質等等。新研究偵測陶器中的乳脂質,包括以前發表 188 處,以及新取得 366 處,總共 554 處中東、歐洲的遺址中,得知 6899 件乳製品存在的紀錄。 吃奶的文化能追溯到中東,新石器時代擁有農業的人群,帶著他們的牛、羊一起移民歐洲,也將吃奶文化傳入歐洲。到了距今 7000 年前,歐洲各大地區已經出現乳製品。也許不見得會直接喝生乳,不過肯定存在起司等生乳加工的食品。 比較特殊的是巴爾幹半島,現在的希臘。那時居民會養牛,養羊,吃肉肉;但是分析超過 870 件陶器,完全見不到乳脂質的蹤影。此處或許更晚才建立起吃奶文化。 總之,7000 年前吃奶文化已經廣傳歐洲各地。相比之下,比對不同年代、地點的死人骨頭...

    儘管比本來以為的晚很多,LP 遺傳變異在歐洲族群的比例,還是於最近 3000 年內明顯上升。它到底因為什麼優點才受到天擇青睞,歷來爭論不休,有人提出營養、維生素D 等假說,可是都缺乏決定性的證據。 搜集幾十萬人遺傳資訊的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近來被大量用於各色分析。這項研究從中探討 LP 的影響,分析對象中大部分人具有 LP,少數人沒有(論文用語是 lactase non-persistent,縮寫為 LNP,也就是乳糖不耐)。比對得知,LP 並不會影響喝奶、食用乳製品的行為。 直接喝奶才有乳糖代謝的問題,加工成起司等乳製品可以避免,但是「問題」也許不是真的問題。更進一步比對,LP 對於健康狀況也沒什麼影響。簡單說就是:對 33 萬位英國人的分析發現,LP 與否,無關緊要。...

    為了解釋歐洲歷史上 LP 比例的大幅上升,許多論點提出喝奶的優點,但是想想頗有可疑。把鮮奶加工製成乳製品,就能輕易抵銷 LP 問題,即使是飢荒時節也不例外;不能直接喝奶也不會餓死,吃起司就好。在營養加分方面,能喝奶真的有什麼優勢嗎? 由人群中遺傳變異的比例變化,我們能評估天擇影響的結果,但是不見得能抓到當初天擇真正的目標。新研究的分析指出,LP 的意義似乎不在創造優勢,而是避免劣勢。 跑完一大堆統計分析後,有兩項因素和 LP 的關聯性最高。一項是人口數量的波動,另一項是人口的密度。論文的解釋是,人口數量波動和飢荒有關(飢荒讓人口減少),密度和傳染病有關(人變多會增加傳染病的機率)。 沒有 LP 的人直接喝奶,副作用往往是腹瀉,在豐衣足食的現代社會多半沒有大害,還能刺激代謝,順便減肥;雖然對某...

    影響最大的年齡層可能介於 5 到 18 歲。此一小大人的階段,乳糖酶將漸漸失去作用;營養不良、體弱多病的人身體比較脆弱,拉肚子是要命的事,這或許正是天擇的目標! 古時候衛生狀況不佳,拉肚子大概很常見,而未成年人的死亡率也遠勝現在,小孩死掉並不意外。在此之下,能減少拉肚子的 LP 遺傳變異,長期累積下來,正面影響力或許頗為可觀。 這項研究的說法是否正確?它仍不足以算是決定性的證據,不過脈絡頗有道理。非洲也有多個獨立誕生的 LP 遺傳變異,相較於歐洲了解少很多,這是個潛在的研究方向。 另外不可忽視,讓乳糖酶維持作用的 LP 遺傳變異,也受到飲食習慣、生活背景影響,不單純是遺傳的事。例如自古牧業發達的蒙古、哈薩克,居民的 LP 比例一直很低,幾千年來也活得很好。少拉肚子也許能解釋歐洲的狀況,其餘地...

    Evershed, R. P., Davey Smith, G., Roffet-Salque, M., Timpson, A., Diekmann, Y., Lyon, M. S., … & Thomas, M. G. (2022). Dairying, diseases and the evolution of lactase persistence in Europe. Nature,...
  6. 2022年4月26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依目前疫情趨勢,Omicron傳播力雖高,但以無症狀或輕症為主,防疫應以減災及中重症照護為重,才可合理分配防疫及醫療量能,讓防疫、生活及經濟平衡發展;也請民眾做好自主應變(主動評估住家環境,回報自身慢性病等重症

  7. 2022年5月26日 · 出現新冠症狀時,要如何判斷自己是輕症,還是中重症呢? 近期大量確診民眾赴醫院檢查,不管是PCR還是急診室,都人山人海,導致醫療量能相當緊繃,民眾在醫院等待的時間也更加漫長。 醫師提醒,若能先自我判斷新冠感染程度,就能讓真正有需要的病患更快速得到醫療救助、減輕醫療負擔;並整理出確診在家時,應攝取6種關鍵營養。 如何判斷我是新冠輕症、還是中重症?...

  1. 相關搜尋

    疫情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