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鹿港龍山寺 ( 臺灣話 : Lo̍k-káng Liông-san-sī ),為 臺灣 彰化縣 鹿港鎮 的廟宇,主祀 觀世音菩薩 ,本廟與 臺灣 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 淡水龍山寺 、 艋舺龍山寺 、 臺南龍山寺 、 鳳山龍山寺 等,都是 分靈 自 福建省 泉州府 晉江縣 的 泉安龍山寺 ,該廟也是臺灣所有 龍山寺 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目前為 國定古蹟 。 歷史 [ 編輯] 1647年( 南明 永曆 元年), 泉州三邑 移民來台,自 泉安龍山寺 分香 觀音大士 佛像,於鹿港暗街仔(大有街)初建奉祀。 1685年, 純真禪師 創建 [1] [2] 。 1786年,總理 林振嵩 、都司 陳邦光 遷建 [3] [4] 。

  2. 鹿港龍山寺 ( 臺灣話 : Lo̍k-káng Liông-san-sī ),為 臺灣 彰化縣 鹿港鎮 的廟宇,主祀 觀世音菩薩 ,本廟與 臺灣 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 淡水龍山寺 、 艋舺龍山寺 、 臺南龍山寺 、 鳳山龍山寺 等,都是 分靈 自 福建省 泉州府 晉江縣 的 泉安龍山寺 ,該廟也是臺灣所有 龍山寺 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目前為 國定古蹟 。 歷史. 1647年( 南明 永曆 元年), 泉州三邑 移民來台,自 泉安龍山寺 分香 觀音大士 佛像,於鹿港暗街仔(大有街)初建奉祀。 1685年, 純真禪師 創建 [1] [2] 。 1786年,總理 林振嵩 、都司 陳邦光 遷建 [3] [4] 。 1829年,總理 林廷璋 、同知 王蘭佩 重修 [5]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歷史 [ 编辑] 1647年( 南明 永曆 元年), 泉州三邑 移民來台 泉安龍山寺 分香 觀音大士 佛像,於鹿港暗街仔(大有街)初建奉祀。. 1685年, 純真禪師 創建 [1] [2] 。. 1786年,總理 林振嵩 、都司 陳邦光 遷建 [3] [4] 。. 1829年,總理 林廷璋 、同知 王蘭佩 重修 ...

  5. 當地因三邑人居多因此萬華的中元祭都由龍山寺為主辦農曆六月二十九日先在 艋舺地藏庵 豎燈篙七月一日普施這時才接著在龍山寺豎上燈篙 [49] 。. 七月十三日在廟西廂前埕拜「樹蘭花腳」,十四日燒五泉廟紙厝 [9] 。. 閩、粵之民素有械鬥傳統 ...

  6. 香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艋舺龍山寺 ( 臺灣話 : Báng-kah liông-san-sī ),也稱 萬華龍山寺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萬華區 ( 艋舺 )的 觀音寺 ,為 龍山寺 之一。 建築列為 國定古蹟 。 歷史沿革. 清治時期. 龍山寺三川殿. 早期泉州三邑人到 艋舺 是以從事茶葉、藤條等生意為主,相傳雍正年間一位來自泉州三邑的藤條商人至 境尾 時,把泉州三邑人信仰中心的 晉江龍山寺 香火袋遺忘在竹枝上,被人視有神蹟而供奉 [1] 。 乾隆初年,三邑商人黃典謨發起建寺,募資銀二萬餘元 [2] 。 以風水家張察元堪輿 [3] ,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十八動工 [4] ,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落成 [2] 。

  7. 佛誕 ,通常是慶祝 佛教 創始人 釋迦牟尼佛 誕生的日子,又稱「 浴佛節 」、「 灌佛會 」、「 龍華會 」、「 華嚴會 」等。 紀念的日期, 漢傳佛教 一般訂為 農曆 四月初八 。 日本的佛教原傳承自中國的漢傳佛教,但 明治維新 後已改為公曆四月八日。 台灣除了以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日,政府更將母親節同時定為「國定佛誕節」(公曆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在 藏傳佛教 裡,佛誕日為藏曆四月初七,同月十五日為佛陀成道與涅槃日。 在 南傳佛教 ,佛陀誕生、出家、成道、涅槃是同一日,稱 衛塞節 ,日期為 印度曆法 吠舍佉月 後半第十五日,是 泰國陰曆 的六月十五日(約在 西曆 五月),對應華人農曆的四月十五日。

  8. 安海龍山寺 是一間影響力深遠的 廟宇 ,於 唐高祖 武德 元年(618年)始建, 明代 天啟 三年1623年大修,正殿供奉 觀音菩薩 (千手觀音),目前屬於福建省 文物保護單位 ,已有87年歷史。 龍山寺之前曾名「 天竺寺 」或「 普現殿 」,後因為地處 安海鎮 龍山之麓,才改名為龍山寺。 各地分靈 [ 編輯] 由於泉州為 中國大陸 僑鄉 ,許多 移民 至 東南亞 及 臺灣 之後,為求平安,都會回龍山寺 分靈 ,或邀請龍山寺僧人一同前往,於僑居地興建新 寺廟 ,據估計共分靈出4百多間大小寺廟,而許多仍以龍山寺為名,有些則改名為 觀音寺 、 竹林寺 或其他名稱,不論是晉江的本寺或海外諸多分靈寺廟,在戰亂中都常傳出 神蹟 ,也造就了各地龍山寺的香火鼎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