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2日 · 藍氫是透過天然氣製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再搭配碳捕捉技術,降低碳排量;綠氫則是透過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把水電解產生氫與氧,是真正的零碳排氫能。 因此藍綠氫的碳排比藍氫低,但比綠氫高。 根據歐盟對低碳氫的認定為,每生產1公斤氫氣,產生的二氧化碳低於3.4公斤。 對台電來說,只要是低碳氫都可以使用,主要仍視價格成本來採購,藍氫、藍綠氫、綠氫都屬低碳氫。 台電綜合研究所能源研究室組長周儷芬表示,「綠氫是目前公認最環保的氫能發電方式,但綠氫生產成本高,國內再生能源也不足;因此在取得綠氫前,各種氫氣來源台電都會評估。 」不過,去碳燃氫要走到大規模商轉部署,首先得克服規模化的問題。 圖/ 數位時代.

  2. 2024年3月20日 · Project GR00T是什麼? 有哪些台廠布局機器人? 輝達(NVIDIA)在GTC大會宣布,推出專為人形機器人打造的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能理解自然語言,透過觀察人類行為來模仿動作。 中央社. 2024.03.20 | AI與大數據.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18日在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人形機器人,具備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功能,引發市場熱議。 多家台廠包括鴻海集團、所羅門、上銀、百達-KY、新漢都積極布局機器人軟硬體解決方案,搶攻工業4.0與智慧製造商機。 輝達推出專為機器人打造的「Project GR00T」通用基礎模型.

  3. 2024年3月12日 · 由於鈮酸鈦材料具有快充的特性,初步會應用在電動巴士上,解決傳統電動巴士長時間充電的問題,以及需要快充快放的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AFC)應用。 萬溢能源預計2024年建立鈮酸鈦材料試產線,初期產能目標24噸,2026年放大產能達到600噸。 圖/ 陳映璇攝影. 過去一輛電動巴士搭載200度電池,只能運用晚上離峰時段來充電,一次充電時間約需5到8小時;若未來採用快充的鈮酸鈦電池,電動巴士本身就不需要裝這麼多電池,只需需約搭載75度電池,透過拉高充電次數,來提高電動巴士的續航力。 陳金銘認為,「巴士應該是載人,不是載電池,使用快充鈮酸鈦電池的整體行駛距離,將會是傳統電池的2~3倍。

  4. 2023年10月23日 · 台灣首輛國產氫能巴士裸車原型車在今年5月亮相,正是由彩碤新能源所打造。 這輛氫能巴士車上安裝28公斤的氫瓶、續航力達450公里,加滿氫氣約需20分鐘。 不僅加氫速度快,且不需廣設充電樁,未來客運業者只要到中油或民營加氫站,就能補充能源;目前彩碤正積極在跟中油討論,共同推廣氫能發展。 氫能巴士車頂安裝28公斤的氫瓶,續航力達450公里。 圖/ 陳映璇攝影. 彩碤初步會與國內客運公司規劃氫能巴士的示範線,目前有意願的客運業者超過10家;至於海外市場則會採取整車輸出或OEM(代工生產)合作模式,合作對象包含澳洲、美國等。 目前彩碤推出的氫能車國產自製率達60%,但氫能車關鍵零組件供氫模組(氫瓶)主要採進口,4支氫瓶價格高達200萬元。

    • 高功率、高頻率優勢,構成電源、通訊產業新氣象
    • 為維持國力,各國都列為「國安級」產業
    • 併購、合作、搶專利,大廠垂直整合策略保障產能
    • 台廠「打群架」,集團化搶進全球市場

    不同於第1類半導體是單一材料,合計占半導體總產值不到1成的第2類和第3類半導體,都是由2種(或2種以上)材料集結而成,又稱為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 其中,第2類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為主,由於速率快、低雜訊,是3D感測、光達、射頻(手機/基地台)的主流材料,具高頻與高功率特性,幾乎所有手機裡都有它。(詳見下方圖表) 至於第3類半導體材料,則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為主,近年來在氣候暖化效應促使「淨零碳排」議題受到矚目,次世代5G通訊技術趨於成熟,以及電動車、航太、資料中心與能源應用的加速推進,需求正高速起飛。 以氮化鎵和碳化矽為主的第3類半導體材料的優勢是,比起第1類和第2類半導體材料,能夠承受更高功率、高頻率(如...

    雖然有日益普及化的趨勢,各國仍將第3類半導體視為「國安級」產業,列入重點保護,具體措施包括:頒布政策鼓勵投資,或是管制出口。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在2021年發布的「半導體戰略要點」中,除了鼓勵第3類半導體材料的創新之外,更領先全球宣布預先投入第4類半導體氧化鎵(Ga2O3)的研究,預計可用於更大的電力充電系統及其電網供應系統。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為國防授權法案成立的暫時組織,現應正名為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則於2021年發布厚達752頁的「半導體總檢討報告」,在第13章裡直接點名國家須重視氮化鎵研發的重要性,便是著眼於在通訊與國防應用。 2016年,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Infineon)曾計畫以8.5億美元買下美...

    現階段來看,第3類半導體的主導權仍集中在歐、美、日大廠手中。即使如此,這些業者也都面臨基板的生產量不足,碳化矽晶圓產能不足的考驗,因此,各國關鍵領導廠商無不透過併購、合作、取得專利的方式,設法垂直整合供應鏈上游。 日本羅姆半導體(ROHM)早在2009年,就收購歐洲最大碳化矽單晶晶圓製造商SiCrystal;瑞士意法半導體(ST)於2019年,收購瑞典碳化矽晶圓製造商Norstel;美國安森美(onsemi)則是在2021年,收購美國碳化矽和藍寶石晶圓供應商GTAT(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目的都是為了掌握足夠的碳化矽晶圓產能,或更加深化磊晶成長技術。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王尊民指出,第3類半導體基板居高不下的成本,一直是發展受限的主因,價格大概是傳統矽基板的5~...

    楊瑞臨指出,「台廠在第3類半導體的戰略,多是以整合產業鏈的形式進攻。」目前,至少有5個集團從上中下游布局第3類半導體。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在氮化鎵功率元件上與愛爾蘭客戶納微合作,在出貨量上稱王,集團旗下世界先進也並進布局。 中美晶集團由基板、磊晶的上游材料向下延伸,不僅投資環球晶發展基板能力,也斥資1,500萬美元投資美國高功率氮化鎵製造商Transphorm,同時入股宏捷科、朋程,以集團力量擴大供應鏈。 漢民集團從自身的半導體設備優勢出發,透過漢磊投控投資漢磊(代工)及嘉晶(磊晶)技術,進軍市場。 自動化設備廣運集團則是與子公司太陽能廠太極聯手,合資成立孫公司盛新材料,朝最上游長晶技術叩關。 鴻海集團在2021年9月正式成立鴻揚半導體,出手併購旺宏6吋廠,並宣布斥資37億元進駐竹科,成...

  5. 2023年5月10日 · 台積電關鍵化學品供應大廠英特格(Entegris),於今(10日)正式啟用座落於高雄的製造廠區,佔地54000平方公尺,是英特格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 英特格總裁暨執行長Bertrand Loy和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謝俊安,也針該廠區現況進行說明,並給出營收期望。 英特格為美國特殊化學材料供應商,客戶涵蓋台積電、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聯電和美光(Micron)等晶圓代工大廠。 產品包含特用化學、光阻材料和EUV(極紫外光曝光機)的光罩盒,加上台灣家登精密,是全球唯二光罩盒供應商。 圖/ 英特格. 2奈米在哪,供應商就在哪! 英特格成熟、先進製程全包.

  6. 2024年5月12日 · 但究竟矽光子背後原理是什麼? 怎樣的概念股,才算是「真正的」矽光子概念股呢? 什麼是矽光子(SiPh:Silicon photonics)? 目前的電腦都是使用電訊號進行資料運算,可以使用電訊號或光訊號進行資料傳輸,由於光訊號的頻寬比電訊號高出許多,因此資料中心的伺服器之間目前大多使用光訊號傳輸,伺服器會先經由「光發射模組」將電訊號的「開與關」轉換成光訊號的「亮與暗」再送入光纖,傳送到接收端再經由「光接收模組」將光訊號的「亮與暗」轉換成電訊號的「開與關」,如下圖所示。 圖/ 曲建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