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 國家統一綱領 》,簡稱國統綱領 》,曾經是由 李登輝 時期所領導的 中國國民黨 執政的 中華民國政府 關於 中國大陸 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由中華民國 國家統一委員會 (簡稱國統會)於1991年2月23日國統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於同年3月14日獲 行政院 第2223次會議 通過。 國統綱領提出 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 ,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視為兩個存在的 政治實體 ,但是避談 主權 歸屬問題,希望將來追求 終極統一 。 這啟發了後續的 務實外交 、 兩國論 、 九二共識 與 一中各表 。 該原則最終於2006年2月27日由時任總統 陳水扁 於 國家安全會議 裁示「終止適用」 [1] ,並於2月28日正式宣告國家統一委員會與《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運作與適用。

  2. 國家統一委員會 ,簡稱 國統會 ,為 中華民國 的特殊 政府機構 ,於1990年10月7日由時任 中華民國總統 李登輝 宣佈成立。 其法源依據是《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非法定機關,為隸屬 中華民國總統府 的任務編組單位,設置的目的在主導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的發展,依據「民主、自由、均富」,力促 中國統一 ,並於1991年2月23日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 國家統一綱領 。 國統會成立後共舉行十四次會議,最後一次集會是在1999年4月8日,相對於因應 美國總統 柯林頓 訪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 提出「新三不」 [1] 的前次集會仍大致維持原有論述,到了此次集會則並未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結論,而是強調朝「縮小雙方發展差距,促成兩岸融合」的說法,尤其強調「促進雙方關係正常化」。

  3. 國家統一委員會 ,簡稱 國統會 ,為 中華民國 的特殊 政府機構 ,於1990年10月7日由時任 中華民國總統 李登輝 宣佈成立。 其法源依據是《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非法定機關,為隸屬 中華民國總統府 的任務編組單位,設置的目的在主導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的發展,依據「民主、自由、均富」,力促 中國統一 ,並於1991年2月23日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 國家統一綱領 。 國統會成立後共舉行十四次會議,最後一次集會是在1999年4月8日,相對於因應 美國總統 柯林頓 訪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 提出「新三不」 [1] 的前次集會仍大致維持原有論述,到了此次集會則並未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結論,而是強調朝「縮小雙方發展差距,促成兩岸融合」的說法,尤其強調「促進雙方關係正常化」。

  4. 國家統一綱領》,簡稱國統綱領》,曾經是由李登輝時期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關於中國大陸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由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於1991年2月23日國統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并于同年3月14日獲行政院 第2223次會

  5. 中華民是中華民家元首,設立於1948年,繼承民政府主席的職能。 依據《中華民憲法》規定,中華民對外代表中華民,可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對內得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宣布戒严,行使大赦、特赦、减刑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

  6.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職權由 國家主席 與全國人大常委會聯合行使,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決策,國家主席負責公佈。 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列表 [ 編輯] 中國共產黨 多黨聯合代行職權. 時間軸 [ 編輯] 在世前任國家元首 [ 編輯] 截至2024年5月,在世的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有1位: 最近 去世 的一位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是 江澤民 ,他於2022年11月30日在 上海 去世,享耆壽96歲 [11] 。 注釋 [ 編輯] ^ 得票率以「贊成票數/代表實際出席人數」方式計算。 八屆人大共有2977名代表 [4] ,選舉國家主席中,有2909名代表投票:贊成2849票,反對和棄權共有60票。 [5] 參考文獻 [ 編輯] ^ 新華社北京. 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胜利结束.

  7. 简体. 工具. 《 国家统一纲领 》,简称《 国统纲领 》,曾经是由 李登辉 时期所领导的 中国国民党 执政的 中华民国政府 关于 中国大陆 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 由中华民国 国家统一委员会 (简称国统会)于1991年2月23日国统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3月14日获 行政院 第2223次会议 通过。 国统纲领提出 一个中国,两个政治实体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视为两个存在的 政治实体 ,但是避谈 主权 归属问题,希望将来追求 终极统一 。 这启发了后续的 务实外交 、 两国论 、 九二共识 与 一中各表 。 该原则最终于2006年2月27日由时任总统 陈水扁 于 国家安全会议 裁示“终止适用” [1] ,并于2月28日正式宣告国家统一委员会与《国家统一纲领》终止运作与适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