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臺灣醫療院所經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分類為「一般醫院」及「精神科醫院」兩大類。 各有兩項評鑑依據,分別為「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兩項。 其中醫院評鑑項目,在一般醫院有「特優」、「優等」、「合格」三個等級,而精神科醫院則有「優等」、「合格」二個等級。

  2. 中華民國醫學中心列表. 醫學中心 是 中華民國 衛生福利部 (包括其前身行政院衛生署)於1988年起全面實施 醫院 評鑑後,對國內各醫療機構(根據醫療法第18條,醫療機構應置負責醫師)的最高評級,高於「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 [1] [2] 。. 除 ...

    • 歷史沿革
    • 組織
    • 體系
    • 成員名單
    • 提倡素食
    • 慈濟團體成員
    • 爭議
    • 相關條目
    • 外部連結

    成立早期(1966年—2006年)

    釋證嚴受其師釋印順「人間佛教」觀念影響,印順導師叮囑她要時時刻刻「為佛教、為眾生」,將佛教精神人間化、生活化。1966年釋證嚴經歷「一灘血」事件及「三修女」的來訪,成為了推動醫療志業的助力,在花蓮普明寺成立慈濟功德會。 慈濟初成立時為花蓮當地三十名成員所組成,推動社會救助慈善工作。早期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濟貧,以「教富濟貧」為目標,推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要求其成員「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遂衍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理念,希望建立慈濟社會、慈濟家庭,推動慈濟人文。慈濟推展其「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理念時,普遍以其負責人釋證嚴認為的「普天三無」為原則,推動所謂「佛法人間化」理想。而在此原則下,慈濟之慈善事業運作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國度。團體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種族的志工。 慈濟的主要事業即: 1967年7月20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第二年,《慈濟雜誌》創刊。當時《慈濟雜誌》為報紙式,僅為一大張,共四頁。1968年5月《慈濟雜誌》改為每月出版一次,此後改為《慈濟月刊》。 1972年「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在花蓮市開設。闢設了「醫療站」、「義診」等管道醫療群眾。1973年8月...

    國際人間組織(2007年迄今)

    慈濟四十年,四大志業從慈善開啟醫療,而由醫療開啟教育,又從教育而啟人文已環環相扣,各志業也時常互相影響,例如,可在慈善、醫療、教育中復見人文。釋證嚴認為「慈善是人類希望、醫療是生命希望、教育是社會希望、人文是心靈希望」。八大法印原名「八大腳印」,釋證嚴認為過去稱「八大腳印」,實為八種「妙法」,故在2007年改名為「八大法印」。 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由慈濟環保志工回收寶特瓶抽絲製造成紗。2009年累計臺灣超過五千個環保點,超過69,000名志工。 2016年,第十五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首度跨海在台灣頒發,並於3月8日於花蓮慈濟靜思堂隆重舉行。 1. 位於香港九龍塘沙福道12號的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靜思堂 2. 921大地震災後經慈濟認養重建的東勢國中 3. 穿著制服準備進行服務的慈濟人 4. 慈濟菲律賓分會靜思堂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組織受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監督,根據《社會福利業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設置董事會監督基金會的運作,並在董事長之下分別設立12個處。 1.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1.1. 董事會 1.1.1. 董事長、總執行長 1.1.1.1. 慈善志業發展處 1.1.1.2. 醫療志業發展處(已改制為【財團法人慈濟醫療志業基金會】,下轄8間醫院、1間診所,不含海外慈濟醫院) 1.1.1.3. 教育志業發展處(已改制為【慈濟學校財團法人】,下轄3所學校,不含海外慈濟學校) 1.1.1.4. 人文志業發展處(已改制為【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不含海外大愛電視臺及期刊) 1.1.1.5. 宗教處 1.1.1.6. 法務室 1.1.1.7. ...

    慈濟基金會的體系主要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主、以慈濟四大志業為宗旨所設立、分支出的法人、企業及團體,慈濟基金會的法人組織皆於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立案並受其監督;企業則於經濟部商業司立案並受其監督。

    慈濟基金會在美國有19所人文學校及5所人文班;在馬來西亞有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在泰國設有清邁慈濟學校。
    馬來西亞也有洗腎中心及診所。
    該組織成員中包括臺灣各縣市、新加坡、中國大陸、阿布哈茲等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會、聯絡處及會所。。
    慈濟 藝聯會[永久失效連結]

    釋證嚴推動「齋戒」 ,並認為,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必定舉國上下全民齋戒、不殺生,清除身口意的污濁,祈求上天降福。」、「齋就是素食、不殺生,可清淨身心,常起慈悲心念,同時斷絕心中貪瞋等惡念;戒是持戒、防非止惡的盾牌」。 慈濟提倡但不強迫會員吃素,除非是在參加慈濟活動時,則需食素 。慈濟大學學生無須信仰佛教,不需吃素食。為推廣素食,位於花蓮市慈濟醫學中心、慈濟大學的同心圓餐廳與慈大附中的妙膳廳,提供教職員生早餐新台幣10元吃兩樣菜,午、晚餐20元吃到飽的餐飲,但為推行環保,員生需自備環保碗筷。然而,慈濟後因物價上漲,將原為10元的早餐漲為15元,20元的午餐也漲為25元。

    慈濟委員:慈濟委員、慈誠隊可謂慈濟團體推展運作的骨幹,影響慈濟文化甚深,釋證嚴結合台灣婦女的慈善力量,全力投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志業工作。除了日常醫療志工、訪貧、賑災、資源回收、往生助念等工作,慈濟委員組成「懿德媽媽」輔導慈濟各級學校學生。慈濟醫院各院內均有志工協助,遠出過一般醫療組織,分擔醫療人員事務,撫慰病患、家屬心境,隨機推廣慈濟理念,也為慈濟委員培訓的重要過程。後開始也有慈誠加...
    慈濟警察消防暨眷屬聯誼會:為了深入關懷臺灣警察人員,於1994年慈濟志工發起成立「慈濟警察消防暨眷屬聯誼會」,除了關心警察、交通、消防、保安等工作人員及其眷屬的身心問題,也帶領他們參與志工服務。

    內湖保護區開發

    2014年6月24日,臺灣有「內湖區保護聯盟」等組織或成員對慈濟許多活動提出嚴厲批評。其中,以內湖保護區爭議最受矚目。對此,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證嚴法師感到­相當傷心,並強調慈濟在經歷各界的指教和期待後,他們願意扮演領頭羊,帶領慈善團體一起公開透明善款。

    宇宙大覺者

    「宇宙大覺者」是慈濟基金會販售的「類水晶」(Lucite)雕像,在2015年初在有關慈濟基金會的爭議出現後不久,宇宙大覺者雕像的造型及價格也被提出討論,部份人士認為該雕像形象因類似證嚴,是要把證嚴神化,而慈濟委員並在公益交流網站釋疑:「有不少人都認為慈濟的佛像是上人的像,但是並不是喔!那是釋迦牟尼、宇宙大覺者的法像。」另外,雕像最大尺寸(高65公分)的一尊雕像要價新台幣33萬元,亦被質疑斂財。對此,法藍瓷(FRANZ)總裁陳立恆則發出公開信表示:「晶雕的製程必須使用到航太等級之設備,且要在無塵室內方能進行製成,並其原料十分昂貴,又涉及許多高科技與工藝結合的謀合環節」、「當然,價錢曾經是一個問題,但『晶雕』從專利、原料、設備、製作的過程就是這麼『高貴』」、「這不只是一尊雕像,它是從材質、創意、生產、市場到信仰所串起的一條價值鏈,藝術價值本身見仁見智,也無法以金錢衡量」。 慈濟基金會對「宇宙大覺者」相關聲明: 1. 佛陀沒有留下確切的畫像,歷代以來,佛的形象隨著時代與地域的不同而有差異,但都在傳達佛陀慈悲與智慧的精神。 2. 「宇宙大覺者」為透明無色「類水晶」LUCITE(壓克力),...

    其他

    慈濟尚有其他爭議如在八八風災後協助重建永久屋時,因在設計上未讓當地居民充分參與,而被認為不尊重臺灣原住民部落的文化面貌與信仰體系及脊髓捐贈作業方式不透明公開等,但對此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有提出關於捐贈作業方式的釋疑。

    慈濟資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慈濟入口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慈濟基金會 Facebook粉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大林慈濟醫院下設有內科、外科、獨立科部。原另設有斗六慈濟門診,惟2019年1月斗六門診部升格斗六慈濟醫院。 內科部 一般內科 心臟內科 血液腫瘤科 老人醫學科 胸腔內科 腎臟內科 腸胃內科 新陳代謝科 感染科 過敏免疫風濕中心 內科加護病房 外科部

  4. 台東聖母醫院,全名為天主教花蓮教區財團法人台東聖母醫院(英語: Saint. Mary’s Hospital Taitung ),位於臺東縣 臺東市,為臺東縣境內第一家以安寧居家住戶為主的區域醫院,也是由天主教 白冷外方傳教會協助下所設立。 目前由天主教花蓮教區管理營運。

  5.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英語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簡稱 臺大醫院 ,是 臺灣 第一所提供 西式醫療 服務的 醫療機構 ,總院位於 臺北市 中正區 ,並在全臺多地設有分院。. 於 日據 初期的1895年創建,當時直屬 ...

  6.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英語: Taitung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全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台東馬偕紀念醫院。位於臺灣 臺東縣 臺東市,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旗下的醫院,也是臺東縣境內唯一的區域教學醫院與醫師照護網最為完整的醫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