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9日 · 近半年,民眾因電商個資外洩、遊戲點數詐騙受害的案件數,已大幅減少。 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於今日上午於新聞中心舉行,由數位部次長李懷仁說明相關強化數位信任科技政策內容。

  2. 2024年5月4日 · 目前信用卡詐騙案件,詐騙集團多以各種方式騙取民眾信用卡卡號及OTP密碼等交易資訊進行盜刷,甚至綁定在Apple Pay、Google Pay或Samsung Pay上進行盜刷交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綜整團3大手法,第一類,團會偽裝成社群媒體上賣家粉絲專頁小

  3. 2024年6月19日 · 數發部表示,詐騙問題已成為全球高度數位化、網路化社會的重大威脅,不僅對民眾的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更對社會的信任和穩定帶來嚴峻的挑戰。

  4. 2023年5月13日 · 社論. 【社論】建立正確理財觀 慎防詐騙陷阱. 近期國內發生不動產借貸媒合平臺im.B,以偽造債權方式,誆稱投資人可獲得報酬率高達9至12%,吸金超過25億元,受害人高達數千人,引起軒然大波。 其實,自民國71年爆發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鴻源吸金案以來,投資詐騙案件始終層出不窮,雖然手法日新月異,但本質卻從未改變,就是人性貪婪心理作祟使然,終至血本無歸、求償無門。 回顧整起事件,im.B早在8年前就已成立,官網標榜合法、收益穩定、分散風險,以金融科技及各類借貸媒合為經營主軸,並打出高獲利吸引投資人。 相較於傳統借貸是透過銀行或民間機構,im.B主要是媒合「有閒錢可出借的人和願意付高利借錢的人」,在其運作邏輯下,強調借款人能借到錢、投資者則可賺取高額利息。

  5. 2022年1月9日 · 當收到疑似詐騙訊息或電話,務必冷靜;無論對方所述狀況多危急,一定要多方查證;最後則是無須驚慌害怕,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報警。 「三不」則是不要聽信他人通知依指示操作ATM 提款機轉帳,避免錢財不翼而飛;不要在電話中透露銀行帳戶或身分證字號等個人資料,避免淪為人頭帳戶;不要依據對方所留電話查證,否則容易陷入對方所設圈套。 綜言之,全體官兵必須了解,累積財富是一場馬拉松式耐力賽,而非投機百米衝刺。

  6. 2023年12月8日 · 近年詐騙集團猖獗、手法不斷推陳出新,行政院推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從「識詐」、「堵」、「阻」、「懲」四大面向,透過跨部會與民間共同合作,有效提高打詐量能;今年1至10月,已成功攔阻9093件詐騙案件,攔阻金額 ...

  7. 2024年5月2日 · 根據刑事局統計,去年國內「假投資」詐欺財損約53億元,居詐欺類別之冠,其手法不外乎民眾點擊詐騙廣告後,直接引導至詐團成立群組,內含詐騙暗樁佐以各種話術及現金、奢侈品照片,誘騙不知情民眾參與假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