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今(2024)年 4 月 1 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造成七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IRGC軍官死亡4 月 13 伊朗旋即從本土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攻擊以武力反擊前述行動。 自 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伊朗政府便以反對以色列作為其意識形態的核心非但不承認以色列乃主權國家更暗中支持各式反以色列鬥爭」,如哈馬斯在內的巴勒斯坦組織和黎巴嫩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揚言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徹底抹去。 但僅憑意識形態的不悅,伊朗就能發動相關反擊嗎? 國際法怎麼看? 伊朗可否襲擊以色列? 以色列又可否反擊?

  2. 2023年3月6日 · 美國往往將伊朗形容為納粹統治下的德國與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兩者的混合物它是策劃將革命輸出到中東各處的一股邪惡力量夢想著重建疆域廣大的古老伊朗帝國並且用足以傳送大規模殺傷力武器遠至以色列歐洲甚至北美的長程巡弋飛彈遂行其核武野心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 年令美國屈辱不堪的人質危機中伊朗學生入侵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抓走五十五名外交官將他們當作人質扣留四百四十四天並喊出嘲弄的口號美國動不了我們一根汗毛」,此事亦造成兩國極深的嫌隙。 反之,伊朗也將美國形容為好戰的殖民帝國勢力,用他們的話來說,美國是「吞噬世界的傲慢撒旦」,決心「顛覆政權」,統治整個伊朗。 他們要不就是恢復舊秩序,倘若此舉無法實現,就是將伊朗支解為許多小的民族飛地。 兩國發現他們宛如被鎖在同一個鐵籠內。

  3. 2023年10月20日 · 以色列的護照不被伊朗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承認外國人無法持以色列護照入境。 少數阿拉伯國家甚至拒絕含有以色列出入境記錄、簽證的任何國家護照。 這些阿拉伯國家因為巴勒斯坦問題,不願意承認以色列的主權地位。 由於彭文正護照被扣留,無法申請簽證,如果沒有其他合法居留美國事由,未來恐面臨違法滯留美國而不得不回國的情況。 特殊的護照. 除了國家簽發的護照以外,國際組織也可以提供具有類似護照效力的旅行證件。 例如聯合國也會提供通行證給聯合國所屬的官員及公務員,不過並非所有國家都承認聯合國通行證。 至於難民跟無國籍人,依據聯合國相關人權公約的規定,締約國有義務提供領土內的難民及無國籍人旅行證件。 我國規定,無國籍人於取得我國國籍後,才可以申請護照。

    • 強尼戴普 v. 安珀赫德:台灣也會出現這樣的法庭轉播嗎?|李劍非
    • 美國法庭的直播進化史:州法院多數開綠燈
    • 直播?不要直播?這對聯邦法院是個問題
    • 直播的優劣大車拚
    • 台灣有機會法庭直播嗎?

    作者:李劍非律師,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美國影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和安柏赫德(Amber Heard)離婚後互控誹謗的「世紀大審判」仍在進行,因為法庭所在地維吉尼亞州允許法院開庭全程轉播,遠在台灣的我們也才能夠跟著全球「追劇」。 就連親友間的話題,都離不開這場審判的最新進展;您是否也被問過:「法庭直播劇,看了嗎?」關心之餘,各位看倌可有一些好奇?為什麼美國法庭審判可以直播?為什麼台灣都沒有法庭直播劇可以看(大法官就憲法案件的直播,是少數例外)?

    雖然州法院普遍開放直播,但一切也是經過漫長演進。 本來,在1965年的Estes v. Texas案中,聯邦最高法院認為:德州法院於開庭時允許影像報導,侵害被告公平受審的權利,違反正當法律程序。面對聯邦最高法院的態度,多數州開始禁止法庭內的影像報導。 但到了1981年,隨著電視及轉播技術盛行,在Chandler v. Florida案中,聯邦最高法院轉而認為:憲法並未限制州是否開放刑事審判轉播的權力,也就沒有理由阻止州在法庭嘗試新科技。自此,多數州逐漸開放法庭直播──但把審判公諸於世的作法,在下面案子又引發討論。 1995年,辛普森(O.J. Simpson)殺妻案轟動全美;該案涉及全美退役美式足球名將──辛普森涉嫌殺害前妻的巨大爭議。最後,法院雖基於無罪推定及檢方舉證不足,進而判決辛普森無...

    與州法院相比,其普遍開放法庭直播的態度,聯邦法院體系顯得保守許多。在歷史上,聯邦法院雖曾多次認真評估是否開放法庭直播,但僅止於法庭個案判斷、未演化為全面許可。 早在1946年,《聯邦刑事程序法》(Federal Rule of Criminal Procedure 53)即規定,法庭內原則上禁止照相及轉播。1972年起,《美國法官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 of United States Judges)更明定禁止在刑事及民事法庭中轉播、直播或錄影、音。 時間快速拉至1990年代,由聯邦法院法官組成之司法會議(Judicial Conference)考慮研究開放法庭直播的可行性,遂自1991年開始,先於幾個聯邦上訴巡迴法院及地方法院試辦。至1996年時,司法會議授權各上訴法院...

    除了法院本身的態度,美國社群一直都存在法庭直播的正反爭辯。 贊成方所採取的論點包括: 1. 可以實現公開直接審判 2. 保障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 3. 讓政府公開透明 4. 有助於公眾法治教育之提升 反對方則認為: 1. 新聞自由並不包括絕對保障可以在法院中直播或錄影之權利 2. 法官、陪審團、當事人及證人可能會受到外部關注而產生不良影響審判 3. 減損法院高度進而影響公共信賴 4. 法庭直播之教育意義有限 我們如果仔細分析上述爭點,可以發現是否能進一步提升新聞自由(而非侵害言論自由)、法院信賴、政府透明甚或法治教育,都較屬於見仁見智的政策選擇。而法庭直播是否能落實公開審判的要求,又或是否影響審判中立及正當程序,則會是憲法層次的問題。由美國經驗看來,法庭直播確實各有利弊,也涉及深刻的價值判斷,...

    台灣目前除了憲法法庭開庭採取直播外,一般法院依照《法院組織法》是不允許開庭直播的。而我國的爭論,正如美國過去分析的重點,多半聚焦人民公開審判的權利,並關注是否會影響審判公正。 我國憲法案例及法律都有要求「公開審判」,但這樣的要求是否包括開放法庭直播呢?從制憲當初的時空背景來看,當時所要求的公開審判,哪有可能想像到現今的直播技術?此外,也有人會認為:如果已經可以旁聽開庭,為何還需要開庭直播?但反面來說,如果已經允許旁聽開庭,為何不盡可能讓更多人可以透過直播觀賞開庭審判呢? 開庭直播,固然可能會影響參與審判的相關人士,包括法官及兩造或證人等,確實為了維護審判品質及正當程序要謹慎為之。但另一方面,旁聽人數如果爆滿,又或媒體的庭後報導與訪問,難道就不會影響當事人的生活或審判心證嗎?既然同樣會影響審判...

  4. 2023年2月23日 · 伊朗破天荒空襲以色列是一種正當防衛國際法怎麼看?|國際瞭望 以色列可否回擊?聯合國又會有何動作?趕緊來看!

  5. 2023年3月1日 ·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地。 在希伯來文中,是遺產和和平的合成詞;在阿拉伯文的名稱中,則有聖人之家的意思。 顯見在不同文化中,這個地名都有著不平凡的名稱。 根據聖經,大衛王從耶布斯人手中征服了這座城市,並將其確立為以色列聯合王國的首都,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則建造第一座聖殿;對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是耶穌受難和復活的地方;而對伊斯蘭教來說,耶路撒冷是真主默罕默德升天(「登霄」)以及和真主對話的地點,是僅次於麥加和麥地那的第三大城市。 可見耶路撒冷對各個信仰的重要性。 在西元66年,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統治而發生戰爭,最後耶路撒冷被羅馬帝國攻破,並拆除城牆以及猶太人信仰的聖殿,並興建羅馬神廟,羅馬皇帝並驅逐猶太人離開。

  6. 2023年5月4日 · 國際法院. 國際法的形成. 在國內法體系下,有高於人與人之間的權力,就是國家政府,有權制定規範國內每個人的法律,而這個權力就是「主權(sovereignty)」,所謂的主權就是「對內最高,對外排他」;也因為國家主權的存在,使國際社會上各個國家仍保留有相當的權力,世界上並沒有高於各國之上的政府,得以制定規範各國的法律。 因此, 原則上,國際法要經過各國自願性的同意,才會對該國產生拘束力。 也因為國際社會沒有所謂的「國際立法院」的存在,因此國際法的形塑要透過尋找「法源(sources))」,也就是法律的來源,作為國家行為的規範依據 。 一般認為國際法的法源,主要依據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第一條: 「法院對於陳訴各項爭端,應依國際法裁判時應適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