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6日 · 位於島鏈正中間的台灣,可謂西太平洋上最關鍵的戰略要地。 根據9月剛發表的 國防部2023年版「國防報告書」 資料,台灣不只有軍事上的重要意義,於貿易、民生領域亦同,全球約50%貨輪需經過台灣海峽,台北飛航情報區共有18條國際航線,為連結東南亞與東北亞、北美洲三地的必經空域。 從對馬海峽到宮古海峽的解放軍軌跡:日本為何走向戰略清晰化. 解放軍對西南海域的布局,是為阻礙台灣盟友由巴士海峽介入台海。 至於對日本海域的侵擾,則凸顯解放軍希望嚇阻台海北方的駐日美軍、日本自衛隊。 日本過去的主要假想敵為俄羅斯與北韓,但綜觀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起飛」紀錄,自2019年至今,共機對日騷擾數量達2,430次,已占全日本防空區的比例7成。

  2. 2016年10月12日 · 劉英杰表示王景玉雖然有長期妄想扭曲的認知明顯罹患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但是從他的舉止比如設想到若被抓家裡會沒菜刀可用停在路邊的機車則會遭風吹雨打因此特別去賣場買一把新的菜刀並騎車回家停好甚至徘徊西湖國小圍牆外有人上前詢問時馬上離開懂得迴避因此犯案時現實感正常有完全的辨識控制能力不符合刑法第19條減免刑責的條件。 「刑法第19條區分出生理與心理兩個層面,先由醫學專家診斷生理上是否有精神疾病,而有無責任能力的問題,則是法律概念,屬於法官心證,以您的醫學專業背景,能夠逕自下法律判斷嗎? 台灣精神醫學會出版的《司法精神醫學手冊》中,清楚說明了相關法條的立法原則,您有參閱過嗎? 」黃致豪接著翻開手冊,朗讀著第27頁第二段的立法原則。

  3. 2024年3月20日 · 3月18日的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中,衛福部長薛瑞元首度為此一重大兒虐案致歉,承諾一週後交出完整檢討報告。 在立委連續不斷質詢中,逐漸還原事發前制度的運作軌跡:2023年9月1日兒盟交付男童給合作之姓保母照顧,台北市文山區居托中心於9月26日進行首次新收托訪視時觀察到「孩童無法自然融入托育地活動,須再花時間慢慢引導」,立委陳昭姿 質疑 這段紀錄當時無人聞問。 根據衛福部公布「112.12.24發生待出養童受虐致死事件服務時序表」,兒盟社工9月到11月也進行過3次訪視,居托中心原訂於12月21日無預警訪視,因接獲保母通知同住家人確診而取消,12月24日孩童死亡。

  4. 2023年10月16日 · 台灣有事. 為了不要讓台灣與沖繩成為戰場,沖繩學者、媒體與公民團體在2023年舉行了一系列 「沖繩台灣對話項目」 (簡稱「沖台對話」)國際論壇,但希望藉和平溝通阻止「台灣有事」的活動,卻觸發讓人難以想像的矛盾。 其中,否定台灣正遭中國侵略威脅的事實,藉此強調「台灣有事只是美日『阻止中國崛起的藉口』」,也成為會場內反覆重申、會場外引發台日論戰風波的爭議焦點。 但部分主張「煽動緊張的責任不在中國,而是台灣」的論壇意見,不只來自於受邀登台的中國學者,更來自於台灣代表,甚至連中國發射飛彈穿越台灣上空、軍演模擬封鎖台灣都 被轉譯為 「這是告訴台灣,中國還沒放棄和平統一的『政治善意』」──但為什麼指責台灣的特定論述, 在沖繩的和平論壇中,每一場演講都重複出現?

  5.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6. 2019年7月16日 · 這不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資深博弈工作者的告白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39歲的台灣人Leslie(化名)踏入線上博弈產業已經滿6年。 剛開始只是想逃離3萬元的低薪困境,所以跟著中國老闆到了菲律賓。 在那裡,老闆經營豪華賭城,Leslie以為自己只要負責打理行程;但隨著老闆拿下博弈牌照,線上賭盤開張,Leslie也逐漸涉入博弈生態裡的各項工作,做過文字客服、行銷拉客,得到信任後甚至開始幫老闆們換錢、包機運女伴到各地,更一手將賭金所得「洗」白成房地產和名牌包。 我們與Leslie訪談多次,Leslie堅持不用本名,不准英文名曝光,不准拍照(即便是些微背影),擔心一旦被辨識,牽涉利益太大,「有可能被丟入太平洋」。

  7. 2019年5月30日 · 1989年6月3日下午,身在通縣(現通州區)三間房軍用機場,116師高炮團1營2連中尉雷達站長李曉明看到北京東南郊的天色一片陰沉。 5月20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戒嚴令」,他就在那一天隨所在的第39集團軍116師從駐地遼寧省海城市出發,22日到達了三間房機場,住在軍用帳篷裡。 三間房機場的出口有哨兵24小時把守,軍人們出不去,除了出操訓練,只能學習《解放軍報》,也有人帶了收音機,瞭解學運的情況。 軍校本科畢業、分到部隊擔任副連職雷達站站長的李曉明,有點不知道如何面對學生。 一方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另一方面,在部隊被稱為「學生官」的他,兩年前也還只是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的學生。 設想如果自己還是大學生,他覺得自己可能也會走上街頭聲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