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4日 · 科斯托蘭尼最知名的理論是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的「雞蛋理論」,此理論與巴菲特名句「別人恐懼我貪婪」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認為股市不論升跌都是由3個階段組成,分別是修正階段、調整階段及過熱階段。 這3個階段會不斷循環,交易的成功關鍵就是逆向操作。 在股市處於過熱階段,投資者情緒仍亢奮時,應該離場或沽空。 在股市存於調整階段時,保持耐性,待到了跌市末段及下一個升市之初大手入市。 【索羅斯「反其道」投資哲學 大鱷偏向虎山行: 按此 】 雞蛋理論的運作 . 點擊圖片放大. +4. 怎樣去判斷股市處於甚麼階段呢?

  2. 2021年3月22日 · 畢業 股票 大學 財務自由 認股證 金融 食品 地產 YouTuber 全職. 請選擇文章. 我們訪問過2位80後投資理財YouTuber,她們都是在職期間考慮到個人的理財策略,作出與一般人不同的決擇,成功為自己帶來多元化收入,年紀輕輕就達到財務自由。 今次我們請來更年輕的90後Katie,分享.

  3. 2021年9月2日 · 成功哲學自律比聰明更重要億萬富翁都有的6個生活習慣.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9/02 18:30. 最後更新: 2021/09/02 18:32. 分享: 成功人士都有甚麼共同特質? 天資聰穎? 還是家底雄厚? 著名作家Rafael Badziag曾訪問世界各地共21位富豪,尋找他們成功的原因,並出版書籍《有錢人和你的差距不只是錢》,分析成功人士能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些企業家有些經營連鎖飲食業、有些經營軟件公司,各自有專屬的領域及長處,但各人幾乎共同都有以下6個習慣。 你有無潛力成為成功人士? 睇睇你有無呢啲習慣! Rafael Badziag認為,縱使這些成功人士來自不同地方、成長在不同的環境,但靠着每天堅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令他們在創業路上更容易取得成功。 1.

  4. 2021年9月3日 · 從事證券業超過20年現任輝立資本管理董事黃瑋傑初次投資的源由原來是想為炒孖展損手的父親復仇」。 後來他積極學習投資,在投資界闖出名堂。 他分享多年來的投資心得,他認為除了技術分析外,投資心理質素同樣重要,因為投資分析在不少情況下會不似預期,這些時候就要有充分準備,避免重大虧蝕。 宜嚴守投資紀律 避免愈蝕愈多. 黃瑋傑自言,初次投資是一場「王子復仇記」。 眼見父親於70年代炒孖展損手,他便決心學好投資,期望能夠在股市中獲利,為父親「復仇」。 他認為,父親炒孖展被斬倉的經歷,令他更認知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有時寧願少賺一些,也不願承受過於風險。 對於現時部分年輕人愛追捧熱門股,抱有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投機心態,他認為這種投資方法風險高。

  5. 2023年1月11日 · 近日,Netflix推出華爾街吸金惡霸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紀錄片,這部謎你影集訪問多位受惠者、員工、吹哨人及執法人員,嘗試重新勾劃出馬多夫是如何鋪陣騙局,受害人又如何上當。 馬多夫曾是華爾街著名金融經紀人、前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也是華爾街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的策劃者,吸金達640億元,受害者遍佈100多個國家,其中更涉及大型金融集團和各界名人,直至2008年金融危機,馬多夫虧損客戶數百億美元,騙局才最終破滅。 無數投資者原以為他是受人敬重的華爾街大佬,沒想到信任他的後果是陷入生活困境。 馬多夫最終因證劵欺詐、洗錢、偽證等11項控罪,於2009年被判150年監禁。 他在2021年在獄中逝世,終年82歲。 什麽是「龐氏騙局」?

  6. 2023年9月12日 · 現年22歲的美國男子Ethan Nguonly任職Google軟件工程師,據CNBC報導,他十幾歲就在父母的幫助下開始投資股票。 如今,Nguonly的投資組合包括退休賬戶和經紀賬戶,以及兩棟分別位於佛州和加州的住宅物業,合共涉資近13.5萬美元(約105.8萬港元),更設下「35歲退休」的進取目標。 只是如今走到這一步並非一帆風順,Nguonly就曾因炒幣虧損約8萬美元(近63萬港元)。 相關文章: 22歲谷歌工程師計劃35歲退休 152萬元年薪+投資地產 冀實現「FIRE」 Nguonly表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的半年多期間,他通過俗稱「孖展」(即保證金)的衍生工具投資加密貨幣,損失了約8萬美元,當中包括3萬美元的本金和估計5萬美元的未變現收益。

  7. 2021年5月17日 · 有網民早前於討論區分享,眼見朋友投資加密貨幣獲利,便將約30萬元的積蓄,「瞓身」投資在加密貨幣之中,豈料遇上「幣災」,現蝕28萬元,坦言因損失而面對龐大精神壓力,難與家人交代。 【馬斯克「信徒」沽Tesla換馬狗狗幣 18萬身家兩月變百萬: 按此 】 跟風炒幣 倒蝕28萬元. 該位網民於上周二在討論區分享,自己因剛畢業未找到工作,且有要事需急用錢,眼見朋友炒加密貨幣贏錢,便參一腳。 他自今年3月起開始投資加密貨幣,將自己的利市錢及兼職所得的積蓄,合共30萬元全「瞓身」在加密貨幣之中。 起初獲利5萬元,但俗語有云:輸錢皆因贏錢起,呢一位網民亦逃不過,因貪勝不知輸而不斷加注,更進行合約交易,當跌市時便一鋪輸掉,需倒蝕28萬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