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消化性潰瘍中醫病因. 消化性潰瘍屬中醫〝吞酸、胃脘痛〞之範圍,本病病在胃,但與肝脾二臟有密切關係,其病症虛實夾雜,本虛標實。 胃、十二指腸潰瘍中醫療法,臨床辯證論治分為五大類型. 胃、十二指腸潰瘍針灸療法. 〔體針療法〕取穴中脘、下脘、足三里、太衝、公孫等。 〔灸法〕取穴五柱穴、胃、脾、肝、膽俞穴。 〔耳針〕取穴胰點、胃點、交感、神門、十二指腸點等。 胃、十二指腸潰瘍藥膳. 1. 肝胃不和型藥膳. 〔佛手茶〕:佛手3錢,用沸水沖泡,代茶飲。 每日一劑。 2. 火鬱犯胃型藥膳. 〔公英豆腐飲〕:蒲公英5錢、豆腐1兩,水煎取汁,每日一劑。 3. 胃陰虧虛型藥膳. 〔沙麥粥〕:沙參3錢、麥冬3錢與米煮粥,每一劑。 4. 肝胃虛寒型藥膳.

  2. 1.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 症狀:. 普通感冒,以鼻咽部症狀為主,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有喉嚨痛、鼻塞、流鼻水、咳嗽等症狀,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 感染流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西醫學稱為流行性感冒 ...

  3. 本篇介紹【收澀藥】: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4. 單方中藥學分類. 一、解表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本篇介紹【解表藥】:凡能發汗解散表邪的藥物,稱之解表藥.解表藥多具有辛味,辛能發散故能解表.... < more >. 2009-02-08 |點閱6273|回覆0 |. 二、清熱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本篇介紹【清熱藥 ...

  5. 文章回覆 (0) 370【疏經活血湯】 七、理血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疏經、活血、袪風。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409.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11 |瀏覽8832|回覆0 |.

  6. 功效: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外感風寒、胃腸不適、消化不良、吐瀉、食滯、中暑、不服水土。. 本方以因四時感冒,或感嵐瘴不正之氣,而外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及內有痰濕中阻,脾胃運化失常,以致胸膈滿悶,心腹疼痛,咳嗽氣喘,嘔吐泄瀉等症狀 ...

  7. 本方為治血氣刺痛之要劑,以脾胃虛寒,氣鬱血滯,而引起胃 痛與腹痛者為目標、患者多為體質虛弱,並伴有胃內停水、臍 傍動悸、四肢倦怠、及惡心嘔吐等症狀。. 方中桂枝散鬱血而治腹痛﹔延胡索通血中之氣滯及氣中之 血滯,而治內外諸痛﹔牡蠣去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