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日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吳秀娟醫生表示患者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肢體單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失明等。 相關症狀可能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 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 中風風險高. 「短暫性腦缺血是即將中風的警號! 」吳秀娟醫生說,「約有1/3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 有研究指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1周內,中風復發的機會高達10%。 短暫性腦缺血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房顫動、吸煙等。 如果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一定要盡快求醫,即使症狀自行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

  2. 2023年12月24日 · 經檢查後發現老翁有心律不整合併右側頸動脈末端阻塞導致血液阻塞而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急診立即啟動腦中風團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淑儀醫生建議先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與家屬溝通後獲得同意進行注射隨後即由放射科趙正誠醫生進行動脈取栓手術手術順利術後住加護病房4天即轉至普通病房再住院10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經持續復健後目前自己行動都非常正常。 動脈隨著年紀增長,血管彈性會慢慢喪失、變硬、變窄,尤其有三高慢性疾病史的患者更要特別小心,血管容易變窄而阻塞,另外心律不整易形成心臟內血栓浮出,阻塞腦血管。 血栓阻塞腦部 把握黃金4.5小時.

  3. 2024年5月13日 · 但如中風位置不同,表徵也有分別,如患者突然頭暈,無法站穩時,可能是小腦中風,「很多人誤會是老人家耳水不平衡,見手腳沒有事,就沒有 ...

  4. 2024年4月29日 · 中風包括中經絡及中臟腑兩個證型中經絡相對上較輕微典型的症狀包括神志清醒但言語不清說話不清楚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 中臟腑比較嚴重,狀態會突然轉差,不省人事,神志也受影響。 中臟腑可再細分為閉症和脫症,閉症牙關緊閉、雙手握緊、大小便不通、肢體繃緊等,表現較強直;脫症與閉症相反,眼睛及嘴巴會不自主張開、四肢軟弱無力,但神志仍不清,也可能出現失禁的情況。 鄭芸菁最後推介兩款預防中風湯水,相對平和,適合大部分人食用。 天麻白芷魚頭湯. 材料:天麻15克、白芷5克、薑1片、大魚頭1個、豆腐1件. 做法:魚頭切半並煎至微黃,放入魚湯袋備用;將天麻及白芷洗淨,連豆腐、薑片、魚頭及5碗水倒入煲煮滾,之後改用細火煲1.5小時,最後以鹽調味。 功效:天麻祛風通絡;白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 木耳祛瘀湯.

  5. 2024年5月1日 · 遠離突發中風 應該咁做!. 腦血管會因為動脈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而變細,接著血栓 (血塊)在該處形成並堵住血管。. 說到三大疾病,那就是癌症 ...

  6. 2022年5月11日 · 成因主要是由大腦延伸出來的顏面神經出問題或受損妨礙感覺傳遞面部和耳內肌肉控制以淚腺和唾液腺控制等神經功能於是產生眼尾嘴角下垂眼睛無法閉合流口水聽覺過敏味覺改變及發音困難等症狀導致顏面神經受損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是由感染引起的貝爾氏面癱亦可能與創傷腫瘤腦神經及免疫病變等引起。 假如腦中風的位置,不論是阻塞性還是出血性,一旦涉及顏面神經,便可產生猶如顏面麻痺相似的症狀。 一般市民未必能分辨顏面麻痺與中風,因此有懷疑時應該立即求醫,而這兩種疾病亦須及時得到治療,才能加快康復進程。 顏面麻痺可採用類固醇治療,在病發後72小時內使用最為理想,逾時則療效未明。 對於糖尿病及孕婦則要審慎用藥,而部分病情輕微的人更可自行痊愈。 眼睛護理是處理顏面麻痺重要的一環。

  7. 2022年6月20日 · 心臟科專科醫生蕭頌華表示缺血性中風即腦血管出現栓塞心瓣問題冠心病和心律不正如心房顫動 (房顫)可導致血栓形成引起中風,「而頸動脈出現斑塊沉積都會阻礙血液供應腦部增加中風風險。 或喪失自理能力. 中風令腦細胞死亡情況不可逆轉因應腦部受影響區域而出現手腳活動能力下降麻痺平衡力差喪失語言能力記憶力下降吞嚥困難等甚至出現肺炎便秘腦癇失禁抑鬱腦水腫等併發症。 蕭頌華指,「患者往往喪失自理能力而需要家人照顧,若本身為經濟支柱,對家庭影響將更大。 蕭頌華 (左)及林逸賢 (右)。 房顫可致嚴重中風. 房顫與中風關係密切,約四分一中風個案由房顫引起。 蕭頌華解釋,「心房快速顫動的時候,未能有效將血液泵至心室,因此易於左心耳位置形成血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