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8日 · 近年來全球暖化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民眾對健康生活的關注度日漸提高,不少人都開始改吃「素食」,外媒報導指出,跟肉食者比起來,素食者膽固醇指數和血壓普遍較低,不過,有專家警告若飲食不均衡,恐怕會導致人體缺乏一項重要維生素「維生素B12

  2. 2023年11月30日 · 專家建議吃素應補充足夠蛋白質,還得注意胺基酸平衡,否則會影響生長代謝、免疫功能。 另外只吃蔬食缺乏維生素B12 ,可能導致貧血,也就是說素食者還是要考慮額外補充保健品,才能攝取足夠營養。 台大營養學博士吳映蓉:「如果說你沒有去攝取這些營養知識,缺乏這種正確的營養知識,你貿然去吃素的話,可能會比葷食者更不健康。 養生風氣崛起,素食看似環保又健康,但若吃錯方法,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傷身。 專家建議不論吃葷、吃素,選擇原型食物、健康烹調方式,才是聰明飲食之道。 (封面圖/東森新聞) #養身. 更多. 30歲女排尿出現「很多泡泡」 錯誤的養生觀念害慘她. 04-20 19:29. 南韓養身燉雞鍋 鍋巴焦香Q彈 雞肉入口即化超可口. 03-06 16:34.

  3. 2024年2月2日 · 結論即是,將飲食中20%的動物性蛋白改成植物性蛋白,就能降低10%的死亡率,而一塊便利商店雞胸肉大小的肉,大約是20g,假設每天攝取100g蛋白質,一塊肉就是剛好是20%。

  4. 2023年2月27日 · 不過,目前全台陷入蛋荒危機,若平時將雞蛋作為蛋白質攝取來源,有哪些食物可以代替雞蛋?高敏敏營養師說明,以下食物即含有1顆雞蛋的蛋白質份量: .2格傳統豆腐。 .半盒嫩豆腐。 .1/3塊黑豆干。 .1又1/3片小方豆乾。 .1杯豆漿(約190c.c)。

  5. 2020年10月25日 · 其實吃素不一定是健康的,我們還是要注意,對慢性腎臟疾病民眾來說,飲食方面最重要,第一個就要低蛋白飲食高蛋白東西如果你吃多的話,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讓腎功能壞的更快,炒菜的那些湯汁就倒掉不要吃,只吃蔬果就好。

  6. 2021年7月28日 · 更有趣的發現是,最常吃的蛋白質種類居然與國健署的建議順序「豆>魚>蛋>肉」恰恰相反,僅11%的學童會食用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來源的豆製品,位居第四名,即便如此,每次吃的量也有近4成吃不到0.5份,且隨著年級愈愈不愛豆製品,愈愛紅肉。 而容易造成罹癌的加工肉品呢? 我們也有在此次的研究裡進一步的深入分析,發現學童攝取量也有近2成,且集中在早餐,然而加工品吃的愈多的學童,我們也發現他們的排便會愈不順,感冒的頻率也會比較。 量不對,質不優,那會不會是知識面不足呢?

  7. 2021年12月22日 · 吃素有助健康,也有助減肥,嫚嫚營養師指出,「彈性素食」就被專家票選為第一名的最佳減重飲食方法,且在健康綜合排名當中,為第二名的最佳飲食法,僅次於地中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