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5日 · 納稅義務人於109年5月申報108年度綜合所得稅時,薪資所得者不分行業類別,均可選擇減除定額之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核實減除 職業專用服裝費 、 進修訓練費 及 職業上工具支出 等三項必要費用。 那麼薪資所得者該如何選擇較有利呢? 原則上,年度薪資收入總額在222萬元以下者,建議直接選擇定額20萬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由於三項必要費用均有限額3%,222萬的9%(3%×3)為19.98萬仍小於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且選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不必檢附憑證供國稅局查核認定, 故年度薪資收入總額在222萬元者應選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較有利 。 至於年度薪資收入總額在223萬元以上者,是否選擇核實減除較有利呢? 答案是不一定。

  2. 2020年5月19日 · 《VO》導讀: 理財就是為了可以有更多可支配所得,去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艾蜜莉會計師讓你輕鬆了解稅法制度,掌握正確節稅訣竅。 (責任編輯:戴相文)

  3. 2024年5月2日 · 提供 6 種繳稅方式,包含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委託取款轉帳繳稅、ATM 繳稅、信用卡繳稅、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現金或票據繳稅。. 提供 2 種退稅方式,包含直撥轉帳退稅、憑單退稅。. 完成申報 :下載收執聯妥善收存。. 其中關於 ...

  4. 2024年5月16日 · 分享本文. 根據財政部所得稅申報統計,去年民眾採網路報稅總計超過 502 萬件,其中手機申報達 164 萬件,占網路申報案件比率 32.78%,顯然網路與手機報稅已逐漸成為台灣民眾主流,但這也為駭客提供可乘之機,每年於報稅期間佈建網路陷阱,準備竊取 ...

  5. 2019年8月20日 · #重點1. #上班族負擔了七成,而地主幾乎不繳稅. 事實上,台灣最冤枉的就是「高所得上班族」,他們一方面負擔了大部份的綜合所得稅,另一方面,又被1%的地主民代打造為台灣富人,用意是在這貧富差距日益加深的社會中,將社會矛盾轉移到「高所得上班族」身上。 在談論這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台灣的綜合所得稅的結構,猜 一下,台灣每年約4000億的綜合所得稅中,上班族貢獻了多少? 答案竟是高達七成以上(OECD 國家平均只有49%) ! 你或許以為另外的三成是1%的富豪所繳,但很抱歉,並不是, 另外的三成大多是由個人工作者的執行業務或利息而來,由地主而來的,微乎其微。

  6. 2021年11月15日 · 全球兩大稅改 2023 年上路,會計師分析,符合門檻的 172 家上市櫃公司,在海外若享高租稅優惠,稅負就很可能上升;稅改預估將使各國緊縮租稅優惠或改變現行「移轉訂價」查核,進而對全體企業產生衝擊。

  7. 2019年5月10日 · 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國包括: 所得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礦區稅、遺產及贈與稅。你可以看到,《與生產消費等實體經濟活動相關的稅收,多屬於國稅》,也就是中央政府的收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