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八德路 為 臺北市 的重要幹道之一,為東西向道路,分四段。. 早年為台北市 中正路 的一部分,是台北往東通往 基隆市 的 省道 ;原本是以 監察院 前 圓環 分隔成中正東路與中正西路,後將中正西路(現在的 忠孝西路 )改成中正路。. 1970年6月2日,台北市中正 ...

  2. 八德路 為 臺北市 的重要幹道之一,為東西向道路,分四段。. 早年為台北市 中正路 的一部分,是台北往東通往 基隆市 的 省道 ;原本是以 監察院 前 圓環 分隔成中正東路與中正西路,後將中正西路(現在的 忠孝西路 )改成中正路。. 1970年6月2日,台北市中 ...

    • 概要
    • 歷史
    • 經營問題
    • 土地變更爭議
    • 軼事

    建築結構

    京華城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東寧路和市民大道間,總樓地板面積達6萬2,000坪,營業面積為4萬2,000坪,外圍環繞4,000坪戶外廣場。京華城的外觀設計是由威京總部集團創辦人沈慶京及美國捷得國際建築師事務所(Jerde Partnership)共同規劃,擁有少見的「L」形主建築體,結合中央一個大型球體結構作為商場使用,代表中華傳統的「雙龍抱珠」意念。由全球最大的球體商場與L型主題建築合而為一;內部景觀更震懾人心,利用L 型主題與球體之間高達15層之挑高鏤空的巧思,創造出大峽谷的景觀,顧客置身樓層中眺望大峽谷,更能感受雄偉壯闊的建築之美。 中間圓球直徑58公尺的球體造型設計,基礎深達85公尺,為國內首創最深建築基礎結構。以四根巨柱載重,為京華城建築上的最大特色,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球形商場建築結構體,堪稱台灣觀光代表性地標,由美國Ove Arup & Partners California從事結構設計。另外,特別採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所研發並取得國家專利的「減震消能器」。京華城是國內第一個取得「減震消能器」商用使用授權的公共建築物,在1998年施工時即已裝置。三角形鋼板的「...

    樓層配置

    京華城之建築物設計共有20層,其中包括地面上的12層建築及深達8層的地下室(停車場有機械車位等設施),整座購物中心規劃有7個主要顧客出入口與4個停車場出入口。內部採每3層樓一個主題區並有代表標誌:12樓~10樓為紅色魔法帽、9樓~7樓為黃色星星、6樓~4樓為橘色艾菲爾鐵塔、3樓~1樓為青色祥龍、地下1樓~地下3樓為紫色貝殼;並將各層樓以街道名稱方式命名。

    吉祥物

    京華城熊貓家族: 1. 熊爸(酷貝爾) 2. 熊媽(抹抹熊) 3. 熊哥(陽光宅哥) 4. 熊弟(可愛弟) 5. 熊妹(熊飽飽)

    1987年(民國76年),威京總部集團取得唐榮鐵工廠標售之台北市八德路機械廠舊址土地。
    1993年(民國82年),威京總部集團委託美商捷得國際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京華城建築設計。
    1996年(民國85年),台北市政府正式核准京華城建築案。同年11月28日,威京總部集團成立「京華城股份有限公司」(Core Pacific City Co., Ltd.)。
    1998年(民國87年),京華城正式動土。

    京華城於2001年開幕時以球體造型而成為台北市著名地標,雖然因納莉颱風造成淹水與消防安檢問題延後開幕,當時也刻意提早微風廣場2天舉行開幕酒會引起話題,正式開幕時曾創下一日50萬人次造訪的紀錄,同時造成周遭交通塞爆,台北市政府甚至要求必須進行人潮管制,防止過多人潮湧入京華城造成意外,而京華城的開幕也帶動周邊商店的生意,八德路四段106巷甚至有大量攤販聚集。起初京華城也是全國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百貨公司,但於2002年2月1日起因應龐大的電費開銷及人事成本取消該營運模式,之後也因為該營業時間問題而間接導致同年2月球體百貨失火事件。 隨著開幕熱潮漸漸消退且人潮減少,京華城在2004年將5樓改成兒童區「童星球」,9樓改成KTV;2008年又將7樓封閉、改成BabyBoss職業體驗任意城,讓原本就已經...

    京華城所在地點,原為唐榮鐵工廠機械廠,土地使用分區為第三種工業用地。因其屬政策上應淘汰之工廠,臺北市政府於 1982年9月13日辦理公開展覽之「修訂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保護區、農業區除外)計畫(通盤檢討)案」內, 建議將該街廓變更為住宅區。唐榮公司1987年4月申請變更為住宅用地未果。 1987年年底,威京集團以15億3千萬買下該筆土地。同年起,並向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陳情變更為「多目標多元化使用分區」 ,並再擬具土地利用計畫。經多次專案小組會議及委員會議審議,以及1990年12月28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 338 次會議審議通過。 1991年2月13日臺北市政府公告發布實施80府工二字第 80003366 號土地使用計畫案,該都市計畫案之都市計畫書載有下列重要事項: 1. 依多目標多元化...

    2003年,電腦遊戲模擬城市4中Maxis工作室設計出京華城的模型建築可供玩家使用。
    2005年,台北市政府新聞處主辦的「台北10大觀光景點」票選結果,京華城獲得第一名,力壓美麗華百樂園、中正紀念堂、台北101。
    2011年,美國流行真人秀節目驚險大挑戰第19季中,曾於京華城進行室內高空彈跳。
  3. 早年为台北市 中正路 的一部分,是台北往东通往 基隆市 的 省道 ;原本是以 监察院 前 圆环 分隔成中正东路与中正西路,后将中正西路(现在的 忠孝西路 )改成中正路。 1970年6月2日台北市中正路与忠孝路合并临沂街以东改称八德路原八德路易名四维路。 至于中正东路是现在 忠孝东路 一二段至 建国啤酒厂 接现在的八德路。 在清末与日治时期的地图上已经可以发现其路基。 早年部份政府机关、电视台、酒厂、汽水工厂…等也设立于此。 此外, 台北捷运松山线 ( 南京三民站 - 松山站 段)即沿著塔悠路进入八德路四段施工,并在此路下设置 松山站 。 行经行政区域 [ 编辑] (由西至东) 中正区. 大安区. 中山区. 松山区. 南港区 [1] 沿线设施 [ 编辑] (由西至东) 参见 [ 编辑]

  4. 八德區舊名「八塊厝 [1] (臺灣話: Peh-tè-tshù )」(下含小字莊頭、莊尾、稻埕頭、連城、舊城、公館、租倉、城外等八處,今八德區公所、三元宮一帶地區),相傳是清 乾隆年間有謝、蕭、邱、呂、賴、黃、吳、李姓等八戶人家至此開墾,每姓各築一屋

  5. 主要道路 [編輯] 市道 [編輯] 市道103號成泰四段、成蘆大橋-向北連接里、向東南跨越二重疏洪道連接蘆洲。 市道107號成泰一段、二段、三段-貫穿五股全境,五股最重要的道路,縱貫聚落區且連接泰山。 107甲線新五-五股交流道所在地,道路寬闊筆直,車流量大。

  6. 八德區舊名八塊厝 [1] (臺灣話: Peh-tè-tshù )」(下含小字莊頭、莊尾、稻埕頭、連城、舊城、公館、租倉、城外等八處,今八德區公所、三元宮一帶地區),相傳是清 乾隆年間有謝、蕭、邱、呂、賴、黃、吳、李姓等八戶人家至此開墾,每姓各築一屋

  1. 相關搜尋

    面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