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26日 · 端午節到了,關於端午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粽子,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內餡多又帶著滿滿粽葉香的肉粽,以前都是長輩幫我們準備好好的,只要等著吃的幸福。. 好久沒這樣的美味粽可以吃了,我家LULU特別想念,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決定我們要還原這想念的美味 ...

    • 粽子1
    • 粽子2
    • 粽子3
    • 粽子4
    • 粽子5
  2. 2022年5月15日 · 全台11間必吃「老字號南北」攻略清單,大橋頭老字號「古早味北部粽」、台南人最愛「花生粉肉粽」都上榜,端午節就要全吃爆。. 南北粽大比拚!. 全台11間必吃「老字號南北粽」攻略清單,大橋頭老字號「古早味北部粽」、台南人最愛「花生粉肉粽」都 ...

  3. 3 天前 · 每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必備的就是誘人的肉粽了,除了自己包以外,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在外購買較方便且選擇性也較多,而台灣粽子口味多元,除了基本的北部粽、南部粽以外,還有客家粽、粿粽、鹼粽、甜粽等多到傻傻分不清,本篇【全台肉粽名店】將介紹

    • (2)
    • 台灣粽子總整理 -從頭說端午
    • 台灣粽子總整理 -「北部粽」「南部粽」差別
    • 台灣粽子總整理 -其他總類的粽子
    起源一【紀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但遭到貴族強烈反對。後來當秦軍攻破楚國首都後,屈原悲痛不已下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死後百姓紛紛哀痛不已,希望能撈回屈原的屍體。百姓拿出爲屈原準備的各種食物丟進江裡,認為讓魚龍蝦蟹吃飽就不會去咬屈原了。
    起源二【古越民族圖騰祭】: 「百越族」在新石器時代時生活於長江中下遊地區,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以「幾何印紋陶」留存於後世。百越族非常崇拜龍圖騰,且有「斷髮紋身」的習俗,並自詡為龍的子孫。而「端午節」相傳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
    起源三【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3個起源則相傳是爲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父親某天在江中溺斃,好幾天下來都找不到屍體。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日日夜夜沿著江邊痛哭晝夜,過了17天後,在五月五日這天也投江,並在5天日後抱著父屍浮上水面,就此傳爲神話。
    做法:「先炒後蒸」先將糯米炒至半熟,再包進粽葉裡蒸煮,讓粽葉的香氣滲入餡裡。
    口感:北部粽米粒較分明Q彈,類似油飯,吃起來粒粒分明。
    鹼粽|鹼粽又稱「冰粽」,使用圓糯米洗淨瀝乾後浸泡於鹼水,用青竹葉包好後經水煮熟。可以沾些蜂蜜、砂糖...等,Q甜涼爽的口感,炎炎夏日下大口大口吃絕對是再消暑不過的事了!
    客家粽|除了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粽也是備受許多老饕喜愛。「客家粽」亦稱裸粽,是客家人的傳統粽。客家粽使用糯米粉加水揉成米糰所製成,所以外觀幾乎看不出米粒的顆粒樣貌。將蝦米、蘿蔔乾、香菇、肉等食材加入醬油、胡椒拌炒,再包入米糰再包入粽葉後蒸煮。
  4. ,又稱 粽子 、 糉 ,是 端午節 應節食品之一,傳統以 白米 為主的食品(另外也有用 小米 或 芋頭 、 玉米 、 高粱 等穀物磨成粉),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裡頭配料有 豆沙 、 綠豆 、 紅豆 、 眉豆 、 黃豆 、 臘腸 、 鹹鴨蛋 、 花生 、 栗子 、 玉米 ...

  5. 1 天前 · 講到端午節就一定會想到粽子,大家應該都只會吃,卻不知道做出好吃肉粽的方法是什麼,其實從選葉子、材料,到包法,都是有講究的~鎖定本篇教學,趕快來看看道地的台式粽子(南部/北部、客家/閩南)食譜推薦及做法

  6. ,又稱 粽子 、 糉 ,是 端午節 應節食品之一,傳統以 白米 為主的食品(另外也有用 小米 或 芋頭 、 玉米 、 高粱 等穀物磨成粉),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裡頭配料有 豆沙 、 绿豆 、 红豆 、 眉豆 、 黄豆 、 腊肠 、 鹹鴨蛋 、 花生 、 栗子 、 玉米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