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8月7日 · 「誰說的! 才不是! 」身為清法戰爭名將林朝棟嫡孫,林光輝向李崗大聲抗議。 一句玩笑話,開啟了紀錄片《阿罩霧風雲》的拍攝歷程。 鏡頭快轉,五年後的盛夏,《阿罩霧風雲》舉辦特映會。 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看完影片後顯得意猶未盡。 家族與國族歷史的交織. 「為什麼霧峰林家的故事,特別值得被了解? 」記者問他。 「因為你必須知道這段歷史,才會更珍惜現在由我們自己創造的歷史,」陳芳明告訴《天下》記者。 阿罩霧是台中霧峰的舊稱,《阿罩霧風雲》一片講述的就是兩百多年來,林家從清初移民、大家族起伏發展的故事。 「林家的故事具體而微地代表了台灣那段歷史的發展,它不僅是個家族史,還可以從家族看到家國。

  2. 2015年8月16日 · 這是陳芳明先生1987年發表於當代的文章相逢有樂町開頭一句當時我離家當兵讀來心中漣漪陣陣如同他所述我們的父親都是成長於日治殖民教育少時遭逢戰爭後又歷經時代轉換的一輩我們也都是戰後教科書中的日本與父親口中的 ...

  3. 2015年11月10日 · 本日焦點. 國會改革四大影響一次看 形同為中國敞開大門? 年輕人為何焦慮? 人物特寫. 陳芳明: 退回一中,立場盡失. 陳芳明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畢生致力於研究台灣文學台灣歷史黨外時期是批評當局的健筆年輕時流亡海外曾是台灣獨立運動重要推手亦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 圖片來源:黃明堂. 文. 馬岳琳. 天下雜誌585期. 發布時間:2015-11-10. 瀏覽數:9483. 陳芳明:馬習會是一場糟糕的演出. Watch on. 馬習會在馬英九出發前,以及他參加回來後,是全然兩樣。 他給我們的一種願望或是想像,原本是那麼有信心、有鮮明的立場,但是去參加以後,看現場轉播以及會後記者會,似乎跟他出發前談話有很大落差。

  4. 2011年4月28日 · 陳芳明. 聯合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1-04-28. 瀏覽數:28240. 在台灣討論六四,不應該視為具有某種政治用心,更不應該理解為對中國內政的貶抑。 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學生運動,意味著對自由開放的期待,也是對世界人權的嚮往。 六四事件的挫敗,不能被解釋為中國社會不該享有自由與人權。 馬當總統後 言論上退卻. 馬總統在過去的發言,是以台灣的政治經驗為基礎。 如果沒有台灣民主記憶在背後支撐,就無法彰顯馬總統紀念六四的格局與氣度。 但是,在當選總統之後,他的談話立場開始產生鬆動。 去年他的感言,不再提到六四平反,也不再對中共有任何批評。 這種態度的翻轉,顯然與台灣社會的言論氣候完全不成比例。 今年六四事件屆滿二十周年,馬總統正好出國訪問,避開這個敏感的歷史問題。

  5. 2012年3月6日 · 政大教授陳芳明的新書台灣新文學史將陳之藩與已故台大外文系教授吳魯芹並列定位為一九五 年代的現代主義作家」。 而陳之藩在台灣的巨大身影,是「國文課本作家」,這是屬於庶民百姓的共同記憶。 從國立編譯館「部編」的國中國文教科書,做地毯式的蒐集計算,一九六六年初二收錄的〈失根的蘭花〉,一九七三年國一的〈謝天〉,再到一九八二年的兩篇〈哲學家皇帝〉、〈自己的路〉,陳之藩的影響力,擴及台灣三、四、五、六年級生。 對平均一年買不到一本教科書以外文學書的台灣庶民而言,「陳之藩」代表的就是「現代文學」。 廣告. 即便時光推移到七、八年級,國立編譯館的「部編本」已走入歷史,但民間三大教科書商,南一、翰林、康軒的中學國文課本,還是不敢漏掉陳之藩的〈寂寞的畫廊〉。

  6. 2020年3月1日 · 本日焦點. 國會改革四大影響一次看 形同為中國敞開大門?. 年輕人為何焦慮?. 人物. 人物特寫. 站飯店櫃檯38年,她自學7國語言:「人怎麼生活,就怎麼說話。. 法語、德語、日語、英語、西班牙語……,在亞都麗緻服務將近40年的前台資深經理林守芬 ...

  7. 1986年11月1日 · 群師爭「大」 — 台灣會計師界的國際關係重組. 經濟環境急速變遷下,為了走長遠的路,國內一些中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紛紛與國際九大會計師事務所牽手,準備趁勢而起,變換體質,躋身國際。. 會計師界大震盪。. 國內第一大會計師事務所「勤業」面臨國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