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高溫資訊

    •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明(26)日屏東縣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請特別注意。高雄市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桃園市、嘉義市為黃色燈號,請注意。

      發布時間:06/25 17:35

  2. 2020年6月5日 ·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下,台灣夏季氣溫屢屢創下新高,豔陽與酷暑熱得讓人受不了,每到夏天,總有許多因高溫造成的健康問題頻頻發生,甚至是熱出人命的新聞事件。. 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正裕指出,以下幾種都是熱出來的疾病,很多都與 ...

    • 炎熱,心腦血管病的「 火藥桶 」
    • 有研究表明,當氣溫上升到32℃以上時,腦中風的發生率較平時高出66%,並且隨著氣溫的升高,危險性還會增加,這一現象被稱為「熱中風」。
    • 血管不好,從頭傷到腳
    • 夏季護血管,做到6個「謹慎」

    夏季酷熱難耐,在這種環境下,一些疾病也開始頻繁冒頭,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它對人體主要有以下影響: 突發腦中風、心臟病 作為人們熟知的腦血管病,中風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零度以下的嚴冬,一個就是32℃以上的盛夏。

    夏季天氣炎熱,溫度對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會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悶熱天氣,空氣中濕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本身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更容易突發心臟病、腦中風。 缺血、心腦血管堵塞 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會明顯加快,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這本身就加重了心臟負擔,加上夏天人出汗多,水分隨汗液大量蒸發,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更容易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 心絞痛、腦梗塞等引發猝死 夏天人的睡眠質量會有一定程度下降,情緒容易煩躁,更易引發心絞痛、腦梗塞等疾病,甚至猝死。 雖然猝死發生得總是很突然,如果留心觀察,猝死的發生並非完全無聲無息。其實在這之前,身體的健康狀況已經出現了問題,但卻沒有引起病人的重視。

    血管作為人體營養輸送的重要管道,遍布全身各處。一旦出現病變,會誘發各種疾病,嚴重時甚至會致命。 頭:影響認知 現代人由於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腦袋裡的大動脈血管壁上也悄悄產生了斑塊。 斑塊一點點長大,血壓平穩時,還算相對安全。若血壓突然升高,斑塊就會被「刺激」脫落,衝向細小動脈,導致腦梗死。 同時,血管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個別地方還會產生「鼓包」(微小的動脈瘤),一旦破裂,就是腦出血。 頸:誘發卒中 頸動脈是一個流向大腦的血液通道,各種原因造成的該通道內部管徑變小,就稱作頸動脈狹窄。最常見導致頸動脈狹窄的原因是頸動脈硬化,臨床上80%以上的人都屬於這個情況。 動脈硬化過程與水管中水鏽形成非常類似:最初表現為動脈管壁上出現硬化斑塊,隨著斑塊一點點增大,最終形成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還是...

    高溫來襲,養護血管是你必做的功課,雖然血管「崩潰」很可怕,不妨學會這6個「謹慎」,幫你安然度夏。 1.慎用冷氣 室外溫度很高,突然進入溫度較低的冷氣房,人的體表血管會迅速、大面積收縮,血壓劇烈波動,誘發卒中。 再熱的天氣,冷氣溫度也不能開太低,應在26℃左右,不要開到20℃以下。 2.慎喝冷飲 高溫導致水分流失較多,使血液濃縮,血容量不足,重要器官供血減少,誘發卒中。 建議多喝溫開水,少喝冰鎮飲料等。 3.慎大吃大喝 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避免吃大魚大肉、喝大酒。 建議多吃番茄、青菜、蘋果等新鮮蔬果,適量食用黑木耳、燕麥片,有助降低血黏度。 4.慎發脾氣 炎熱夏日,火氣很旺,人們容易焦慮動怒,這是腦血管病發病的重要誘因。 越是炎熱,越不能煩躁,而要保持心情愉快,積極樂觀地面對一切。...

  3. 2024年6月16日 · 據健保大數據研究顯示,全台因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十年內成長九倍。近期全台氣溫升高,台東縣昨出現四十度極端高溫,恐增加心衰竭...

  4. 2023年5月26日 · 天氣逐漸炎熱,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或工作,暴露於高溫環境的頻率或時間增加,衛福部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熱傷害6大風險族群包括: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及體重過重者,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曝曬於高溫環境下,並。

  5. 2020年6月6日 · 當人體在 高溫 環境下,無法調解體溫來散熱,進而產生不適之症狀,統稱熱傷害。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表示,高溫濕熱人體難以有效散熱,若在高溫下短時間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暴露悶熱環境中,容易造成體液大量流失,若沒有適時 補充水分 和鹽分,便容易導致熱傷害,甚至出現 橫紋肌溶解症 、 急性腎衰竭 等併發症。 葉哲廷醫師說明,...

  6. 2019年7月9日 · 中央氣象局統計,台北6月就有11天高溫達35度以上、7月截至今天(9日)就有4天逾35度高溫,下周預報更是每天都達35度以上極端高溫。 氣象專家說,放高溫假並不容易,但是雇主應該讓戶外工作者在高溫時增加休息時間。

  7. 2016年7月23日 · 為何一般人體溫為36–37度 但外界氣溫超過30度就覺得熱?. 記者/陳立凱攝影. 一、 體感溫度 和氣溫的關係.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為36-37℃,理論上環境氣溫比體溫高時才會感覺熱,但在夏天,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經驗,當外界氣溫超過30℃就覺得熱,明明比體溫低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