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3日 · 確診7+7可望調整 20歲男家中猝逝才確診. 2022-09-23 17:00. 國內. 其他. #台北市. 文 / 景點+ 秀智整理報導. 國內本土個案確診數連續幾天都是下降的,今日國內新增40,02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9,769例本土個案及25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1例死亡。 南韓政府已正式宣布,9月26日起,口罩令正式解除,外出不用再配戴口罩,許多台灣網友也在期待戶外口罩完全解禁的一天,指揮官王必勝說明隨著疫情一定會討論、調整口罩政策,目前南韓、新加坡都是以室內、室外作為區分去做不同的規範,台灣應該也會是這個走向,時間點還不一定,但應該不會到明年3月那麼久。

  2. 2022年9月27日 · #台北市. 文/景點+ 秀智整理報導. 指揮中心9月27日公布國內新增45,85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5,608例本土個案及24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隨著確診人數激增也發生不少投訴與糾紛例如郵局主管請確診領補助的員工上繳500元而入境0+7與確診0+7不可能拉齊一起實施現行確診7+7下一步是7+0。 中和郵局有員工投訴自己確診被小主管要求上繳500元請喝飲料,主要是這名主管認為確診者在家不用工作又領補助 (中華郵政職福會幫員工買防疫保險,可獲理賠5000元),認為增加其他同事的工作負擔,應該要請喝飲料,而這位小主管底下已有10位確診同仁,因此就等於收到5000元可請同事飲料。

  3. 2022年5月29日 · 專家指出解隔後快篩所驗到多是病毒的死亡部分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說明過染疫七天後病毒已不具傳染力目前也未規定確診後解隔要快篩專家提醒有跟確診者密切接觸過出現症狀的情形再用快篩就可以了指揮中心也提醒過不用一直 ...

  4. 2022年10月25日 · 確診者解除7天隔離後後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解除條件調整: 目前確診者解除隔離後,需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定對象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並遵守現行醫療應變措施。 本項措施調整後,居家照護之確診者,於隔離滿7天後,快篩陰性即可提前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收治於醫院、加強型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之非重症確診者,如以篩檢陰性 (需由醫事人員執行)作為解隔條件,解隔後無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 二、接觸者管制措施全面採行「0+7自主防疫」: 民眾如被匡列為接觸者,依現行措施,可依據COVID-19疫苗接種情形及相關需求,自行選擇「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或「7天自主防疫」。

  5. 2022年5月20日 · 不少確診者結束7天隔離後快篩還是陽性但很多人怕影響工作仍希望儘快回到工作崗位勞動部說明確診者7天隔離解隔後沒有規定一定要快篩因此如果自行快篩陽性雇主不能拒絕員工回到工作崗位但雙方或許可以協議居家上班或是員工要自行請病假暫時不要出勤。 此外,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同住家人,且已打滿3劑疫苗,勾選0+7回報就免隔離,但這個對象就必須快篩陰性才能出勤上班! 雇主不能拒絕員工出勤,如考量到防疫風險,也不能逼員工請病假,可協調先居家辦公。 457人染疫過再染Omicron! 康復三個月內有條件免居隔. 》 https://www.mook.com.tw/article/29710. 居隔原則很多人霧煞煞,確診者目前仍要做7+7,7天解隔後免快篩進入7天自主管理期,也可以返回職場。

  6. 2022年5月18日 · #台北市. 文/景點+ 秀智整理報導. 隔離新制5月17日上路後除了確診者勾選密切接觸者要注意勾0+7還是3+4防疫保單理賠原則也備受關注也傳出有1人確診的保戶全家12人隔離領了65萬的案例保險公司現階段面對之前的防疫保單是否會理賠金管會也提出2個原則說明。 圖/指揮中心. 保險業務員透露的特殊防疫保單個案,是桃園一家三代同堂,其中女性家人確診後,全家12名同住親友都有隔離的事實,總共理賠65萬,且還有保別家的保單,據保險業務員了解,這家人收到的理賠金,還拿去還了汽車車貸。 5月17日起,確診者的同住者只要打滿三劑疫苗,即以七天自主防疫取代隔離。 但打滿三劑的民眾仍然可以選擇 3+4 的居家隔離,系統也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

  7. 2020年5月28日 · 國內連續第7天零確診28日無確診病例從俄羅斯回國的國人採檢結果也都是陰性指揮中心並公布實聯制措施指引」,讓各單位可遵循參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