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1日 · 負責調查的日本群馬縣衛生環境研究所所長猿木信裕表示,「隨著診斷方法和治療藥物進步,手術與藥物相結合等標準治療不斷推廣,這可能為癌症 10 年生存率的提升做出了貢獻 」 。 這是第七次公佈 10 年生存率。 統計了在日本全國癌症中心等 32 家機構接受診斷和治療的約 12 萬件數據。 調查對象比上次增加了 11 家機構。 呼籲接受癌症篩查的宣傳....

  2. 2019年1月17日 · 厚生勞動省公開的統計顯示,從 2016 年新被診斷為癌症的人數來看,男性約為 56.6 萬人,女性約為 42.8 萬人,合計接近 100 萬人。 按患病部位來看,最多是大腸,胃和肺次之。 男性中首位是胃,前列腺居第 2 位,大腸居第 3 位。 女性中最多的是乳房,大腸和胃次之。 通過此次的數據,可以掌握在哪些地區及何時患病,分析各地區的狀況。 從患狀況來看,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特徵。...

  3. 2018年2月14日 · 日本癌症治療(4)讓患者繼續工作. 「只靠醫生和患者努力是不夠的。. 如果企業不做出改變,社會還是老樣子」, 日本保險公司LifeNet Insurance社長岩瀨大輔(41歲)在2017年夏季被NPO法人Florence代表理事駒崎弘樹(38歲)的上述講話所打動。. 岩瀨在2017年10 ...

  4. 2019年2月13日 · 這是因為,發現癌細胞並發出攻擊命令的「輔助性 T 細胞」和接到命令後展開攻擊的「殺傷性 T 細胞」等的功能存在個人差異。 如果能提高這種免疫細胞的能力,或者清除構成阻礙的物質,有望在眾多癌症患者身上産生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和癌症免疫藥相結合,協同作用將使療效增強。 北海道大學的客座教授瀨谷司和松本美佐子合成出了作用於輔助性 T 細胞、提高對癌細胞攻擊力的物質。 輔助性 T 細胞向殺傷性 T...

  5. 2020年7月30日 · 針對 4~18 名鼻、口、耳等部位發生變的頭頸部癌症患者進行試驗,確認安全性和效果。 使用 iPS 細胞治療癌症的嘗試在日本國內尚屬首次。 力爭在 2020 年代實現普及。

  6. 2023年2月22日 · BNCT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日本推出的粒子束治療技術。 利用癌細胞吸收硼的性質,通過硼與中子的核反應來破壞癌細胞。 治療僅需不到 1 個小時,基本上 1 次就行。 由於效果好、患者負擔輕,作為僅次於傳統手術、放射線、抗癌藥、免疫療法的癌症治療「第 5 選項 」 備受關注。 近年來,美國、英國及阿根廷等各國都在推進開發,日本的系統還確定將被引入中國。 但實現 BNCT 實用化的道路並不平坦。...

  7. 2023年2月27日 · 九州大學準教授衝英次目睹了很多抗癌藥的副作用導致手腳麻木、受後遺症困擾的患,他表示「經常感到著急和遺憾」。 如果提前弄清抗癌藥對其無效的患者,應該能盡可能減少副作用造成的痛苦 —— 出於這樣的問題意識,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和九州大學啟動了數千人規模的研究。 分析手術後的大腸癌患者的血液,結果發現,源自癌症的基因呈陽性的患者使用抗癌藥後,復發風險下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