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南部養殖以嘉義、台南跟高雄為多,而高雄養殖採深水式養殖,更因地利緣故氣候較為穩定,收成穩定不易受價格波動,通常會在中秋節前後開始收成販售,海口人更會把虱目魚風乾後烤,別有一番風味。

    • 漯底斗笠的黃金年代
    • 傳承與創新
    • 縫製斗笠大挑戰

    「民國60至75年左右,每年能銷售60萬頂斗笠。」彌陀區漯底社區總幹事李秀金回憶起漯底斗笠的全盛時期,當時還能外銷中國大陸,成功嶺大專集訓,每年用掉2萬頂的斗笠亦來自於此。漯底舊時地名為「頂厝」,因為銷售量大、品質好又耐用,「頂厝瓜笠」聲名大噪。 漯底里引進斗笠編製技術已有百年歷史,早期僅為里民農閒或捕魚淡季時的副業,後來需求量變大,盤商從台南關廟一帶批來更多原料,原本住在隔壁村的李秀金說,「小時候會來漯底向盤商秤竹籜回家加工,一公斤5角,幫自己賺學費。」當時家家戶戶,從老到小都投入斗笠生產鏈,完成後用腳踏車載運,沿路販售至台南、屏東一帶,一輛腳踏車就可堆疊千頂斗笠。 民國75年後,塑膠製斗笠大量生產,擠壓手工編製市場,逐漸無法與機器爭量,產業開始沒落,現在市面上的手工斗笠,多來自人力成本較...

    手工斗笠的原料是桂竹,從剖竹蔑、處理竹籜、編製斗笠胎、綁竹籜、硫磺煙燻,步驟繁複,尤其竹編技藝考驗真功夫,即使是熟練的婦女,做好一個斗笠胎也需要4~5小時。 102年,李秀金接下社區總幹事的職務,發現社區中會手工編製斗笠的耆老越來越少,為了保留這項文化與技藝,在社區活動中心二樓,籌設斗笠展示館,邀請耆老開課傳授製作,培育在地種子。志工為我們示範苦學多時的編織技藝,只見雙手靈活飛舞,雜亂無章的竹條,逐漸形塑成立體的鏤空斗笠胎,手法快得令人瞠目結舌。 傳統加入創新元素,才能讓斗笠從農村時代的實用角色,變身吸引年輕人的文創商品。李秀金和社區媽媽們積極開發斗笠的變化型,縮小尺寸的可愛小吊飾,鏤空斗笠胎製成燈具,或以彩繪、黏貼花布展現斗笠的新美感,此外,竹編工藝還能運用於編製竹簍、杯墊、遮光簾等。

    自去年開始,漯底社區配合農委會的一日農夫體驗活動,開發各種有趣好玩的手作課程,包含做泡菜、擠魚丸等,其中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就是斗笠DIY,嘗試自己縫綁竹籜,或體驗簡單版的小斗笠花布創作。 難得拜訪漯底,我們志氣高昂地挑戰綁斗笠。孫阿姨耐心講解示範,指導我們縫竹籜同步在笠緣加框、整編竹籜並用塑膠環固定、鐵環壓製成型、最後以尼龍繩交叉綁好斗笠,平常只會敲鍵盤的手,拿起針線就是笨拙,從前漯底孩子幾分鐘就完成的工作,我們花上一個鐘頭,最後還是在孫阿姨的協助下才完工。捧著第一次縫製的斗笠,不僅有滿滿的成就感,對這項傳統工藝又多了一份敬意。

  2. 傳統學徒出身的金工職人. 「真金不怕火煉」,無不表達黃金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價值,對入行35年的陳俊源而言,日復一日打磨金飾工作,早已不為所動。. 看他拿著戳刀,專注地戳磨拋光手上的金飾手環,這些都僅僅是陳俊源所說的基本功而已。. 國中畢業就 ...

  3. 小農直售,買到新鮮吃得安心. 微風市集每個攤位掛上綠色的農民布條,「盧定楠:永田農家」、「余清日:余稼莊農場」、「蘇冠宇:創世紀有機農場」、「卓加山:美濃有機米產銷班」……大約30到40個攤位,每個布條都有農友名字、農場、栽種面積、品項及 ...

  4. 高雄畫刊 電子月刊和紙本雙月刊,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高雄各地景點、美食、歷史、文化等,並邀請各行各業的達人與我們分享這城市的生活經驗,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黃金價格1
    • 黃金價格2
    • 黃金價格3
    • 黃金價格4
    • 黃金價格5
  5. Information. 電話:0982-242-545. 地址:高雄市橋頭區糖廠路廠區1巷2號. 營業時間:週四13:00~17:30,週五至週一11:00~17:30,週二、三公休. FB粉絲團:吉照故里茶道院.

  6. 2021年初,「食品界米其林」的比利時《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出爐,來自高雄農改場的147號「香鑽米」勇奪3顆星最高榮譽。. 農會與小農攜手合作把台灣香米推上國際舞台,讓台灣米的甜、Q、香,驚艷全世界。. 147號金鑽香米口感細緻黏彈性佳,熱食或冷吃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