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一、藻礁如何形成 藻礁,從字面上的含義,是由藻類形成的礁岩或石塊。. 簡單來說,和社會大眾較熟悉的珊瑚礁形成方式類似,藻礁是由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的鈣化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無脊椎動物粘結或膠合加上礦化作用 ...

  3. 【什麼是藻礁 】 藻礁與珊瑚礁的不同.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最大的差別是在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而藻礁是【植物】造礁。 提起珊瑚礁,一般人不陌生;問起小朋友,有的還會興奮的加碼告訴你「小丑魚和海葵」的共生情趣。 沒錯,珊瑚礁成長在水質清澈的海域,強烈日照導致旺盛的光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孔隙環境是海中生物很好的棲息地,生態豐富異常,故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但相對於動物造礁的珊瑚礁,以植物造礁的【藻礁】,也屬海岸多孔隙環境,同樣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 他們在水質佳,水溫高的地方搶不過動物造礁,卻能在較惡劣的環境裡自成一片和珊瑚礁媲美;而藻類造礁過程緩慢,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無節珊瑚藻】為例,20年還成長不到1公分,她比之珊瑚礁平均年成長1公分,實在是更為稀有特別。

  4. 藻礁 是由 藻類 形成的 礁岩 或石塊。. 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鈣化的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 無脊椎動物 粘結或膠合,加上 礦化作用 所形成富含 碳酸鈣 的生物礁體,稱為藻礁。. 目前發現的藻礁主要組成藻種有 紅藻門 的無節 ...

  5. 藻礁 是由 藻類 形成的 礁岩 或石塊。 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鈣化的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 無脊椎動物 粘結或膠合,加上 礦化作用 所形成富含 碳酸鈣 的生物礁體,稱為藻礁。 目前發現的藻礁主要組成藻種有 紅藻門 的無節 珊瑚藻 (non-geniculate Coralline algae,例如臺灣的 桃園藻礁 )及 綠藻門 的仙掌藻(Halimeda spp.,例如 大堡礁 和 加勒比海 的環礁部份組成)。 [1] 與珊瑚礁差異. 藻礁的形成速度較 珊瑚礁 慢,如枝狀珊瑚一年可生長10公分,但殼狀珊瑚藻一年僅能生長0.1公分。 [2] :66. 珊瑚主要生活在溫暖清澈的海域,而在低光、強浪、低水溫且水質混濁的環境下適合藻類生長。 [2] :67. 參考資料.

  6. 2011年12月22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作者:張睿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談到「珊瑚礁」,很多人都知道,那由會堆積碳酸鈣骨骼的珊瑚,死亡後所遺留下來的石灰岩結構,經年累月後,逐漸由礁石形成島嶼或陸地的一部分。 藻礁珊瑚礁. 相較於「珊瑚礁」,「藻礁」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可就陌生許多,仔細想想,藻礁不就是由藻類所形成的體嗎? 這樣的解釋雖然直接,但並不完全正確。

  7. 2021年2月23日 · 藻礁是什麼?特別之處有哪些?藻礁為「無節珊瑚藻所構築的生物礁「珊瑚礁」一樣是多孔隙礁石地形,是各類魚蝦蟹貝的極佳棲地,具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