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5日 · 火烤地球的世界最熱之日:全球平均溫度17°C,打破百年歷史紀錄.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炎夏來襲,7月3日創下全球有紀錄以來的平均最高溫—— 美國 國家環境預測中心指出,當日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7.01度,是19世紀以來所記錄到的最高,並 ...

  2. 2020年6月11日 · 從6月開始,湖南省、廣西省至今「每天」都處於豪雨警戒,降雨強度多高於每日100mm、甚至可達311mm以上,而6月整體降水量亦已突破同期的歷史紀錄。

    • 10天天氣1
    • 10天天氣2
    • 10天天氣3
    • 10天天氣4
  3. 2017年1月24日 · 過去年來,「吃素救地球」、「週一無肉日」等的口號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 聯合國底下的各個機構,更是年年呼籲社會大眾改變以肉食為主的飲食型態,倡導大幅削減日常肉食攝取,以降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去年十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

    • ▌捕鯨船日誌中的19世紀氣候紀錄
    • ▌為什麼研究「捕鯨船日誌」?
    • ▌「老天錄」計畫
    • ▌考古救未來
    • ▌自私的文化比環境變遷更有害
    • ▌應對氣候變遷的考古教訓

    以上是19世紀捕鯨船航海日誌中的一小段節錄,目前來自跨領域學門的研究者——麻薩諸塞大學達特茅斯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歷史學系教授沃克(Timothy Walker),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海洋及氣候科學研究員鄔門霍芙(Caroline Ummenhofer),正攜手合作,與其他科學家及志工組成的團隊,一起努力發掘更多這樣的捕鯨船日誌,試圖建立一個歷史縱深更加長遠的氣候變遷模型。 伍茲霍爾的「捕鯨船日誌研究計畫」分析了捕鯨船日誌近5萬4千筆日常天氣記錄,迄今為止已從約4千3百個檔案群中解析出了110份日誌。這些紀錄大部分來自新英格蘭的私人和公共收藏中(新英格蘭...

    在沃克和鄔門霍芙眼中,捕鯨船日誌相較於其他船隻的航海日誌更值得深究,原因如下: 一、紀錄詳盡:百年前的捕鯨業具有重大商業價值,其航海日誌是商業保險和營運分析的重要文件,所以舉凡航線沿途的天候、氣溫、風向和風速、雲雨量、經緯度、行船軌跡、海況、甚至船員資料等,多半都是鉅細靡遺詳加描述,資訊量非常豐富,可供解析的數據資料也較一般船隻更多。 二、航行海域偏遠多元:為了捕鯨,捕鯨船隊常航行至較為冷僻偏遠的海域,是一般商船、貨輪、或是郵輪不會到達的地方,這補足了大量的地理資訊空白,所記錄下的天氣範圍更廣大。 三、行業歷史規模久遠:捕鯨業的歷史可追溯至200~300年前,所以歷史資料的縱深可以橫跨至少兩個世紀,同時因為捕鯨業具有一致的執業標準流程(SOP),隨著捕鯨業航線的不斷發展,可以取得的資料不僅數...

    像「捕鯨船日誌研究計畫」這樣,運用歷史資料或民族誌,來幫助氣候學家建立長期氣象模型的研究方法,其實並不是頭一遭。 例如,加拿大學術界推出的DRAW(Data Rescue:Archives & Weather)計畫——這是一個讓公民科學家和志工可以自由取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天文台所收藏的資料,並且協助重新編碼輸入到天文台的數位平台裡的計畫。該計畫自2017年發起以來,至少有450多名使用者貢獻己力,轉錄了900萬筆資料中的100多萬筆數據。 事實上,早在2010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就展開利用歷史文獻,轉錄氣候變遷紀錄的「老天錄」(O...

    除了前人的日誌,先人們的遺骸可能也留下一些事情要告訴我們。 在2023年1月發表的論文中,來自美國25所院校與研究機構的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聯手分析了人類遺骸與相關文獻資料,以瞭解以前的人們是如何應對環境的急遽變遷。這群學者研究了歷史上的「自然環境艱困時期」期間人們的生理健康情況,比較了各聚落或社群之間的社會特徵,以瞭解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之下,人們會有什麼不同的發展成果。 這群幾乎含括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甚至公衛學界領域菁英的作者群,進行了非常浩瀚且跨領域的研究分析。 首先,作者群運用生物考古學來測定人類的骸骨、牙齒等,以確定古代人類生活的準確時間帶與地理空間,然後,由體質人類學家、文化人類學家、歷史人類學家、生物人類學家以及公衛學家等接手進行大規模的文獻比對、民族誌分析和田野調查等等,逐步...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北卡羅萊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UNC Greensboro)生物考古學教授羅賓斯舒格(Gwen Robbins Schug),和其他研究人員重新分析了數十項現存的民族誌研究,這些研究橫跨5000年前到中世紀,包含北美、阿根廷、智利、中國、厄瓜多、英國、印度、日本、尼日、阿曼、巴基斯坦、秘魯、泰國和越南等地的社會型態,歸納出了這些社會應對環境壓力的異同之處,發現大型、僵化的社會在面對巨大氣候危機之時,其應對模式與更靈活、更注重合作的小社會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例如,西元前2200年左右有一場襲擊亞洲的大乾旱,這場乾旱持續了整個世紀,是過去10萬年來最嚴重的氣候事件之一。在乾旱來臨之前,如今的巴基斯坦一帶和印度西北部已經建立印度河流域文明,並有著密集、複雜的城市和貿易路線,但是痲...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主要依賴傳統研究結論來理解全球暖化造成的流動性潛在後果。但這些文獻經常危險地把複雜問題過度簡化為「人類不可避免地透過遷徙、最終使用暴力來應對環境危機」,甚至導致一種「厄運主義」,即認為人類總是躲不過氣候變遷帶來的鬥爭與滅亡,因而必須為了即將到來的暴力衝突做準備,以成為最後的倖存者。 因此,羅賓斯舒格在論文中呼籲: 如果我們主觀預設環境變遷必然導致人類遷徙,並且將之等同於四處掠奪資源,那麼順著這個思路而建立起的社會壁壘反將成為文明崩潰的標準路徑;但如果我們拒絕採取這種預設,著眼於讓「合作」與「共識」成為文化思維中的主流意識,致力於改善城市文明和現代性帶來的那些階級對立、僵固體制以及人際疏離等,種種不利於建立人類合作機制與彈性規範的因素,那麼人類就更有機會像過去眾多...

  4. 2021年6月30日 · 隨著高溫穹頂持續往內陸進逼,北美西半部除了將迎來嚴重的森林大火警報外,因極端熱浪而加劇的乾旱、密集落雷、與洪水,也恐引爆「混合式天災」的連鎖襲來。 前情提要: 〈47.5°C的加拿大:美加西岸大熱浪與極端「高溫穹頂」〉....

  5. 2024年5月14日 · 阿富汗10日遭遇豪雨導致的水災,圖為一名幼童在泥濘上艱難爬行。 圖/法新社. 請收聽下方連結: 阿富汗 北部5月10日起遭遇豪雨,洪水沖毀至少3,000棟房屋,原本已因連年旱災而相當脆弱的居民生計因此雪上加霜。 根據聯合國估計,至少已逾342人死亡,當中至少50名是兒童。 另有1,600人受傷、數百人失蹤。...

  6. 2022年1月26日 · 土耳其極端氣候災難之夏〉. 根據伊斯坦堡市政府的最新公告,這場從1月21日開始、24日起急遽暴降的暴風雪,是1月21日生成的地中海冬季風暴「艾爾皮斯」(Winter Storm Elpis,也是2020-21歐洲大陸的第10號冬季風暴)——艾爾皮斯於上周五生成後,已在希臘、塞浦勒斯、土耳其等地帶來罕見的強降雪,並在愛琴海沿岸的克里特島、伊斯坦堡等地造成大規模災情。...

  1. 10天天氣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