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許多美國的牛仔電影,總會有著意氣風發的牛仔英雄,他奔馳草原呼風喚雨,在沙漠中拯救委屈女子,在牧地上驅牛策馬,完全是個叱吒風雲的荒野騎士。 但其實 「放牧牛仔」 在美國的歷史並不長久,盛期大約是由南北戰爭(1861-65)之後開始,直到1886、1887年的嚴酷寒冬後,因為牛隻大量死亡,以及禁止圈地的立法、施行防止過度放牧的措施,牛隻放牧逐漸改為圈牧農場。 這短短不到25年的牛仔放牧,卻讓英雄般的牛仔騎士形象,根植美國文化核心,甚至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自主獨立、冒險拓荒、不羈浪漫、平等互助。 於是,當我們看到牛仔的裝扮,第一個念頭就是美國,雖然美國牛仔文化源於墨西哥的牧民 Vaquero ,因為併入從加州到德州的廣大土地(原屬 墨西哥合眾國 ),才使得牛仔成為「美國傳統」。

  2. 口述/蘇致亨 文字整理/廖詠恩. 終於偷空坐下來,打算挑一部片來看,此時正是對電影最無情的考驗——看口袋片單中那種深刻的電影如何?. 但總是沒看幾分鐘就想關掉。. 可以乖乖從頭到尾看完的電影,有的很好笑、很催淚,有的有點色色的,在家看電影 ...

    • 19世紀中葉,時尚的聚匯交流
    • 牛仔帽發明人的奇幻旅程
    • 牛仔帽原型——樸素之帽的特色,與它的最大競爭者
    • 闖出西部的牛仔帽——大眾娛樂節目「狂野西部秀」
    • 銀幕上的牛仔帽,百年形象與精神象徵

    高禮帽製作精緻,造價也昂貴,是貴族與上流社會在穿著禮服時,基於禮貌與時尚而必須配戴的帽子,也是仕紳階級的象徵代表。一般民眾,無力負擔高價與精緻的昂貴帽子,則會選擇博勒帽,一種比起高禮帽的設計較為簡易,價位也較為適中,從士紳到工廠勞工都有能力負擔。不過,這兩類帽子的帽緣,比起牛仔帽與墨西哥帽,都較為窄小。 在《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威利・旺卡是巧克力工廠的老闆,總是穿著耀眼奪目的禮服,手戴手套提手杖、也搭配高禮帽,無時不散發著神秘貴氣與詭異氣息。 在《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街頭痞子艾克利斯跟他的一群幫派朋友,穿著一身白色工作服,頭上一頂博勒帽。在城市生活,帽子的功能除了保暖與...

    與此同時,一位來自紐澤西州的年輕帽匠John B. Stetson,被診斷出罹患有「白死病」(the White Death)之稱、19世紀時仍常被認為是絕症的結核病。被醫生告知餘命無多的他,決定積極抓住人生的機會,離家前往西部探險。對於當時美國東岸的年輕人,一趟西部探險就如同歐洲人的成年禮壯遊(grand tour),此外,當時結核病沒有藥物治療,醫生的建議往往就是到適合的地方療養,雖然怎樣的環境比較好也是眾說紛紜,但美國西部的陽光、未大規模開發的環境,自然也是推薦選項之一。 總之,不論是為了壯遊或健康考量,Stetson 踏上西部之旅,一趟人生翻轉的奇幻旅程:他確實在旅途當中逐漸變得健康,甚至參與了19世紀北美洲最大規模的掏金熱潮,也就是落磯山脈的「派克峰淘金潮」;同時,他發現了美洲西部...

    Stetson 是位非常貼心的帽子製造者,他注意到西部拓荒者需要抗曬、防雨、輕盈、保暖、耐用等基本需求;一方面是為了創造緊實的毛氈密度,另一方面則是透過高溫殺蟲,Stetson 的帽子製作一定會有高溫水煮與曝曬的過程,也意外創造出輕盈與防水的特質。Stetson 設計的樸素之帽,相較浣熊帽耐用,也比草帽能擋雨(歐洲仕女當時喜好草帽),更具有輕盈與流行感。會稱這類帽子為樸素之帽,因為 Stetson 只採用灰、黑、米、白等基本大地色為帽子染色,與西部大自然的色調協調。 Stetson 採用北美野生海狸、阿根廷的海狸鼠、或是歐洲的野兔,製作牛仔帽。這些小動物皮毛都具有保暖、輕盈與防水的效果。Stetson 帽子的製程繁複,光是皮毛處理,就必須經過一道又一道水蒸與熨燙的手續,在塑型時,同樣也是多道...

    但是,後來 Stetson 的樸素之帽,還是跨越德州與堪薩斯州,突破風吹掀走的缺點,成為世界認知的牛仔象徵符號,那就得感謝娛樂行業與牛仔競技選手的採用與宣傳。 在19世紀末期與20世紀初期,橫跨電影誕生前夕到好萊塢影業奠基時期,許多藝人劇團經常設計「西部主題」的節目,結合舞台劇、雜耍、舞蹈、動物馬戲等,由牛仔乃至美洲原住民真人演出,表現西部的歷史事件、刻板印象,在美國四處遊走巡迴。這些演出團體常以「狂野西部」(Wild West)為名,這類主題劇團或節目也因此被統稱為「狂野西部秀」(Wild West shows),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傳奇人物「水牛比爾」(Buffalo Bill)所創立的「水牛比爾的狂野西部」。 「狂野西部秀」類型節目從1870年代開始受到大眾歡迎,不僅在美國巡迴演出,還...

    來到影片成為大眾娛樂的時代,美國在 20 世紀開始製作電影的初期,也採用許多西部牛仔題材,光是 Tom Mix 一人,自1909到1935年之間,就已經錄製將近三百部牛仔影片(其中一半是默劇),而他當時頭上配戴的也是 Stetson 的樸素之帽,但具有較高、較尖的帽桶;這種造型被稱為「10加侖」(10 gallon),可能來自於西班牙語tan galán——非常瀟灑,不是真的容量大到能裝10加侖。 此後超過半個世紀,直至60年代,西部牛仔的主題與風格,佔據大量的好萊塢電影和開始普及的電視節目,《玩具總動員》的胡迪,代表的就是牛仔主題在好萊塢過去的風光。在《玩具總動員2》,當胡迪被玩具達人偷走,準備賣到東京展覽時,胡迪才終於明白自己曾經是許多小朋友都喜愛的牛仔節目主角,只是,因為太空時代的來臨...

  3. 從《臺灣日日新報》當時的報導可以得知,第一番石佛最初設在西門町的弘法寺,88番在北投鐵真院,朝聖者就從西門町到北投,順著編號一尊尊的參拜。

  4. 電影描述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連環殺人兇手金炳洙,當自己的記憶一點一滴消失時,居住的鎮上卻發生了連環命案,他懷疑兇手是女兒恩熙的警察男友閔東柱,一連串的追擊與調查,讓三個人共同捲入了身份迷團之中。 「金炳洙,你現在要相信我說的話,你是殺人兇手,你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你現在要去見的人是閔泰柱,那傢伙⋯⋯是連續殺人犯。 」按下錄音的按鈕,你留下這段重要的訊息。 那臺錄音機,是你的女兒恩熙交給你的,它可以幫助你在失憶遺忘之際,提醒自己原本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金炳洙,你現在正要做的,便是前往林邊小屋,將恩熙從閔泰柱的手中拯救出來,你錄下來,要自己千萬別忘記。 你堅信,身為警察的閔泰柱,就是最近小鎮接二連三發生的命案兇手,雖然沒有其他人相信,但你仍舊一口咬定,死命尋找蛛絲馬跡,來證明這樣的想法。

  5. 位於西門町的「田野間」工作室,滿是女主人許紓語利用舊布結合棉麻繩鉤織而成的各式作品 帽子、網袋、貓窩、側背包,樸實自然的風格帶點森林氣息,賦予淘汰舊衣嶄新的生命。

  6.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

  1. 西門町 影評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glorycloud.tv

    Uplifting Worship Music for Jesus. Worship Jesus together with FREE worship music that bring peace and hope. Sound of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