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22日 · 麥冬的副作用與禁忌. 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藥毒性很小。 2、有報導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噁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 3、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 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濕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1、治療暑天汗出虛脫用麥冬、人參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劑。 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汗多口渴,體倦乏力有良效(編者註:此方為金代名醫李杲所創,方名叫「生脈散」,已製成生脈口服液)。 2、治療腸燥便秘麥冬、生地、玄參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大便乾燥。

  2. 麥門冬,性味甘寒,具有養陰清肺、潤肺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咽喉腫痛等病症。其中,其止咳化痰的功效尤為顯著。 麥門冬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為麥門冬皁苷和多糖類物質,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3. 治燥咳痰粘,咽乾鼻燥,常與桑葉、杏仁、阿膠等配伍,如清燥救肺湯;治勞熱咳嗽,常配天,如《張氏醫通》二膏。 用於胃陰虛或熱傷胃陰,口渴咽乾,大便燥結等。

  4. 麥冬清肺胃虛熱,滋肺胃之陰;人參、甘草、大棗、粳米益氣養胃,使胃氣得充,則津液自能上輸於肺,使肺得其養,胃得其潤;半夏止咳,開通胃氣,降逆下氣,和大量麥門冬合用,可使麥冬滋而不膩. 君:麥門冬. 臣:人參、甘草、大棗、粳米. 佐:半夏. 使 ...

  5. 《傷寒論》、《金匱要略》用麥門冬者五方,惟薯蕷丸藥味多,無以見其功外,於炙甘草湯,可以見其陽中陰虛,脈道泣澀;於竹葉石膏湯,可以見其胃火尚盛,谷神未旺;於麥門冬湯,可以見其氣因火逆;於溫經湯,可以見其因下焦之實,成上焦之虛。

  6. 2021年9月7日 · 大棗 (2枚) 【麥門冬湯英文】 Ophiopogon Decoction. 【麥門冬功效】 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麥門冬湯方解】 本方所治虛熱肺痿乃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所致。 病雖在肺,其源在胃。 蓋土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則肺之陰津亦虧,終成肺胃陰虛之證,仲景用麥門冬湯治療肺陰不足,胃陰不足,導致胃氣失和,上逆的嘔吐、呃逆,治宜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胃為水穀之海,飲入於胃,陰液產生的來源,如果胃陰不足,土不生金,肺陰得不到接濟,那肺陰也相繼造成不足,肺陰不足則影響到肺的肅降功能。 肺肅降乏力,肅降障礙,可以咳唾涎沫,不能正常和降下行,反過來胃氣上逆,結果嘔吐、呃逆。 陰虛以後可以產生虛熱,虛火灼傷津液可以咳唾涎沫, 肺痿以咳唾涎沫為特點 。

  7. 麥門冬主治與應用. 1.用於肺陰不足,溫燥傷肺、乾咳 氣逆 , 咽干鼻燥 等證,如 清燥救肺湯 ,即以本品 配伍 桑葉 、 杏仁 、 阿膠 、 生石膏 等藥;治肺陰虧損、勞熱咯血及燥 咳痰 粘之證,如 二冬膏 ,即麥門冬, 天門冬 等分,加 蜂蜜 收膏。 2.用於胃陰不足,舌干 口渴 ,多配伍 沙參 、 生地 、 玉竹 等同用。 3.用於 溫病 邪熱入營,身熱夜甚、 煩躁不安 ,如 清營湯 ;以本品配伍 酸棗仁 ,生地等,可防治 陰虛 有熱,心煩 失眠 ,如 天王補心丹 。 4.還可用於腸燥便秘。 如 增液湯 ,即以本品與生地、玄參同用,治陰虛腸燥, 大便秘結 。 5. 消渴。 把大 苦瓜 搗成汁,泡麥門冬二兩,過一夜,麥門冬去心、搗爛,加 黃連 (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8. 【功效】 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 肺痿。 肺胃津傷,虛火上炎,咳唾涎沫,氣逆而喘,咽乾口燥,舌乾紅少苔,脈虛數者。 【方義】 方中重用 麥門冬 滋養肺胃,清降虛火為君; 人參 益氣生津為臣; 半夏 降逆化痰為佐; 甘草 、 大棗 、 粳米 益胃氣,生津液為使。 諸藥合用,使肺胃氣陰得復,則虛火平,逆氣降,痰涎清,咽喉利,咳喘自愈。 【現代應用】 聲啞,咽喉乾燥,有異物感,尤其咳時顏面紅潮、連續不斷者為主。 【其它相關項目】 醫方集解 - 麥門冬湯. 常用方劑 - 響聲破笛丸.

  9. 【製法用量】 麥門冬 薑炒50枚. 粳米 50粒. 【功效】 生津益胃,降逆下氣。 【主治】 肺陰不足證。 咳逆止氣、喀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 胃陰不足證。 氣逆嘔吐,口渴咽乾,舌紅少苔,脈虛數。 【方義】 本方適用於肺胃陰虧,氣火上逆之證。 方中重用 麥冬 為君,清肺胃虛熱,滋肺胃之陰;臣以 人參 、 甘草 、 大棗 、 粳米 益氣養胃,使胃氣得充,則津液自能上輸於肺,使肺得其養,胃得其潤;再佐以 半夏 止咳,開通胃氣,降逆下氣,和大量 麥門冬 合用,可使 麥冬 滋而不膩。 諸藥合用,使津液復,虛火降,痰涎化,氣逆平,則諸症自癒。 【辨證要點】 咳唾涎沫。 氣喘短氣。 舌紅少苔。 脈虛數。 呃逆、乾嘔。 【加減】 肺痿陰虛甚者:加 沙參 、 玉竹 。

  10. 麥門冬湯,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組成:當歸、芍藥、麥門冬、生地黃。 主治:痘疹。便實燥渴,津液不足,血枯不榮。麥門冬湯, 出處:《簡明醫彀》卷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