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8日 · 被晨星問及外資是否對中國有所誤解劉國傑表示在他觀察中國30年以來人們都總有一些原因超級看好或超級看淡中國每五年轉一次風向至少近10至20年模式大致相同。 他認為目前外界出於內房、經濟、監管和政府等因素,對中國前景預期偏向負面。 他引述高盛的CIO調查結果,在三、四年前,資金都湧到中國市場,熱捧科技股尤其青睞阿里巴巴 (09988) 和美團 (03690) 等;到了去年,全世界離棄中國及其科技股,轉投東南亞。 「但騰訊與四、五年前相比真的有這麼大的變化嗎? 」他舉例反問,指出該公司的管理和業務都跟數年前一樣,而且盈利更高,主要是投資者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經濟愈差愈要入市. 經濟不景對企業不一定不利.

  2. 2023年6月11日 · 從銀行的角度出發,內地銀行下調存款利率這個舉動,將會減低客戶把現金存入銀行的吸引力,有助銀行降低自身負債成本——即是商業銀行在組織資金來源過程中所花費的開支,主要分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兩大部分。 如果存款利率的跌幅大過貸款利率,淨息差就會擴闊,直接帶動銀行利潤改善。 【SVB】銀行股大平賣? 15股大比併 9厘股息率 買銀行股要睇咩數據? 中金:成內銀重估催化劑. 中金最新報告指出,內地銀行今次下調存款利率,將有望成為內銀股估值重估的催化劑,重申推薦低估值、高股息、經營穩健、業績存在改善空間的國有大行,包括郵儲銀行、中國銀行 (03988) 、農業銀行 (01288) 等等。

  3. 2022年9月21日 · 1.不要追逐回報最好的資產類別. 如果你投資股票,今年很有可能會遭受巨額的損失。 即使你在很好的公司,或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不例外,他們的淨資產也因此暴跌。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其投資旗艦巴郡僅在今年第二季,其股票組合就損失了超過630億美元。 除了股票,在熊市期間,債券都不是一種「安全」的投資選擇,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值會下降,儘管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只會收回債券的本金價值。 那麽今年有什麽是表現好的? 商品(農產品和礦產)、能源今年短期內跑得很高,但它們的表現和變化是周期性的,不是穩定和持久的。 因此如果你認為通脹在往後幾年都會持續並且繼續走高的話,將高級商品和能源的投資加入投資組合可能不是一種不好的選擇。

  4. 2019年2月15日 · 雷志海形容永明與首域關係良好團隊亦屬首域盈信亞洲管理合夥人劉國傑的支持者可是從商業營運角度來講該行強積金計劃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多年增長很快不斷有資金流入但任何一個基金均有容量若金額流入太大有機會影響投資運作及表現。 故該行關注旗下基金快速增長後,會否有一天觸碰到基礎基金的容量樽頸。 由投資角度來看,雷志海認同首域過往表現極佳,但認為無任何一個基金經理能做到「天下無敵」,並指所有基金總會在某些時候表現出色,某些時候相對失色,而該行作了詳細分析後,發現首域亦有部分地方較弱,「例如牛市尾段時通常跑輸,這是他們的投資特色,因為他們不喜歡追逐貴股,且通常買一些(業務)較紮實的公司,而大家亦知道牛市尾段時雞犬皆升,這些市場環境未必有利首域。 沒有基金經理做到「天下無敵」

  5. 2021年1月16日 · 撰文 : 劉啟明 中原金融集團高級營業董事、認可財務策劃師(CFPcm) 欄名 : 保險百科. 財富傳承概念並不是新鮮事,傳統保險產品、信託服務、海外資產配置都是其中可行的方法,不過以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為了令傳承功能更為大眾化,保險公司近年推出「富傳三代」的儲蓄分紅計劃,透過調低入場費、採取保.

  6. 2023年6月11日 ·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作者周行一,開發了一套「全人均衡系統」,講述實現平衡充實人生的方法,提出4個步驟改善心理素質,全面提升理財技能: 步驟1︰接受個人生活水平. 要實現全人均衡理財,首先需要相信錢並不是快樂的保證。 單靠看到別人的物質條件,我們無法真正了解他們的快樂程度。 事實上,有研究顯示,願意用金錢換取時間的人最快樂,因為他們擁有更滿足的人際關係和職業發展。 快樂的人通常更健康,不愛比較,能專注工作與與同事和睦相處,這些特質都是成功的關鍵。 步驟2︰努力工作,照顧家人身心健康. 工作不快樂,人生就難以快樂。 當我們開始享受工作的時候,就會發現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遠大於薪資的增加。

  7. 2023年3月25日 · 這是一個很難玩好的遊戲。 如果你要做,就以不舒服的方式做,因為它們與你的直覺相反。 40嵗要懂「槓桿效應」 四十幾歲的人則處於生命中最艱難的部分,因為你必須兼顧工作和家庭,而且不只是應對父母孩子等直系親屬,你還試圖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但發現比預期更艱難。 怎樣處理中年危機? 達利奧給出了如下建議。 冥想. 首先要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進行冥想。 如果你能冥想,就能以平靜和平等的心態來看待事物,這很重要。 此外,達利奧還鼓勵人們養成思考原則的習慣。 他説,每當他遇到一些事情,尤其是痛苦的事情時,都會在與它們的互動中反思現實,然後寫下原則。 反思為什麼自己在做這個事情? 這個瘋狂的地方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我們採取了那樣的處理方式? 區分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