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中共軍演 自己船離奇沉沒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5月20日就職,三天之後,中共軍方開始為期兩天的環臺軍演。結果臺灣島內平靜如昔,股市不跌反漲,中國A股卻三大指數集體下跌。與中國股市下跌同時發生的,還有中國拖船「聯合啟瑞」輪在東海 ...

  2. 2024年6月11日 · 軍演期間,網路上流傳共擊落我國伴飛戰機,經研判這則假訊息可能會引起國人恐慌,立即製作圖卡上傳國防部發言人臉書加以澄清。

    • 中共對台周邊海域發射彈道飛彈
    • 火箭軍「常導」角色
    • 台海危機中運用的短、中程彈道飛彈
    • 傳聞使用東風17極音速飛彈應非事實
    • 飛彈攻擊的戰略意涵
    • Phl-191長程多管火箭
    • 彈道飛彈防禦課題

    依國防部新聞稿,中共發射了11枚飛彈,以東風15B最多,發射地點在3處,其中2處在浙江及福建沿海,1處在江西。這些應均屬於火箭軍部署於東部戰區61基地,下轄7個旅,駐地包括江西樂平、浙江金華、江西贛州、福建永安、廣東梅州、安徽石台及祁門等地,配備短程及中程戰術飛彈。 國軍對飛彈威脅的偵測,主要依賴樂山的AN/FPS-115「鋪路爪」(PAVE PAWS)長程預警雷達, 偵測距離可達4,000公里。日本防衛省則發布偵測到的9枚飛彈的彈著點。其中有5枚落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日本目前用於偵測彈道飛彈的預警雷達,為4座J/FPS-5預警雷達,設置在沖繩的J/FPS-5雷達,具3面相位陣列雷達,在L/S波段操作,偵測距離達2,000公里,可覆蓋日本本土及中國大陸東部區域,另外其金剛級及愛宕級護衛艦上的...

    2015年中共實施軍改後,將第二砲兵提升為獨立的「火箭軍」,其組成包括核飛彈部隊、常規(傳統彈頭)飛彈部隊、保障部隊等,下轄飛彈基地。依2019年中共「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火箭軍的任務是「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 傳統飛彈任務包括對敵方重要目標實施火力突擊、協同空軍奪取制空權,協同海軍奪取制海權、協同陸軍奪取陸上作戰主動權、實施傳統威懾等。具體的任務包括突擊敵指揮中心、通訊樞紐、雷達站、敵飛彈陣地、空軍及海軍基地、登陸場、空降場、鐵路集結場、橋樑、兵力集結點、後勤基地、能源設施、電力中心;突擊敵航空母艦戰鬥群;實施傳統軍事威懾,目的在癱瘓敵指揮體系、削弱敵軍事實力及持續作戰能力、敵造成心理震撼,...

    中共彈道飛彈約可分為短程(1000公里以內)、短中程(1000至3000公里)、長中程(超過3000公里)、洲際飛彈等,目前用於威脅台灣的飛彈種類,可能包括東風11型短程飛彈,射程約300至600公里;東風15型短程飛彈,射程600至900公里,最新的東風15C採慣性導引、GPS(或北斗衛星)導引,終端控制;東風16中程彈道飛彈,射程約1,200至1,500公里。這些飛彈均為兩截式,採用固態燃料,發射準備時間可以大幅縮短,並採用8輪或10輪運輸車,進行山區或平面道路機動。以東風11為例,其發射車為萬山特種車輛集團生產的WS2400運輸車,由1980年代俄製MAZ543發展而來。 飛彈旅是火箭軍的基本作戰單位,下轄4至6個發射營,是基本火力單位,每一個營有6輛發射車,另包括其他作戰支援單位。傳...

    有大陸專家指出,此次軍演也使用東風17極音速飛彈,其射程約3,000公里,被認是另一種可用於打擊美國航空母艦的長程反艦武器。極音速指以超過音速5倍速度在大氣中飛行,東風17的彈頭採乘波體(Wave Rider)設計,可藉壓縮升力及震波飛行,在彈道中途多次變軌飛行,而非僅是以抛物線下墜,其軌跡難以推算。目前美方亦認為極音速飛彈仍難以偵測,對現有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是一大挑戰,需發展新的方式加以偵測及攔截。然而其製造成本可能較高,且射程達較遠,應未在此次飛彈危機中運用。

    中共較偏好運用長程武器如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而非機載的短程精準炸彈。在不同的想定或研究中,都認為中共不論在大規模、中等或小規模的衝突中,首先運用的武器必然都是彈道飛彈,這是中共在海、空兵力不具優勢時,奪取制空、制海權的重要保證,當敵方空軍基地受損後,較容易奪取制空權,再利用空中優勢打擊敵方海軍並進而奪取制海權,接著利用制空及制海的優勢實施三棲登陸,達成戰役目的。即使中共近年海、空軍軍力大幅提升,但仍較偏好空射或陸基長程飛彈,而非機載精準武器,顯示中共可能自認在奪取制空權時,其空軍精準打擊能力仍然有限,目前擔任殺手鐧角色的精準打擊任務,大部分仍由火箭軍擔負。 但長程距外武器不如機載導引武器精準,價格昂貴,彈頭破壞力有時與較小型的攻擊目標也不相稱,且無法攻擊移動目標。中共第5代戰機若順利量產服役...

    在平潭發射的長程多管火箭(遠火),應為PHL-191,此為解放軍陸軍所擁有的長程打擊火力,中共軍工集團發展的長程多管火箭有多種型式,但解放軍採用的是北方工業集團發展的AR-5長程火箭,制式編號為PHL-191,其中P為砲、H為火箭、L為輪型,取拼音首字的縮寫。該型輪型多管火箭有2種火箭,分別為火龍280,口徑為370公厘,射程涵蓋60公里至300公里範圍;火龍280A,口徑為750公厘,射程可達500公里,採北斗衛星定位導引及氣動力舵面,可修正彈道,誤差圓周在30公尺內。此類長程火箭因數量多,成本較低,精準打擊能力提升,將會逐步取代短程飛彈,執行戰術打擊任務,因此未來應考慮研發與部署短程防禦能力,應付長程火箭等新興威脅。

    國軍現有的愛國者2、3型飛彈、天弓3型飛彈,都具一定防禦能力,主要是針對具有威脅的來襲飛彈,在彈道末端加以攔截,對付目標將是以東風11、東風15等短程飛彈為主。中共用於打擊遠距海上目標的飛彈,包括東風21D及東風26,未來可能會以東風17極超音速飛彈打擊航空母艦。中、長程飛彈即使越過台灣上空,因其在彈道重返階段高度甚高,對地面目標亦不具威脅,並非現有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攔截目標,並無攔截必要。極音速武器亦不至於用在台海戰役,但不排除將來類似概念普及化後,成為台灣的新威脅。 此次台海危機,正好可讓國軍檢驗現有飛彈防禦體系的防禦與偵測能力。另外,未來亦可考慮在主戰艦艇上建制海上飛彈偵測與防禦能力,擴大飛彈防禦範圍,增加飛彈防禦及保護的範圍。 另外,除部署飛彈防禦系統外,亦需結合隱蔽、分散、機動、備...

  3. 3 天前 · 近期中共在臺海周邊海域進行實彈軍演,藉由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後的機會,試圖打破區域的和平遊戲規則,與1996年臺海危機最大的差異是:共機多次突破臺灣海峽中線、封鎖我部分海空域、多枚彈道飛彈橫越上空、共艦繞行我東部海域、軍民 ...

    • 中共軍演1
    • 中共軍演2
    • 中共軍演3
    • 中共軍演4
  4. 2024年6月10日 · 以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女士訪台為由,2022年8月4日中共解放軍在台灣周遭展開包含實彈射擊在內的一系列軍事演習行動。 事件發生前中共即以相當高調方式進行多方的警告,希望能達到嚇阻的效果,在嚇阻訪台失敗的情況下,中共改以展現軍事武力與切斷美、中溝通管道的方式來升級警告態勢,意欲藉以遏止國際上擴大對台灣的支持。 「拒止」與「嚇阻」的差異. 自俄烏戰爭至當前中共軍事演習行動的發展,可以發現以傳統文攻嚇阻的效果並不顯著,以下先從定義面釐清「拒止(denial)」與「嚇阻(deterrence)」戰略意義上的差異。 「拒止」意指以不試圖改變對手想法的手段,來阻止其採取敵意的行動,使其無法達成行動的目的,即是將對手的目標置於其遙不可及的範圍,而不管其行動的決心。

  5. 2022年8月13日 · 台灣社會正視並提升數位韌性. 中共軍演對台肆無忌憚地遂行網攻與認知作戰,一方面等於證實台灣政府一直大聲呼籲必須謹慎因應的中共網攻及認知作戰威脅,讓台灣民眾短期間內意識到加強媒體識讀、網安防護與全民心防之重要,無形中提升台灣的整體戰備與心理認知韌性;另一方面,中共網攻除驗證台灣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之資安防護,也讓台灣政府、企業及民眾未來或能屏除政治意識形態紛爭,正視並檢視資通訊軟硬體供應鏈安全,這樣一來,將有助於近期內加速提升台灣數位韌性,以因應境外敵對勢力的資訊作戰威脅。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文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關鍵字: 網路攻擊 認知作戰 混合戰 台鐵車站電子看板.

  6. 2024年5月18日 · 大台北對話:中共軍演後 台灣的戰略需要與改變. 讚 432. 張延廷 、 蔡裕明 、 戴萬欽 2022年08月17日 07:00:00. 分享 : Facebook Line Twitter Copy. 中國軍演後,美國將會在第一島鏈大力加強防衛部署,尤其是在關島。. (美聯社). 對話時間:2022年8月2日. 與會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