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2日 · 請先備妥本人/代領人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碼、本人/代領人金融機構帳號、發放對象健保卡號(健保卡左下角12碼)※未滿13歲可被父母或監護人代領;最多代領4位(含本人5位)。

  2. 2024年5月24日 · 每年報稅時讓人最頭疼的應該就是如何計算繳納金額,不過財政部提供了計算公式幫助大家。 1.綜合所得淨額=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2.應納稅額=所得淨額 x 適用稅率 – 累進差額. 3.應繳(退)金額=應納稅額 – 扣款稅額及可扣抵稅額. 報稅須知3:報稅管道. 1.手機、電腦申報. 電腦申報的部分只要用瀏覽頁開啟 網頁 就可以使用報稅服務,不過也有許多人擔心電腦申報家中可能沒有讀卡機,或是裝置與電腦相容性的種種問題,但其實財政部早有推出「查詢碼」登入方式,只要用健保卡到各大超商插卡操作、列印查詢碼就可以用,並按照驗證身份、填寫資料、確認稅額、繳(退)税以及申報完成的五個步驟就能成功完成報稅! 2.人工申報.

  3. 2021年6月3日 · 2020 年公佈的辦法中,自營業者必須是投保金額 2.4 萬元以下,才能領取 3 萬元紓困金,2021 年新的辦法為,投保金額超過 2.4 萬元的民眾,也可領取 1 萬元,經過排富後,基本上所有自營業者都可以得到紓困。 而領取的辦法也改為線上,避免群聚,只要去年申請過、有存摺資料、合乎資格的人,6 月 4 日起就會直接入帳,如果沒有申請過,也會在 6 月 7 日開放使用線上申請書,不用臨櫃。 企業部分:營收少 5 成企業,勞工每人補助 4 萬. 另外,在企業補助的部分,只要今年 5、6、7 月任 1 個月營收,比較 2019 年同月或 2021 年 3~4 月月平均減少 5 成以上,就直接依員工數每位員工 4 萬額度,來補貼企業相關營運支出、租金及人事費用等維持經營之必要成本。

  4. 2023年4月28日 · 兆豐銀行. 今年只要用兆豐卡綁台灣 Pay 繳納綜所稅,除了不限金額就送 100 元,繳稅滿額還能賺 6000 元回饋,若是想分期,除了可選 3、6 期 0 利率,最高還能分到 30 期,優惠年利率僅 2.88%。 兆豐卡綁台灣 Pay 繳綜所稅再賺 6 千元! 兆豐今年逆向操作,大放福利給全台小資族,同步推動無現金支付的繳稅方式,今年特地開放繳稅不限金額筆筆回饋 100 元的優惠方案,只要透過台灣 Pay 綁定兆豐金融卡或信用卡,繳稅 3 萬元以下都有 100 元可拿,繳稅滿額,綁信用卡最高可獲 1 千元回饋,綁金融卡最高更可賺到 6 千元回饋,若首次開立數位帳戶,還會加送日幣 1 千元,享受多重小確幸。 圖/兆豐銀行提供.

    • 千萬發票未領1
    • 千萬發票未領2
    • 千萬發票未領3
    • 千萬發票未領4
    • 千萬發票未領5
  5. 2019年8月27日 · 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日期:2019 年 8 月 27 日 作者: 盧映慈. 從小到大,無論是學校的新生體檢,還是公司的員工健檢,在這麼多健康檢查之下,相信大家對於「驗尿」一定不陌生。 不過雖然驗尿是最普遍的檢查項目之一,但如果要大家說出「驗尿」前到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相信還是說不太完整,不過沒有完整了解驗尿前要做的準備,檢驗的結果很可能就不是正確的,既然都要做檢查了,還是做好做滿才對。 驗尿到底是要檢查什麼? 如果仔細看健檢報告上的項目,通常會有一個「肝功能檢查」,但很少出現「腎功能檢查」,因為腎功能是分別利用血液檢查跟尿液檢查來判斷的。

  6. 2022年4月22日 · 哪種情況家長符合申請條件? 孩子領有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通知書. 隔離期間未違反相關規定. 若想申請防疫補償金,需先檢查自己或孩子是否有收到衛生所或衛生局開立的「居家隔離通知書」,一定要有通知書並符合相關條件,都能向政府申請「每日1000 元」的防疫補償金。 只是家長如果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是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是不能請特休的方式在家來進行申請。 申請需要準備哪些資料? 若是符合申請資格,只要在隔離後「兩年內」皆可提出申請,可以透過 網路 、郵寄或臨櫃申辦,需要準備以下的資料: 身分證:未滿 15 歲者使用健保卡、戶口名簿. 衛生單位開立完整隔離通知書. 孩子或法定代理人存摺. 未滿 20 歲需檢附法定代理人同意書.

  7. 2020年6月12日 · 健保署急著在臉書上po出懶人包,講解自付差額的重點,其中強調這項新制的規範對象是「民眾自付差額特材」,也就是健保負擔一部分、其餘民眾負擔的醫材,而不是「全額自費醫材」,原訂相關新制將在8月1日上路。 健保署在臉書po出圖文懶人包向民眾說明/圖片翻攝:健保署臉書. 新措施的重點是對相同功能、不同廠牌的健保特材 (健保給付醫療器材)訂出「核定費用」以及「健保給付上限」,經對照後,就可以知道價差上限,以避免同一種醫材在不同院所有不同收費情況。 健保署在臉書po出圖文懶人包向民眾說明/圖片翻攝:健保署臉書. 健保署表示,這是過去一年半來,與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代表,並同時參考其他國家的制度,首度落實健保法第45條規範,針對「民眾自付差額特材」匡列八大類352項品項,分別訂定民眾負擔上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