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4日 ·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黃璟隆院長則提到,過去倡議兒少保護議題是被動性的,往往是小孩子發生問題後再建置相關保護流程,但這樣是最辛苦的,因為小孩子的心智已造成傷害。 因此,讓大家有共識不能虐待、打小孩的概念,讓大家往這個方向前進是必須的,也祝福台灣的小孩都能在公平正義的環境中成長。 目前國際上有 5 大洲 121 個國家響應無暴力空間,舉凡任何公共空間,如餐廳、百貨公司都加入了這樣的理念,而台灣共計已經有超過 1,000 個據點加入「No Hit Zone 零暴力空間」。 兒盟強調,已有近 9 成民眾認為「打罵不是有效的管教方式」,因此讓此觀念落實於生活中,零暴力空間只是第一步,透過有效的提醒,盼能減少兒虐、霸凌、過當管教等各種形式的暴力。 /陳韋彤 圖/楊紹楚. 健康問 Heho 健康問題歡迎.

  2. 2021年11月30日 · 日期:2021 年 11 月 30 日 作者: 王芊淩. 家暴事情不斷發生在社會的角落當中,只是往往在公眾人物身上時,外界才會再度關注家暴議題。 立委高嘉瑜證實遭到男友家暴的消息震驚外界但到底台灣還有多少女性飽受家暴的恐懼當中衛福部今日公布針國內婦女遭到伴侶暴力調查發現以精神暴力盛行率 16.76 %最高。 每五位婦女就有一位曾受到伴侶暴力! 衛福部首次在 106 年對台灣婦女進行調查,110 年進行第二次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國內 18-74 歲的婦女,遭受伴侶暴力的盛行率為 8.99 %,終生盛行率為 19.62 %。 換句話說,每 5 名婦女就有 1 人在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暴力。

  3. 2023年12月28日 · 近期新北市國中有名國三生遭同學用刀刺傷,最後宣告不治的消息震驚社會。 報載案發時周遭也有多名同班同學目睹,回家後大哭還需收驚,該案不只損害了當事人的生命,恐怕也令周圍學生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若中有相關情況的人,該如何陪伴他們走出創傷? 3 招走出創傷症侯群. 正視青少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臺醫院副院長高淑芬提醒注意事項 #shorts. 新北市國中日前發生一起校園喋血事件,一名 15 歲國中三年級學生與同學發生爭執,遭對方用彈簧刀刺傷胸部、頸部等處,當下失血過多無呼吸新心跳,裝上葉克膜搶救數日後仍宣告不治。 由於事發當下是在班級午休時間,周圍不乏目睹全程的學生,在事發後驚嚇到大哭,回家後被家長帶去收驚。 目睹事發現場,學生恐罹 PTSD.

  4. 2024年3月13日 · 去年底有名 1 歲男童疑似遭保母虐待身亡,深耕兒少保護多年的醫師提出 4 種可能兒童面對創傷的負面反應,但也強調,任何反應只能當作留心的參考,無法證明一定是受虐。因此多一份警覺、多一份觀察,才有助於發現並杜絕兒虐。

  5. 2023年3月20日 · 韓劇《黑暗榮耀》中,描述一名高中女孩因受太過嚴重的校園霸凌後,所展開一連串的報仇故事。 劇中可以看見,教師息事寧人的態度、高社經地位家庭的施壓、來自原生家庭的背叛等情節,女主角從被欺負的那一刻起,便不斷備受心理與身體的苦楚,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兒科主治醫師黃士倫強調,被霸凌的經驗將使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籠罩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不只身體或言語霸凌! 近年網路霸凌也常見. 霸凌通常分為身體傷害及語言傷害,黃士倫指出,身體上的傷害雖能以驗傷通報歸案,但言語霸凌對受害者造成的痛苦也不可小覷,亦可能影響其心靈一輩子。 而美國心理學會則補充,男孩常見於以身體方式霸凌;女孩則多以社交關係方式(如排擠),但這並非絕對。

  6. 2021年2月21日 · 日期:2021 年 2 月 21 日 作者: 莊 筱彤. 你有看到某樣東西就會馬上毛骨悚然、直接逃走的經驗嗎? 小寶因為小時候曾被男同學捉弄,趁小寶沒注意,把肥大的毛毛蟲放在小寶身上,從那時候開始,小寶看到毛毛蟲都會尖叫持續 3 分鐘,像失去理智一樣的直接逃走。 當我們在經歷創傷經驗時,會處在一種情感跟理智斷線的狀態。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衛生醫療事務委員會委員蔡曉雯說:「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的感性跟理性在大腦中屬於不同的兩個區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是理性的,但當我們掉入創傷記憶,大腦經常會變成感性在主導,理性經常無法好好管理感性。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創傷,從怕毛毛蟲這種較小的事件,到霸凌、性侵等較嚴重的案例,都算是創傷。

  7. 2021年3月11日 · 日期:2021 年 3 月 11 日 作者: 彭幸茹. 不過是平日還假日,喝一杯咖啡是許多人每天的開始,台灣不僅自己有產咖啡豆,近年來有特色的咖啡廳在北中南東都看得到! 喝咖啡已經成為一種生活風格。 不用到外面喝,在家也能煮出好喝咖啡. 想要喝上一杯好喝的咖啡,其實不用特別外出,因為有的時候就是不想出門,只想懶在家裡,呆在自己最舒適的環境裡度過一天。 這個悠閒的時光裡,就很適合自己煮一杯咖啡,拿著一本書,或是抱著電腦,找一個舒適的位置靜靜待著。 早期大家會使用三合一咖啡包,現在大家則是會購買咖啡豆、磨豆器、沖煮咖啡的器具回家自己沖咖啡來喝,不僅可以避免咖啡包的奶精、糖份,更能喝到咖啡本身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