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預售屋購屋入門必看2022 相關

    廣告
  2. 讓家看來比實際坪數更大!室內裝潢、裝修、舊屋改造、翻新,小預算也能擁有新格局,馬上了解! 精省裝潢首選!多年美國工作經驗,完善運用每寸空間,減壓舒適環境,不凡品味兼顧荷包,速電洽!

    精選設計師 - 住宅美學年鑑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31日 · 本文詳細列出17項「預售屋注意事項」,並說明看預售屋要問什麼關鍵問題,包含樣品屋、簽約、付款、交屋流程,幫助讀者擺脫樣品屋陷阱。 上班練能力,下班找夢想

  2. 2021年1月2日 · 預售屋怎麼買? 從下訂到交屋10步流程一次懂. 買預售前期付款壓力較小。 (圖/創意家行銷提供) 記者林裕豐/台北報導. 買預售屋因為資金壓力較小,成了首購族的最愛,不少建案還推出「低首付」,讓你輕鬆成家,但是買屋流程處處都有眉角,專家提醒,預售屋還沒有看到房子,在簽約、付款和最後的驗屋都要小心謹慎。 《地產詹哥老實說》EP11/娘娘駕到! 解密泰國人要不吃幾盤打拋豬...

    • 預售屋賞屋。建議同一區域可以多看幾間,才能比較出好壞。而且不要第一次看預售屋就下訂,很多人都會被美美的樣品屋吸引,切記要回去好好思考過後,再去看二次、三次以上。
    • 預售屋小訂。賞屋後有興趣建商、代銷就會請你付 5 ~ 10 萬拿「紅單」,意思是保留這間房的權利給你,不能賣給其他人,稱為「小訂」,▍紅單的全名是『購屋買賣預約單』或『購屋買賣訂購單』,因為單子是紅色單,所以簡稱紅單。
    • 預售屋議價。如果看完沒問題,接下來會進行合約簽約,以及繳交工程款。在施工期間內繳交總價的 20% ~ 25% 的款項,也就是說可將頭期款分期付款的概念。
    • 預售屋繳納工程款。工程款分為一次性繳款、按月繳款。有時候會聽到建案是「零工程款」,意思就是等房子蓋好、交屋建商才收取頭期款,只不過一次就要給足房價的 20% ~ 25%。
  3. 針對有興趣的建案,點選「預售屋查詢」選項,即可取得該建案實價登錄資訊。. 先殺單坪價格,再砍總價 議價的策略會建議先從單坪開始殺價,通常同房型的2樓(最低樓層+露臺戶+管線轉折處)跟4樓(諧音忌諱)的單坪價格會是底價。. 比如你想買的8樓開價66 ...

    • 坐落位置
    • 建物規劃
    • 建物坪數
    • 室內規劃
    • 車位規劃
    • 公設規劃
    • 價格費用
    • 建材設備
    • 預售屋要問什麼總結
    • 延伸閱讀

    1. 土地分區

    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都可以作為住宅使用,住宅用地較為單純,商業用地則會有住商混合問題。 其中要注意的是工業用地,它不可當住宅使用,若違規當成工業宅,不只可能被罰6~30萬元,最重甚至可能被處以6年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閱讀:工業宅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及注意事項?小心買到便宜,也買到後悔!

    2. 基地位置

    基地位置可能與銷售中心位置不一樣,也可能蓋好後與想像的不一樣,譬如周杰倫媽媽在淡水買的預售屋,後來才發現會看到福地。

    3. 座向

    坐北朝南(或朝東南)通常較舒適,坐南朝北可能較冷。 坐東朝西有西曬問題,坐西朝東早上可能會被陽光曬醒。 重點提醒:坐北朝南或朝東南,是接受度較高的座向。

    1. 棟數規劃

    了解建案總共規畫幾棟,不同棟之間有何差異(譬如面向的景觀、嫌惡設施、是否西曬等)

    2. 店面

    若樓下有店面,雖然買東西比較方便,但也可能比較複雜。

    3. 房型

    確認自己想買幾房,譬如套房、一房一廳、兩房、2+1房、三房、四房,同一層不宜太多房型,否則可能導致住戶複雜。

    1. 銷售坪數

    銷售坪數「不含」雨遮,2018年後所申請的建照,無論預售屋或新成屋,雨遮都「不可登記、不可計價」 ,所以購買時是用「銷售坪數」計算。

    2. 權狀坪數

    權狀坪數「含」雨遮,成屋賣出時,會以權狀坪數計算。

    3. 陽台坪數

    陽台坪數是否太大,導致花太多錢在陽台上。

    1. 平面圖/格局圖

    1. 透過平面圖/格局圖,可以看到動線是否順暢、梁柱是否佔掉室內坪數。 2. 因為實際建案施工、完工後,向工務局申請使用執照都是依據建築師繪製的設計藍圖(又稱為「藍曬圖」),而不是廣告DM 的平面圖/格局圖,所以記得要向建商索取「藍曬圖」。

    2. 採光/通風

    單面或雙面採光,通常大坪數房型享有雙面採光,小坪數房型只有單面採光;若是單面採光,則要注意客廳是否會變成暗廳 (樣品屋通常用玻璃隔間,乍看之下以為採光足夠),暗廳在風水上會導致財運不佳,且轉手性差。

    3. 梁柱

    確認梁柱是否外推,除了風水問題之外,柱子外推也能讓實際使用的室內空間比較大;柱子連成一線會有樑,若在室內,空間配置要留意。

    1. 車位類型

    對於一般人來說,平面車位最佳,機械車位/停車塔最差。

    2. 車位進出

    車道位置是否進出方便? 要避免選車道最裡面,或迴車空間不夠的位置。 如果車位在柱子旁邊,要確認是否開車門會卡到柱子。

    3. 車位坪數

    1. 車位是用「個」而非用「坪數」計算價格​​。 2. 依照《建築技術規則》,標準大車位為5.5m x 2.5m (約4.16坪) ,小車位則是5.5m x 2.3m (約3.83坪) 3. 若車位面積加上車道, 平面車位應該會在8坪以上 ,機械車位則大約是6至8坪之間。 4. 若車位只有4~5坪,要小心車位坪數被灌入公設 (花更多錢買公設)。 重點提醒:標準停車位為4~5坪,若加上車道與坡道,平面停車位通常在8坪以上,機械車位則是6~8坪。

    1. 公設項目

    是必要公設?或者非必要公設? 譬如:許多電梯大樓的游泳池,可能因維護不易而導致荒廢,所以有些人認為游泳池是非必要公設。

    2. 公設用途

    是否為原本用途,要注意蓄水池是否改為游泳池?地下停車位是否二工改建成其他公設?停車位走道是否灌入公設坪數計費?

    3. 公設比/室內坪數

    了解公設比和室內坪數,才能知道實際上能使用的坪數是多少,公設比可參考如下… 1. 公寓、透天厝:0-15% 2. 電梯華廈(7-12樓):15-25% 3. 電梯大樓(12樓以上):25-35% 4. 電梯大樓:35%以上 5. 商辦大樓:30-40%

    1. 附近行情

    透過實價登錄和銀行估價,了解附近的成交價及銀行估價,有助於你判斷出價和議價。

    2. 管理費

    一般國宅管理費約每坪50元,優質一點的社區約60~80元,豪宅管理費則是超過90元。(此價格可能會隨時間遞增,故僅供參考)

    3. 樓層價格

    低樓層價格較低,高樓層價格較高,有些建商會把較容易賣的7~10樓中高樓層當作保留戶。

    1. 浴室建材

    確認馬桶/洗臉盆/水龍頭/蓮蓬頭使用哪個品牌,有些用國產HCG,有些用日本TOTO或其他國家的進口品牌。

    2. 廚房建材

    確認三機 (抽風 / 烘碗 / 瓦斯或電陶爐) 使用哪個品牌,櫻花/林內都算是知名且信譽較佳的品牌。

    3. 隔間

    有些建案為了省成本,或者規避採光問題,需要購屋後自己隔間,這時就要記得將成本一起納入考量。 隔間的工法有很多種,包括白磚輕隔間、紅磚牆、RC牆等。 白磚輕隔間的好處是可以減輕結構負擔,而且容易改變格局,但缺點是隔音效果較差 (譬如:中和市捷運景安站推出共構建案「冠X美X景安」就曾被住戶抱怨隔音效果超差)、牆壁遇到熱漲冷縮後容易龜裂。 所以購買之前,建議確認隔間牆的材質與工法。 延伸閱讀:輕隔間有哪些?快速認識 6 種室內隔間工法

    最後提醒一下,沒有100分的房子,只有相對適合你的房子。 你無法要求每個建案都面面俱到,因為面面俱到的房子,太高的房價你也可能無法接受 (如果你很有錢,那就另當別論啦XD)。 所以,檢查這50個項目時,釐清哪些是你在乎的,哪些不是你在乎的,不然永遠都買不到所謂”完美的房子”喔! 看完這50個預售屋必知注意事項之後,你是否參觀預售屋時知道要問那些問題了呢?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你身邊打算買預售屋的親朋好友或同事知道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3月12日 · 買房預算的前置作業可以參考「 試算你可以買多少錢的預售屋──如何推算可負擔之預售屋房價? 付款金流計畫表怎麼建? (內含免費試算表) 」。 這篇文章則針對購屋區域的選擇,提供大家幾個考慮的角度。 如何選擇預售屋購買區域? 以工作生活圈向外篩選可負擔的房價區域. 以自住實用性為考量,可以 從鄰近工作圈、生活圈的地區開始篩選 ,用591的地圖搜尋功能,從可負擔房價的地區開始看。 像是我工作的地方是台北市中心,但蛋黃區預售屋每坪單價都是破百以上,實在高攀不起,所以就往外圍的蛋白區看,比如三重、新莊、板橋等,找出幾個房價可以負擔的地區列為備選清單。 以591地圖搜尋功能,搜尋預售屋。 再點進區域裡瞭解該區預售屋價格區間。 查詢地區災害潛勢,盡量避開斷層帶、易淹水的區域.

  6. 2024年3月28日 · 預售屋」最大的特點在於貸款成數高、自備款低以及可以客製化新家,但缺點就在於沒辦法立即搬進去使用;而「新成屋」一般定義為完工 2 年內的新房子,不僅可以立即使用,整體屋況也較新;「中古屋」品質不定但卻是選擇最多的,屋齡 5 年至 50 年都有,買完也可以立即使用。 而新成屋、中古屋由於屋齡的關係,在銀行鑑價上比較吃虧,相較預售屋而言,自備款都要準備很多(約 3 ~ 5 成以上),還款壓力也較大。 此外,在選擇買房類型時,也要考量到產品本身的變更彈性與完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