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7日 · 雖然越南衛生部在聲明中表示大多數病例在被測試為病毒陽性之前都已被隔離尚未確定這波疫情控制下來沒目前越南共記錄了4,175例病例其中36例死亡。 防疫良好的國家為何都破功? 其實不只是台灣,過往曾經都是防疫良好的國家,近期都出現較大規模的感染,包含新加波、越南、泰國均是如此。 雖然各國疫情失控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大多與慶典、防疫疲憊、變種病毒、疫苗接種緩慢有關。 外媒高度關注東南亞疫情情勢的變化,《Times》報導指出,在放寬防疫措施和促進經濟活動下,可能是滋長疫情的推動力,加上疫苗施打速度緩慢,除了新加坡與柬埔寨之外,其他國家只有不到10%的人打過第一劑 新冠疫苗 。

    • 疫情三年後致死率趨近流感
    • 步入2023年死亡數依舊不ok
    • 每日超過50人喪命如何解
    • 搶救單日雙位數死亡人數

    新冠疫情第一年台灣當機立斷封閉邊境,並以清零嚴格把關,將累計死亡數壓制個位數,創下國際疫情模範。但到了第二年Alpha變異株入侵,5月重症病床大亂,致死率達5.7%,國內在疫苗、藥物、快篩「三缺」狀態下面臨嚴峻考驗。 直到三年過去,傳染力迅速、輕症化的 Omicron到來,台灣進入「防疫新階段」,感染人數及死亡數衝上高峰,超過1.6萬人染疫死亡,但BA.2致死率降至0.19%,BA.5僅0.14%,已趨近流感的0.01%,但2023年單日死亡數依舊居高不下。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2022年10月底示警,時間正值台灣在2022年5月(Omicron年)爆發後約半年,台灣從新冠肺炎低感染低死亡國家,成為確診數和死亡數的「新冠雙高」國家,也較亞洲日、韓、新加坡等國高,可說是一大警訊。

    隨著BA.1、BA.4、BA.5相繼躍升主流變異株,還有BBX、BQ家族隨之在後,台灣政策雖較前二年鬆綁,但單日的染疫死亡數仍維持兩位數不降,甚至在2023年2月仍出現單日破百例死亡,詹長權也寫下「這樣的死亡數太不OK」的評語。 他表示,「以前講清零,一個人死掉就斤斤計較,如今死亡數單日超過50多人,甚至破百例,社會卻避談死亡,政府缺乏解決方案與設立目標,是很恐怖的現象。」從國內死亡數變化來看,Omicron大規模感染的威力,不可輕忽。 回顧台灣兩波大規模社區感染的死亡人數變化,首波在2021年5月起為Alpha變異株領軍,在5月22日創下該年單日確診最高達720例(依研判日),而5月31日創下最高單日死亡40例(依死亡日),該年度全國死亡人數累計突破843例。 但到了隔年2022年Omic...

    Omicron5月疫情未平一波又起,2022年8月至11月4日,由BA.2變異株接棒給BA.5,依舊向高齡族群、健康弱勢者蠶食鯨吞,疫情3個月內新增5,000人死亡,平均單月有1,600多人死於COVID-19,平均每天超過50人喪命。 2022年的累計死亡人數已突破1.4萬例,較2021年翻了16倍(見下圖)。指揮中心在2022年11月初坦言,死亡數還在高原期,但到了12月國內疫苗施打、快篩頻率較以往鬆散,加上口罩鬆綁勢在必行,直到2023年都沒有趨緩。 詹長權表示,台灣自2021年疫情朝向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的致命路徑持續一路延燒,2022年Omicron疫情雖然致死率下降,但上萬例的確診數,仍犧牲了比過去更多的寶貴生命和身體健康,防疫措施沒有道理比前兩年鬆懈。

    詹長權認為,台灣持續九個月的Omicron疫情蔓延中新冠死亡居高不墜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打疫苗和沒打好疫苗的比率太高,尤其是60歲以上的長者,還有不少人沒有接種任何一劑疫苗。 「我們應將確診和死亡目標列清楚,確診數要降到萬例以下,死亡數甚至降到個位數。」不該維持同套防疫模式,持續鬆綁下去,無論是疫苗催打或放寬抗病毒藥物給藥標準,都是今(2023)年2月在台大公衛學者陳建仁接下行政院長一職後,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台灣的新冠死亡率未來有降低2至5倍的空間,甚至也有趨近零死亡的可能性,「畢竟在防疫工具充足的社會裡,沒有一個在疫情當中的人命中註定該死於新冠肺炎,也沒有一個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者一定會死。」 文/謝承恩 圖/黃懷賢、周蕊蝶 🦠 觀看系列報導: 關鍵報告/疫情三年死1.6萬人「有9...

  2. 2022年12月19日 · 美國. 中國. 香港. 越南. 新加坡. 韓國. 日本. 澳洲. 美國. 2020 年以來新冠肺炎已成為美國第三大死因不過根據統計數字表示2022 年美國因新冠死亡的人數較疫情流行的前兩年少2022 年死亡率較 2020 年下降約 3%、較 2021 年下降約 7%。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負責監測死亡數據的 Farida Ahmad 表示,目前 10、11 月的數字尚未完整,12 月下旬數字激增的狀況可能也會影響整體數據表現。 而隨美國新冠住院、死亡率上升,美國家庭可再重新獲得免費的家庭快篩試劑,此外,許多城市也開始呼籲室內應戴上口罩,政府也呼籲應儘速接種流感及 新冠疫苗 。

  3. COVID-19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面對第三波疫情席捲而來,Heho 健康為您整理即時疫情更新,台灣本土確診案例疫情 ...

  4. heho.com.tw › archives › tag越南 - Heho健康

    COVID-19/國人抵越南又被驗出陽性! 指揮中心:接觸者4人都會做調查. 指揮中心證實又有國人出境後被驗出陽性的個案是一名台灣籍人士搭乘長榮航班飛往胡志明市出境前與入境次日檢驗都是陰性... 越南疫情升溫降為中低風險國家陳時中各國疫情反彈在台灣出門也戴好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12 日表示,因為越南近期發生本土疫情,以峴港市為流行中心,目前全國累計 15 個一級行政區報告關... 「防疫模範生」越南淪陷是個警訊! 醫籲台灣人別鬆懈:人多病毒散佈也快.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造成1700萬人感染,近70萬人死亡,病例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台灣在前半場保持良好的防疫,但近期泰國移... 越南打破99天沒有本土病例紀錄! 政府下令觀光大城峴港急撤8萬國旅旅客.

  5. 2023年2月17日 · 根據內政部調查台灣首波疫情的 2021 年裡國內總人口死亡數為 18.3 萬人死亡高於疫情前的 17.5 萬人,薛承泰分析,「 2020 年、2021 年是暖冬也沒有流感大爆發,死亡人口衝擊理當平緩,若排除固定老化人口,代表有 5 千多名超額死亡這其中包含了確診者染疫黑數或是受醫療排擠而提早過世的人。 到了疫情第二波衝擊之下,Omicron 的感染力和死亡人數也創新高。 根據今年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總人口死亡數為 20.7 萬人,比疫情前多約 3.2 萬人,薛承泰說,扣除每年固定老化人口,估計有 2.75 萬人屬於超額死亡,其中當年度有人因 COVID-19 過世者 1.4 萬人,剩餘 1.35 萬人主要為未被官方所統計到的死亡個案或因醫療量能排擠的死亡個案。

  6. 2020年8月12日 · 確診個案中 7 人死亡、450 人解除隔離、24 人住院隔離中。 而目前全世界的疫情出現反彈的趨勢陳時中表示包含像是香港澳洲還有睽違 102 天、在 11 日時又宣布新增 4 名不明來源的本土個案的紐西蘭,都滿令人擔心。 「所以即使台灣沒有本土個案,也不代表完全安全,出門在外還是要戴好口罩。 「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國家名單.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泰國、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緬甸。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