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1] 賴英里1963 年 6 月 10 日生著名長笛演奏家外號長笛公主前夫是 NOVA 資訊廣場董事長鐘瓊亮他們結婚六年後分手賴英里為前夫育有二子2000 年與蔡辰洋結婚現擔任喜來登藝術總監

  2. 台灣企業史研究. 【方法論】 台灣企業史兼任助理 張淑綺、蔡佩純整理撰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出一篇好的企業史研究,資料的收集與研究方法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由於企業史的研究範疇非常廣泛,對研究者而言,如何掌握與蒐集有用的資料,以及運用適切的研究方法來做分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 以下從資料收集的面向,以及企業史研究常用的「深度訪談法」做一簡介。 TOP. 一、資料收集與寫作範疇: 早期的企業史研究,包含兩個面向:其一被視為是經濟史研究的一部分,其二由專門的企業史家所撰述。 在企業史研究尚未被視為一專門學科前,研究者的重心都在於經濟學理論,以及經濟史的研究上。

  3. 賴宗成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名譽理事長數年前因從事台灣生技製藥研究進行訪談的機緣本文作者曾在本刊上為文介紹與台灣田邊製藥公司發展有關的親身經歷研究心得及若干史料希望能夠對台灣企業史的研究產生些許拋磚引玉的效果陳琮淵2008)。 嗣後,我們進一步合作,從歷史分期、研究途徑、商業文化等不同層面探討臺灣藥品行銷發展(賴宗成,2011;陳琮淵、賴宗成, 2014)。 幾年的撰研工作下來,使我們深感方法及史料對於從事企業史研究的重要性,又鑑於前文對於台灣田邊公司發展之粗淺探討,仍多意猶未盡之處,故徵得該公司同意,以《良藥通訊》[1]為中心,嘗試由作為企業史料的「圖像」(image)資源切入,管窺1960、70年代台灣藥品企業發展及醫藥文化之一斑。

  4. 台灣食鹽自實施專賣制度之後,由仰賴外鹽輸入轉至開始外銷,足以證明擁有專賣特權辜顯榮有足夠的機會與資源在其中大發利市。 2.製糖業. 1920年,辜顯榮創立大和製糖,並擔任社長。 1922年,辜顯榮創辦大豐拓殖株式會社,主要從事土地開墾、造林、紅糖製造、米麥、肥料的輸出業務。 「大和」、「大豐」至此成為辜家兩大事業支柱,翌年,辜顯榮就任台灣紅糖協會名譽理事長。 3.金融業. 日本統治當局位消滅台灣個地主所持有的「大租權」,而以發放公債證書的方式作為補償,辜顯榮設立了「大租公債買收所」,收購了這些當時尚為一般人不太認識的公債證書,將這些公債證書集合起來,成為辜顯榮創立彰化銀行資本。

  5. 不是海軍!」,他認為這句標語有助於建構一個充滿凝聚力而且成員互信互 的團隊。這個團隊人數不能太多,最多不能超過 100 人,而且必須有一個像海盜船而不是軍艦的環境讓他們活動,不用命令來指揮他們,而是讓他們在大家共享的目標 ...

  6. 產業研究. 略論企業史途徑的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研究. 陳琮淵(政大國關中心頂大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賴宗成(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名譽理事長) 本文認為企業史途徑有助於豐富台灣生技製藥的研究突破現階段過度集中於產業社會學及發展型國家論範型的局限拓展理論及經濟探索的可能性。 我們首先說明企業史的內涵、發展及特色,再嘗試以自身的研究經驗探討企業史研究途徑及觀點應用於台灣生技製藥相關產/企業研究的可能性。 企業是資本主義體系內最重要的社會組織,也是了解現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分析單位。

  7. 1950年代台灣在推行工業化計畫的經濟背景下,石化工業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當時中油負責上游原料生產,中游則由民營企業參與,以避免公營事業陷入「拙於營銷」的困境,並建立起石化業完整產業鏈。 而第一輕油裂解計畫(一輕)在1960年代初期本由中油及台聚主導,後為擴大規模則有台塑、台碱、華夏、國泰、義芳五家與PVC生產相關的企業合資成立台灣氯乙烯公司(台氯)進入石化業發展。 1970年代二輕計畫引起許多民營企業加入石化中游加工業的投資興趣,競爭欲趨激烈,台塑亦在其中。 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期間,台塑出於穩定原料市場以及台塑自身發展需要,提出自建第三輕油裂解廠的計畫,但因中油堅決反對開放上游原料業使得台塑三輕計畫受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